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浅谈错视图形在标志设计中的应用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浅谈错视图形在标志设计中的应用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随着艺术设计的不断发展,出现了许多新的思维与创意方式,如何设计出一个优秀的标志,如何使标志具有超凡的艺术效果,错视艺术图形作为一种特殊的视觉现象,能够导致视觉影像与客观真实的矛盾,使人的视觉系统产生兴趣点。

关键词:错视艺术图形;标志设计;应用

一、错视艺术图形的应用概况

随着艺术设计的不断发展,出现了许多新的思维与创意方式,如何设计出一个优秀的标志,如何使标志具有超凡的艺术效果,成为了平面设计专业人所要研究的问题。

错视设计并不是一个新的设计手法,它只是三大构成(平面构成、色彩构成、立体构成)中的一小部分。但是,这种设计手法给我们的生活创造了许多丰富多彩的内容,它的应用非常广泛。在我们平时看到的一些标志和平面广告中有很多有趣的作品,让我们回味无穷。

纵观国内外的标志设计,没有那个国家与地区的设计是停滞不前的,所有的创意思想都在变化与创新,所以新的事物与思想总是会被人们探究的,也是人们所向往的。国内的标志设计过于格式化,流行的风格太过于统一化,一种流行元素会在整个标志设计中占有较大的比率时间,更新创意风格的速度较慢,很少从意向上来设计标识的内涵意义。

二、错视艺术图形如何在标志设计中应用

(一)什么是错视

错视又称为视错觉,是指观察者在客观因素干扰下或者自身的心理因素支配下,对图形产生的与客观事实不相符的错误的感觉。

人们日常生活中,所遇到的视错觉的例子有很多。比如,法国国旗红:白:蓝三色的比例为35:33:37,而我们却感觉三种颜色面积相等。这是因为白色给人以扩张感觉,而蓝色则有收缩的感觉,这就是视错觉。在心理学中的解释是“对客观事物不正确的视知觉”,属于错觉的一种。人们常说“眼见为实”,可是在很多情况下,眼睛并不是如实地反映客观事物的本来面目,而是带有某种程度的“欺骗性”,有时甚至是相当大程度的“欺骗性”。

错视是一种令人们感兴趣的视觉现象,因为错视不仅能够引起人们心理上的不安,也能给人们带来惊喜和快乐。

人们的眼睛之所以能够看到物体,是眼睛和大脑共同劳动的结果。人们的眼睛和照相机的构造非常的相似,但是,照相机仅仅是对物体直接的物理反应,而人眼的功能却不仅如此,它还要将其所摄取的影响作为情报以某种信号的方式转送到大脑。根据最近生理学研究的结果表明,眼睛所摄取的情报在转送到大脑途中,会因为情报信号的复杂程度而多少有所损耗和取舍,更重要的是情报转送到大脑之后是怎样进行处理的,至今仍有许多神秘的面纱没有揭开。错视,不仅仅是生理学者和心理学者研究的对象,对于艺术家和设计师来说错视是不容忽视的视觉现象。

(二)什么是错视艺术图形

看上去能使人的眼睛产生错视效果的图形都可归纳为错视艺术图形。

错视的种类有许多,大体分为以下几类:

自然界的错视、归纳的错视、双重的错视、反转的错视、限于平面可能的错视、回转的错视、透明的错视、深度空间的错视、间隔的错视、其他的错视等。

(三)错视在标志设计中的应用

错视标志是利用人们的视觉错视原理,将显示空间中不可能存在的形态结构连接为一体,不经意间改变了自然空间的逻辑关系和形态结构的习惯性透视规律,创造出貌似合理而实质上却充满矛盾的视幻效果。

错视图形在标志设计中应用的巧妙之处在于视觉形态轮廓线的错位拼接,在表现空间形态时神秘的改变了习以为常的链接规律,这种在现实中不可能产生的悖论结构往往有种令人困惑、迷茫和荒诞的视觉效果,对于习惯性的视觉经验是一种颠覆。

错视标志的内在含义显示出事物存在的有限与无限、荒唐与真实的深刻矛盾,往往会给人强烈的冲突感。设计师正是运用这种悖论的视觉景象,创造出怪诞迷离的标志,才收到神秘的视觉效果。

三、错视艺术图形在标志设计中的影响

错视虽然独具趣味性,但在当代设计中还没有广泛的应用。由于我们对错视艺术造型技法的不了解,或者说对其他了解的不够深切,因而对错视得艺术难免经常有视而不见的情景,当然就更谈不上对其特殊的功能性给与足够的重视,到了20世纪以后,特别是到了20世纪中叶以后,人们才对错视的造型有了一个比较全面的认识,对其语言表述的特殊功能能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对错视艺术的研究也从一个比较涣散的状态,逐步形成了一个既有特色的又有学术价值的比较完整的研究体系,现代艺术家们也充分认识到错视艺术独特的表现能力,积极地将错视的方法应用到了现代艺术表现创作当中。

对错视的运用不仅要考虑视觉的造型元素也要注意背景元素,只有二者达到平衡才能通过引导视线的交替移动使错视成为“变化运动”的现象,以此来强化内容。随着信息量的增大,简单的图形已无法吸引人们的注意力,而有效地利用错视,增加图形的趣味性,无疑是增强图形的视觉传达性的好方法。

参考文献:

[1]王剑峰编著.错视艺术设计.同济大学出版社,2001

[2]金国勇编著.标志与企业形象设计实训.东方出版中心,2008

[3]陈楠编著.标志设计.中国青年出版社 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