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云南瑰宝十大非遗技艺 惊艳2015上海民博会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云南瑰宝十大非遗技艺 惊艳2015上海民博会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各族人民世代相传并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以及与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实物和场所。非物质文化遗产使得民族自身拥有一种认同感和历史感,从而促进了文化多样性和激发人类创造力。云南民族文化繁荣,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最为丰富的地区之一。在上海博会现场,10个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艺项目进行了现场展示和观众互动体验,吸引了众多人气。

贝叶经制作

――刻在树叶上的文化

掩映于热带自然景观的佛寺建筑特色、凝刻着古老经文的贝叶经、身着黄袍的僧人、与傣族村寨社区生活融于一体的佛教信仰等非物质文化特征,迥异于国内其他地方的浓郁的地域特色,融于世俗生活的人文风情,无不让人心驰神往而又可亲近感触。而“贝叶经”则是南传上座部佛教地区文化的主要载体。傣族贝叶经除了记载佛教经典外,还囊括了傣族的天文历法、社会历史、哲学、法律、医药、科技等诸多内容,是傣族文化的“百科全书”,在傣族人民的生产生活中产生着重要作用,被视为宝贵财富。傣族佛寺里一般都专门设有藏经阁保存贝叶经。因此云南贝叶经便是傣族文化历史的“活化石”之一,被称为“刻在树叶上的傣族文化,也是中华民族最珍贵的文化瑰宝之一。

根据现存的有关傣文史料记载和考证,用贝叶抄写经文,起源于印度。用铁笔将文字刻写在经过特制贝叶上的贝叶经是“贝叶文化”中最古老、最核心的部分,是“贝叶文化”的主要载体,甚至,可以说是傣族文化的根。大量的佛经故事、佛教经典、傣族民间故事、神话和传说,医药医方、天文历法、法规法典等都是记载在贝叶经里。傣族利用贝叶保存和发展了他们的文化,今天,各处佛寺还沿用古老万法制作贝叶经。

傣族织锦

――经纬之间的韵律

云南傣锦,是一种以丝线、毛缘棉线、麻线、暗纶线、金丝线等材料为原料,采用傣族传统的木架织机手工操作,经提花、织造等工艺形式制作成的长条形织锦物,是云南的傣族人民从事宗教活动和美化生活必不可少的物品。其傣锦幅宽一般为20-60厘米不等,长短不一。因其花纹绚丽多彩,形象生动、变化多端、呈立体形,在云南少数民族织锦中独树一帜,享有很高的声誉。

云南傣锦主要流传和盛行于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耿马傣族佤族自治县、景谷傣族彝族自治县以及孟连傣族拉祜族佤族自治县等傣族较聚居的区域。传统的云南傣锦按构成形式和材料主要有两种,即西双版纳傣锦和德宏傣锦。西双版纳傣锦以白色为底,用红色和黑色纬线织成花纹,傣锦线条宽窄有致,形体夸张简练,图案较为规律化,具有粗犷的质朴感和浓厚的装饰・陛:而德宏傣锦色调较为浓重,常用黑、红、翠绿、黄、蓝等浓艳色彩的丝线和棉线掺用金丝锦线织制,图案以菱形、方形、六角形及回形纹等几何形状为主,其织锦鲜艳夺目,结构严谨,纹饰古雅,尤显华丽。云南傣锦历史悠久风格古朴,以其织工精巧、图案别致、色调鲜艳、坚牢耐用和富有民族特色而著称。据有关史学家考证,傣锦在汉代史籍中就有记载,到唐、宋时期已基本形成一定规模。南诏时期,地方官员把傣锦作为上贡朝廷的礼品,被王公贵族视为珍品。

鹤庆银器

――小锤敲过千年

大理鹤庆新华村银器制作源于唐朝的南诏国时期,千年前,这里的银匠们沿着古丝绸之路、茶马古道西突北进,在东南亚、西域、藏文化区、汉文化区留下了密密匝匝的脚印,鹤庆新华银器由此蜚声。明代开始,这些“走夷方”的银匠开始在自己的家新华村建立起作坊,用茶马古道之便,借马帮之手,让新华银器遍布周边各地。

如今的新华村,随着一系列沉淀了千年技艺的工艺美术大师的出现,在银器的美名之下,成功摘下4A级景区桂冠。新时代的新华村银器,遍布全世界各个角落。其在传承中不断创新,依托古老的手工技艺,以市场需求为供应点,种类不断得以扩展。新华村银器以纯银为主料以镂雕和纯银抽丝编盘工艺相结合,根据所需制品形态、规格,加工制成壶、九龙杯、鹤阳八景酒具、手镯、戒指、项链、耳环等工艺品。产品远销各省市以及美国、日本、印度、马来西亚、尼泊尔、泰国、巴基斯坦等国家,深受消费者喜爱。

千年传承与时代创造的有机结合,使民族民间工艺产业从副业发展转变为市场影响力和竞争力与日俱增的主业。目前已新华村已形成“一户一品,前店后坊”产供销一条龙经营模式。

剑川木雕

――凿子下攀龙附凤

提起剑川,人们就会想到久负盛名剑川木雕,剑川木雕因其悠久的历史和精湛的技艺,千百年来一直受到世人的青睐。北京故宫、承德避暑山庄、昆明金马碧鸡坊、圆通寺、建水孔庙、香格里拉松赞林寺等不少著名古建筑上的木雕装饰便是剑川木雕的经典之作。

改革开放后,剑川木雕更是如鱼得水,木雕工艺不断传承创新,圆雕、透雕、镂空雕、浮雕等十多种技艺让人眼花缭乱,一大批木雕企业更是如雨后春笋,纷纷挂牌成立呈现出一片百花齐放的大好局面。传统的木雕工艺在市场经济春风的沐浴下,已成为剑川一大优势产业,为地方经济的快速发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1996年,剑川被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木雕艺术之乡”。

经过千余年发展与积淀,在充分吸收汉族和周边各民族文化技术的基础上,剑川木雕逐渐形成了自己独具一帜的雕凿风格,丰富的艺术想象力、浓郁的民族风格和精湛的技艺是剑川木雕千余年来长盛不衰的关键所在。剑川木雕题材广泛,造型优美,形象生动逼真,构图严谨统一,工艺精美细腻,尤其是传统的山水、花鸟和人物画,精致细腻,有呼之欲出的真实感。

彝族刺绣

――绽放在指端针尖上的花朵

“花随玉指添春色,鸟逐金针长羽毛”――这是对彝族女性绣功的赞美。彝族妇女缝制的包头、帽子、围腰、马甲、衣服、裙子、挎包、饰品等服饰,工艺独特,构图精美,色彩艳丽,寓意深刻,具有很强的实用价值、观赏价值和收藏价值。

彝族服饰集多种装饰工艺于一身,美观大方,纹样丰富多变,色泽沉着和谐,色调简洁明朗,色彩大胆奔放。彝族服饰一般以黑或近黑的青蓝等色为主,衬以红、黄等色。这与彝族长期历史文化所积淀的尚黑、喜红黄的审美意识有直接关系。彝族服饰尤为注重红、黄、黑三色的搭配和图案的选择,单纯之中显露出丰富的感觉,其中彝族妇女服装最为考究。在长期生产生活中,聪明爱美的彝族人为了给自己的服饰增加亮色,把自己喜欢的花草甚至动物图案一针一线缝制到衣服、裤子和围腰、鞋子、帽子等用品上,刺绣这门古老的艺术就世代相传下来,在不断的传承和创新中熠熠生辉,形成了鲜明的地方特色。

彝族刺绣以其蕴含丰厚的文化价值、环保价值和艺术价值,彰显出浓郁的地域文化特色,备受国际国内市场青睐。彝族刺绣历史悠久,博大精深,是彝族文化的瑰宝,也是中国传统民族民间工艺的重要组成部分。

洱源凤羽砚

――千锤百炼出深山

位于大理州洱源县西南部的凤羽镇是南诏、大理国开发最早的地区之一。这个钟灵毓秀的小镇被列为省级历史文化名镇,并入选第五批中国历史文化名镇。除了秀美的自然风光、朴质的乡间美景,这里还生产一种闻名遐迩的民间美术工艺品――洱源凤羽砚。

凤羽砚今已有400多年历史。砚石产于久负盛名的乌吊山。石色墨黑纯净。石质细腻柔和,故名“墨石”。凤羽砚台具有易于磨墨,光泽深沉,涵养水分,砚盖凝珠,有墨不腐,磨出墨汁流利铮亮等优点,曾被《中国书画报》作为名砚介绍,可与中国四大名砚相媲美。在造型上,凤羽砚台造型独特,图案生动活泼,精致典雅,款式新颖,深得民间传统艺术之精髓。近年来,随着生产规摸的扩大,工艺水平的提高,凤羽制砚名匠在汲取传统工艺精华的基础上,增加了八仙过海、龙凤呈祥、双凤朝阳,二龙戏珠、李白斗酒、喜鹊登梅、三羊开泰、唐僧取经、牧归砚、葡萄砚、竹节砚等30多个品种。砚台采用紫木雕方盒或锦缎方盒包装,大方古朴,具有浓郁的文化气息。

白族扎染

――源于自然的颜色

扎染主要盛行于云南大理白族地区。扎染古称“扎缬”、“绞缬”,早在东汉时期大理地区就有染织之法。白族姑娘染制的扎染制品、图案古朴典雅,线条飘逸洒脱颜色朴实,洋溢着浓郁的生活气息,形成独特的民族风格。白族扎染显示出浓郁的民间艺术风格,一千多种纹样是千百年来白族历史文化的缩影,折射出白族的民情风俗与审美’情趣,与各种工艺手段一起构成富有魅力的大理白族织染文化。2006年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扎染一般以棉白布或棉麻混纺白布为原料,染料主要是植物蓝靛(云南民间俗称板兰根)。扎染的主要步骤有画刷图案、绞扎、浸泡、染布、蒸煮、晒干、拆缘碾布等,技术关键是绞扎手法和染色技艺,染缸、染棒、晒架、石碾等是扎染的主要工具。白族扎染品种多样,图案多为自然形的小纹样,分布均匀,题材寓意吉祥,具有重要的美学价值和实用功能。

随着市场需求的扩大,大理扎染的图案也越来越复杂和多样化,起码有数百种之多,而且各种尺寸大小都有,甚至衍生出扎染包、扎染帽、扎染衣裙等琳琅满目的工艺品,据说还有用“草木”染的其他颜色的扎染制品,它们就像铺天盖地的色块,镶满了大理的各个旅游景点。这样的好东西,当然受到大家的喜爱,它们还大量出口到日本、欧美、东南亚各国及地区,全国各地也十分畅销。

建水紫陶

――“陶醉”中国的云南名片

紫陶为云南省建水县的民间传统工艺品,始于元末明初。是用建水近郊红、黄、青、紫、白五色陶土制作成型,经过书画、雕刻、填刮、烧炼、磨光等工序制成。陶器色深紫,花纹雪白,叩声如磬,其中深黑嵌白者,尤为上品。有着上千年历史的建水紫陶,已成当地乃至云南文化产业的一张名片。

建水紫陶品种繁多,有煮器具、茶具、花盆及案头陈列装饰用品等。用作蒸具,可蒸鸡、鸽等肉食品,鲜美异常。造型大多古朴典雅,别具一格。建水紫陶采用当地得天独厚且蕴藏量丰富的红、黄、紫、青、白五色土配制。色调为红底白花和黑底白花或白底红、黄、蓝花等。装饰上采用刻划雕填,既有粗犷豪放、大笔、大块的书法,又有写意国画和民族图案。画面用笔潇洒,刀法流畅,无论刻划飞禽走兽,还是花草鱼虫,均栩栩如生,给人以古色古香、高雅而不俗之感。生产工艺上采用无釉磨光,即坯体不上釉,烧成后只需打磨、抛光、产品就可清新光洁。一旦敲击铿锵有声,真可谓“体如铁、色如铜、音如磐、亮如镱光照鉴人”,形成了有别于陶器的独特之处,实为“陶坛一秀”。

纳西族东巴书画

――人类书画的“活化石”

东巴书画是纳西族东巴文化艺术的重要内容之一,主要流传于丽江市古城区和玉龙纳西族自治县,迪庆藏族自治州香格里拉县的纳西族聚居区亦有分布。东巴画主要以木片、东巴纸及麻布等为材料用自制的竹笔蘸松烟墨勾画轮廓,然后敷以各种自然颜料,色彩绚丽,历经数百年而不褪色。多以纳西族民间信奉的神灵、传说中的祖先以及动植物等为主题。绘法以线条为主,色彩多用原色,构图以文字及绘画相结合,保留了浓郁的象形文字书法特征。2006年入选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东巴画艺术的主要形式有木牌画、纸牌画和卷轴画。其中以卷轴画最有名,又以表现天堂、人间和地狱的《神路图》为其代表。卷轴画主要用毛笔作画,绘制于麻布、土布上,后期也有纸卷,它的运用因仪式不同而异。卷画是东巴绘画吸收融合汉传佛教、藏传佛教和道教绘画的,形成构图紧凑,层次分明,造型严谨,用笔工整,设色富丽的特点。但朴实生动,奇异诡谲,野趣横生,色彩多用原色,鲜艳夺目。许多画面亦字亦画,保留了浓郁的象形文字书写特征,是研究人类原始绘画艺术的“活化石”。

滇派内画

――瓶内方寸之间的艺术

“滇派内画”是以云南风土人情及独有的少数民族文化为核心创作元素的内画艺术。活跃在云南的内画大师,他们师法古人、取材民俗,把云南丰富而独特的民族文化复活于内画之上,独创了“滇派内画”。他们屏住呼吸,捻起一支极细的毛笔,竹枝为杆,“狼毫”为尖,顺着鼻烟壶狭窄的瓶口通道,笔尖进入到一个新天地,勾线、填色、渲染,通常需要半个多月,一幅生动的图画才能被定格在透明的瓶壁之上。

2011年,中国工艺美术学会鼻烟壶专业委员会盖章通过滇派内画,这意味着中国内画除了京派、鲁派、冀派、粤派外诞生了一个新的流派。如今,滇派内画渐渐被业内接受,成为中国内画界的一支生力军。云南独有的地域和少数民族文化则成为滇派内画的灵魂。滇派内画作品大多体现了云南美丽的边陲自然风光和独具特色的人文景观以及民族建筑风貌,内画图案更具多姿多彩的民族风情。在绘画技法上既继承了鲁派内画艺术的传统技法和艺术表现形式,又吸收了云南重彩画的表现形式,色彩浓烈,气韵生动,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和艺术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