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韩剧现象”对中国电视剧创作的启示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韩剧现象”对中国电视剧创作的启示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韩流”的出现可以说创造了世界文化传播史上一个“咸鱼翻身”的奇迹,尤其韩国电视剧(以下简称“韩剧”)在整个亚洲甚至全世界风靡一时。本文旨在通过对韩国影视产业的媒介生态环境、中韩文化的异同两方面进行研究探讨,并与国产电视剧的现状相比较,给中国电视剧提供启示性思考。

[关键词] 韩剧 媒介生态环境 制播合一 东方文化

一、韩国影视产业的媒介生态环境

所谓“媒介生态环境”就是指大众传播机构生存和发展的环境,它主要由政策环境、资源环境、技术环境和竞争环境构成。其中政策环境对媒介生态环境有举足轻重的影响。从传播学角度讲,媒介控制主要包括国家和政府的政治控制,各种利益群体和经济势力的控制以及受众的社会监督控制这三方面,其中以国家和政府的政治控制影响最为突出。

1.文化立国

曾在1997年金融危机中痛苦挣扎的韩国,在短短几年内,经济重新堀起。其背后最活跃的因素,恰恰是文化精神和文化产业。金融风暴后,韩国政府重新认识文化产业,并将其作为21世纪发展国家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积极进行培育,并于1998年正式提出“文化立国”的国策方针。在随后的几年里,韩国政府陆续制定和修改了相应的政策法规,如:《文化产业振兴基本法》、《文化产业发展5年计划》、《著作权法》、《电影振兴法》、《演出法》等等。充分发挥了立法在文化产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同时,政府机构主动理顺管理机制,设立专门文化产业促进机构,如“文化产业振兴院”和“文化产业振兴局”等,以落实各项政策措施;专门拨出巨额资金,对文化内容产业进行扶持:同时通过减免关税税收等手段,大力推进影视、音乐、网络游戏等文化产品的出口。在这一系列重大举措推动下,短短几年内韩国的文化产业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

2.广播电视产业体制

广播电视产业(以下简称:广电业)成为了“文化立国”国策方针的主要受益者之一。韩国广电业通过数次调整,电视市场格局由两强KBS(韩国广播公司KoreanBroadcasting System)、MBC(文化广播公司Menhua Broadcasting Corporation)独占转化为KBS、MBC与SBS(汉城广播公司SeoulBroadcasting System)的三足鼎立,并一直延续至今。

与“两强独占”、“三足鼎立”相伴,韩国广电业又一大特征是“制播合一”,三大电视台不但联合垄断了韩国电视收视市场和广告市场,并且各自垂直整合节目制作流通和传播环节。日韩和香港都是由电视台组织电视剧生产,采用的是制播合一的模式,因为拥有播出平台,电视台可以从广告商那里获得高额的回报,相应就有能力增加电视剧的投入以提高剧本质量,而国内电视剧是一种制播分离的市场,电视剧带来广告收入大部分留给了作为播出方的电视台。韩国观众对电视剧高昂的收视热情,激发了三大广播网倾情生产制作电视剧的决心。同时近年来由于韩剧在国际市场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这样在国内热播后的电视剧还能从国外电视机构里赚取不少外汇,这更增添了三大广播网投资电视剧的兴趣与信心。所以,三大电视台对电视剧的生产制作重视程度可想而知。三家广播网每年都会推出一部到两部百集以上的大戏,几十集的连续剧可达十几部、几十部。如45集的《大长今》系MBC建台42周台的台庆大作,130集的《加油,金顺》则是MBC2005年推出的超百集的大戏。

笔者在这里提到与中国“制播分离”的韩国电视剧一直奉行“制播合一”的管理体制并不是提倡中国也用“制播合一”,因为从公共广播体制下的市场结构来说,“制播合一”相对于“制播分离”是一种更为落后的体制,韩国电视业起步之初,由于技术限制,“制播合一”只是一种不得已的举措,90年代初期,我国也是“制播合一”的体制。本文旨在分析中韩两国媒介生态环境的不同点。

二、中韩文化的共性与跨文化之旅

1.文化的共性

文化是具有独特背景的,信仰、道德、教育、阶层、环境、民族、家庭等一系列社会要素构成了特有的文化样式。漫漫历史长河中,由人类共同生活环境所产生的语言、风俗、道德、宗教等方面组成了同源文化,同源文化的特质构成特定的文化圈。

中韩两国同属汉文化圈,都扎根在儒家文化的土壤之上,有较为相近的文化心理结构和审美趣味;并且目前都处于激烈的社会转型过程中,只是程度有所差别而已。中国和韩国自古以来在文化、历史、地理、人文,甚至族群上就有很深的渊源。中韩两国文化具有独特的亲和力,有很多共享、相通的地方。它们同属于东亚文化圈,通过几千年来的交流与融合,造就了两国极为相似的生活方式、行为准则、风俗习惯和知识信仰,特别是由于深受儒学的熏染和影响,两国拥有许多相似的文化特质,如奉行“仁、义、礼、智”的处世哲学,等等。韩剧文本中所蕴藏的韩国社会文化,就是包括中国传统文化为根源的东方文化,特别是儒家文化。像《看了又看》、《澡堂老板家的男人们》这样的家庭伦理剧,提倡的是大家庭成员之间的互相关爱、孝敬父母、夫妻恩爱等最基本的儒家道德思想,十分迎合中国观众的家庭伦理观念。《天堂的阶梯》、《蓝色生死恋》等爱情悲剧,演绎的是男女主人不离不弃、坚贞不渝的爱情,与中国古典文学中经典的“海枯石烂不变心”的爱情故事有异曲同工之处。中韩两国社会文化心理的共通性,使普通观众可以从中看到自己生活的影子:童心未泯的爷爷奶奶、严厉的父亲、慈祥的母亲、为生活打拼且积极向上的青年男女,他们的欢笑或悲伤,都是那么熟悉;再加上同为黑眼睛、黑头发、黄皮肤的亚洲人,对于中国观众来说,韩剧有一种与身俱来的亲和力和亲切感。

2.强势东方文化的跨文化之旅

作为一个国家,韩国文化背景不如中国深厚,其经济实力逊于日本,在影视方面对世界的影响曾经落后于台湾、香港,其国内受美国好莱坞、日本偶像剧影响多年,痕迹深重,“韩流”的出现的确创造了世界文化传播史上的一个“咸鱼翻身”的奇迹,尤其韩国电影、电视剧在整个亚洲甚至全世界风靡一时。

据韩国文化观光部表示韩国电视节目出口额自1999的761.5万美元,提高至2001的1235.6万美元,其中2001韩剧出口达9515集,额约达790万美元;2002韩剧外销收入达到16397美元,出口集为12363集;2003韩国电视台节目进出口情形为,出口比2002增长46%,达4300万美元,进口则约2800万美元,在节目出口产品中,韩剧就占86%(亦即约3698万美元),因此韩剧成为韩国电视最大的输出品。出口市场以中国、日本、新加坡等亚洲国家为主,一些经典剧目还出口到俄罗斯、埃及和阿拉伯半岛。

韩剧的巧妙之处在于,它没有过分强调自己的民族身份、国别身份和意识形态特征,而是在尊重民族文化自主性的基础上,更强调将整个东方文化作为其文化背景与题材资源,这样一下就超越了原本作为民族文化的弱势层面,藉以整个东方文化的背景与资源,走与西方文化截然不同,或者根本相逆的文化路线;或者说,韩剧是绕开民族文化的弱势,直接登顶东方文化的强势,借东方文化之全力,与西方文化形成对抗之势。

相比之下,国内的电视剧市场不容乐观。上海电视节、央视―索福瑞媒介研究公司合作完成的《中国电视剧市场报告(2003-2004)》中指出:目前中国每年电视剧的产量在4万集左右,但其中只有7千集最终能在各地电视台播出,在能够播出的电视剧中,能称为精品的少之又少,一些“垃圾剧”长期霸占黄金时段。在中央台一省台一城市台三级市场格局下,有些地区垄断现象严重,电视剧交易价格和数量下降,限价和拖欠片款成为困扰制片方的难题。而相应的政策法规却不能及时的跟近,国产剧的生存环境得不到彻底的改善,自然也就拿不出更多的精品剧来。所以我国电视剧的外销比例明显低于韩剧、日剧和港台剧。

从韩剧的“热播”,中国的电视人应看到自身的差距与危机。韩剧的成功很值得中国的电视人反思:本应是中国强项的传统文化,反倒成为韩剧拉拢中国观众的利器,让有着悠久文化传统的中国人在韩剧中寻找传统文化的慰藉。在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世界文化交融日甚的今天,电视剧作为文化意识形态的文本载体,是整个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成功对外传播必将会带动整个文化产业的全球化发展。作为一个专业的电视人来说,如何更好的传承和发展民族文化是无可推卸、不可忽视的重要使命和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