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针对大学英语视听说教学的反思及对策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针对大学英语视听说教学的反思及对策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本文回顾了大学英语视听说课程教学的发展历程,分析了该课程的教学现状,包括取得的成绩以及目前仍然存在的一些典型问题,最后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解决对策。

【关键词】大学英语视听说 教学 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4)11-0067-02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国际间的交流日趋频繁,英语作为国际交往第一语言的重要性逐渐深入人心,国人学习英语的热忱不断高涨。然而,在经过了长达十几年的学习之后,大部分学习者的听说能力仍处于较低水平,“聋子英语”、“哑巴英语”普遍存在。传统的英语教学不重视听说能力的培养,导致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离社会的实际需求相距甚远。在这种形势下,如何帮助学生提高英语的综合运用能力,尤其是听说能力以适应将来工作和生活的需要,是大学英语教学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 大学英语视听说教学的发展历程

1985年和1986年教育部相继印发理工科和文理科本科高校适用的《大学英语教学大纲》,提出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为“培养学生具有较强的阅读能力、一定的听和译的能力,初步的说和写的能力”。这两个大纲第一次对听说教学有了明确的要求,但教学的第一要务是培养阅读能力,听说教学居于次要地位。1987年,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首次在全国范围内举行,听力被纳入考试范畴,所占分值为20分。1999年《大学英语教学大纲(修订本)》正式出台,规定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为学生能“用英语交流信息,除了读和听的要求外,还需要进行口头或笔头的表达”。从当年5月起,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开始实施口语考试。自此,听说教学开始逐渐被提上日程。2002年,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大幕正式开启,教学的重点从以阅读为主转变为以听说为主、全面提高综合应用能力上来,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讲授型教学模式转变为多媒体网络环境下的大学英语教学新模式。2004年制定并于2007年完成修订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将教学目标确定为“培养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自2006年起,四、六级考试听力所占分值的比重也由20%提高到35%,2008年开始实施的四、六级机考更是偏重对学生视听能力的测试。

纵观大学英语视听说教学的发展历史,我们可以看到,视听说教学在过去的几十年里经历了从次要到主要、由轻到重的逐步发展历程,对学生听说能力的培养越来越受到关注和重视,成为了大学英语教学工作的重中之重。

二 大学英语视听说教学的现状

时至今日,大学英语视听说教学已取得了长足进步,具体表现在:教学模式实现了根本性变革,由原来的教师放磁带学生听的单纯听力教学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以现代信息技术为辅助的基于计算机和课堂的人机结合教学模式;教学环境和设施得到了大大改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出台后,为推进新一轮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教育部挑选了180所试点院校和65所示范点院校,更新和配置了现代化的教学设备,建立了功能完善的多媒体网络教室、语言自主学习中心,多功能数字语音教室、多媒体网络教室已经在全国各个高校普及开来;教学方法和手段多样化并不断更新;教学资源和教学内容极大丰富,海量网络在线资源、实时电视、广播节目,精彩的电影、电视剧都成为了训练听力和口语的素材;教学效果不断提高,学生的听说水平得到很大提升。

尽管我国的大学英语视听说教学取得了瞩目的成绩,但是仍然还存在许多问题,严重制约着教学的质量和效果。下面笔者将一些比较突出的问题总结如下。

1.所占课时偏少

虽然在很多院校视听说课程所占学时有了很大提高,甚至在某些院校读与写课达到了1∶1的比例,然而,相当一部分高校听说课仍只是每两周一次,每次两学时,这样算下来,每学期只有十几个学时。这样的课程设置还是以读写为重,无形中使学生产生一种视听说课不如读写课重要的感觉,以至某些学生认为视听说课可有可无。同时,课时少也不利于对学生的听说能力进行有效训练,大大影响了视听课的教学效果。

2.大班教学仍然大量存在

受教学条件和师资等各方面因素的制约,视听说教学在很多高校仍然还是大班教学,课堂容量一般为60人左右。大班教学导致学生人均参与课堂互动的机会少、时间短,师生之间很难进行大范围、长时间的互动活动,甚至有些听说水平低的学生“无事可做”,沦为了课堂的“看客”。

3.缺少成熟的课堂教学模式

虽然视听说课程教学改革的大方向已经被确定为以学生为中心的多媒体网络环境下的教学,但是具体到每一堂课该怎么上,目前还没有一个成熟的模式。视、听、说三种教学活动的时间该如何分配?到底是以视听为主,还是以说为主,又或者是一半视听、一半说?目前的大学英语视听课普遍存在重“视听”轻“说”的倾向,大部分时间都是老师在放听力,学生做题,口语训练的时间相对较少、参与面窄。甚至有些老师把视听说课变成了纯粹的观影课,学生只是欣赏电影,无需完成任何相关的教学任务。视听说教学未能真正落到实处,甚至流于形式。

4.缺少行之有效的考核评价机制

现行的大学英语视听说教学考核评价机制还是以结果性评价为主,以至于大部分学生不重视平时的训练和学习,只在考试前“临时抱佛脚”。在部分高校,考核机制与教学相脱节,视听说的考核只有听力考试,没有口语考试,对学生的口语能力不做硬性要求。另外,四、六级口语考试也只允许少数笔试成绩优异者报名参加,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一定程度上受挫。

三 对大学英语视听说教学的反思对策

针对上述问题,为了真正提高视听说课程的教学实效,帮助学生全面提升听和说的能力,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努力。

1.实施多层次、个性化、多样化的小班教学

大学英语视听说课程的设置“要充分体现个性化,考虑不同起点的学生,既要照顾起点较低的学生,又要给基础好的学生以发展空间;既要保证在整个大学期间英语语言水平的稳步提高,又要有利于学生个性化学习,以满足他们各自不同专业的发展需要。”具体可以这样操作:在新生入学时对其英语水平进行测试,根据测试结果将水平高和水平偏低的学生分开编班,配备相应的师资、设计不同层次的教学内容和任务,进行个性化教学。视听说课的课堂容量最好参照英语专业,以30人左右或者更少一些的小班为单位开展教学活动,使学生有更多机会和时间参与听说训练。另外,还可以根据学生的水平和需要开设一些与专业相关的选修课程,如影视欣赏课、英语演讲课、口译课等等,实现多样化的教学。

2.创新课堂教学模式、拓展网络自主学习

视听说教学应以课堂教学为基础、以学生的网络自主学习为主,因为课堂教学的时间非常有限,难以真正满足听说训练的需要,而网络自主学习支持学生的个性化学习,能够提供丰富生动的学习资源和宽松自由的学习氛围,在时间和空间上无限地延伸了传统的课堂教学。学生可以利用教材配套的网站、光碟,也可以利用交互式学习平台和丰富的网络在线资源自主选择学习内容,进行口语、听力训练和自我检测。课堂教学应以“说”为重,在课时安排上可以偏重口语活动,因为视听训练是相对个人化的行为,学生比较容易通过网络自主学习完成,教师只要检查学生的学习效果,针对学生自主学习中出现的问题进行点拨,而口语活动更多需要教师的引导、启发和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互动和示范作用。在口语教学中,以3~5个学生为一组,将座位固定在一块,进行小组合作学习,以便任务驱动教学活动的展开。

3.提升大学英语教师的综合素质

相对专业英语教师而言,大学英语教师的整体素质还有待提高。首先,大学英语教师的语言能力和水平也存在参差不齐的现象,部分教师的口语发音不够准确、听力水平有限,教师的水平不高必然会影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会在无形中限制学生能力的提高。其次,教师的计算机使用和信息检索能力需要进一步提高,要想充分利用网络资源为教学使用,教师必须能够熟练操作计算机进行资源搜索、下载、格式转换。再次,很多大学教师不重视课堂管理和教学艺术,认为只要把自己要讲解的内容讲完就可以了,不关心学生的学习效果,如何才能让学生学得更好,这一点也是需要改变的。

4.建立完善的检测评价体系

视听说教学要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主,教师要对学生的学习进度和学习效果进行实时监控和掌握,这就需要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多元化的形成性评价体系,以保证学生的自主学习真正落到实处。要改革传统的以四、六级考试和期末考试为主的应试教育评价机制,由单一的教学结果评价转变为对教学的全过程进行全方位的动态监测,由终结性评价转变为形成性评价。同时,评价的主体、手段和依据也应多元化发展,不应再沿袭传统的教师考核学生的知识、技能掌握情况的评价模式,要更加注重对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的考核。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对学生的课堂表现要及时进行评价并反馈给学生,学生之间、小组成员也可以互相进行评价,评价的结果都可以作为最终对每个学生学期表现的考核依据。在利用网络教室进行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可以通过交互式自主学习平台,对自己的学习情况进行诊断式评估;教师也应常常监督学生的自主学习情况,不仅要检查学生的学习效果和质量,也要评估学生的学习态度和自主学习能力。

四 结束语

提高学生的视听说能力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需要教学观念、手段、模式的全新变革,需要教师和学生的长期共同努力。笔者相信,在新一轮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大潮的推动下,全体大学英语教师会积极探索、不断创新,提高视听说课程的教学水平,提升教学效果和质量,使学生的听说能力在整体上有较大进步。

参考文献

[1]叶依群.大学英语视听说教学改革与实践――以浙江科技学院为例[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2(10):176~177

[2]《大学英语教学大纲》修订工作组.大学英语教学大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1

[3]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1

[4]吴启迪.在大学英语教学改革试点工作视频会议上的讲话[J].中国外语,2004(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