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大学生体育运动参与程度与人际适应的关系研究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采用问卷调查、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对大学生体育运动参与程度的现状及其与人际适应的关系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大学生体育运动的参与程度对人际适应能力有着显著的影响:(1)参与体育运动的大学生的人际适应能力明显高于不参加体育运动的大学生;(2)参与集体项目运动为主的大学生人际适应能力明显高于独自运动为主的大学生;(3)参与体育运动次数和时间越多,人际适应能力越强。对大学生体育运动的参与进行指导能提高大学生人际关系的社会适应性。
关键词:人际适应;体育运动;参与程度
人际适应(interpersonal adaption)指个体在进入新的生活环境时,主动调适自己的心理观念和行为模式去适应新的社会群体,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的过程。[1]和谐的人际关系既是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源泉。现代大学生基本上都是90后,由于受到社会、学校、家庭等多种客观环境的影响,部分大学生人际交往困难日益突显出来,从而引发一系列的不良问题,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之一。对正处于不断学习和成长中的大学生而言,良好的人H适应能力既是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体现,也是大学生社会化的重要内容。然而,现有的部分研究表明当前我国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主要问题集中在环境适应、情绪调节以及人际交往等方面。[2]当今社会要求高校能培养出综合性应用型人才,这些人才应具有较强的适应、竞争、组织、创新等能力。大学教育是体育教育的最后阶段,针对大学生体育运动参与程度的不同,采取不同形式的体育教育,来提高大学生的人际适应能力就显得格外重要。一方面,大学生在参与体育运动的过程中,尤其是在集体项目的运动中能够获得交往机会,促进相互间的沟通与交流,增进彼此之间的友谊,从而大大提高了大学生的人际适应能力。另一方面,体育运动参与程度是大学生参加体育运动持续性、充分性的具体体现,大学生的人际适应能力在体育运动中自然地显露出来并得以发展。针对普通高校大学生这一特殊群体进行人际适应与体育运动参与程度关系的研究,相关文献报道较少。 鉴于此,本文试图通过对大学生体育运动参与程度的调查,揭示大学生体育运动参与程度的现状及其与大学生人际适应的关系,为高校体育课程的改革、课外体育活动的指导以及提高大学生的人际适应能力的研究提供参考。
一、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对象
大连工业大学艺术与信息工程学院大一和大二的学生共418名,其中男207人,女生211人;一年级218人,二年级200人。他们分别是机电、服装、经济管理、外语、产品设计、环境艺术等专业的学生。
(二)研究工具
1.人际适应分问卷
本研究采用了方从慧编制的“社会适应问卷”的人际适应分问卷,对大学生的人际适应状况进行测试调查。问卷采用Likert 5点量表,从“完全不符合”到“完全符合”,分别评为1、2、3、4、5分。问卷的Cronbach α系数为0.84,信度较好。本次研究共发放问卷450份,回收问卷430份,回收率为95.6%,有效问卷418分,有效率为97.2%。
2.大学生体育运动参与程度调查表
根据查阅资料及本文研究的需要,自编大学生日常体育运动参与情况调查表,主要内容包括每周锻炼次数、每次锻炼持续时间、体育运动参与态度、体育运动参与动机、体育运动参与形式、运动项目的选择等。学生通过选择最适合自己的答案进行回答。
3.数据分析
对所获得的数据进行分类与汇总,运用社会学统计软件包SPSS17.0对数据进行处理。
二、结果与讨论
(一)大学生体育运动参与程度和人际适应的基本状况
1.大学生人际适应的基本状况
对大学生人际适应的总体水平进行描述性统计。结果表明,在所调查的大学生样本中,大一男生的人际适应的平均值为3.41(SD=0.71),大一女生的人际适应的平均值为3.38(SD=0.67);大二男生的人际适应的平均值为3.51(SD=0.86),大二女生的人际适应的平均值为3.53(SD=0.80)。
2.大学生体育运动参与程度和动机的基本状况
对大学生体育运动参与程度进行描述性统计。结果表明,在所调查的大学生样本中,对体育运动参与持肯定态度的学生比例为72.49%,而不愿意参与体育运动及持无所谓态度的大学生比例分别为10.05%和17.46%。
对大学生体育运动参与的动机进行描述性统计。结果表明,大学生体育运动参与的动机主要包括强身健体、休息娱乐、磨炼意志、体形塑造、释放学习压力、应对体质和体育考试、人际交往、丰富业余生活、兴趣爱好9种。持不同动机的学生人数和比例如下图1。由图1可见,出于强身健体和休息娱乐的目的而锻炼是大学生体育运动参与的主导动机,此后是丰富业余生活和兴趣爱好,之后依次是体形塑造、释放学习压力、磨练意志、人际交往和应对体质及体育考试。
3.大学生体育运动参与形式的基本状况
对大学生体育运动参与的形式进行描述性统计。结果表明,在所调查的大学生样本中,与同学一起运动的大学生比例最高,为35.41%;其次是独自运动的大学生,占总人数的比例为27.51%;之后是参与院系的集体运动的学生,比例为24.88%;最少的是参与学校体育俱乐部的大学生比例,为12.20%。
5.大学生体育运动参与项目的基本状况
对大学生经常参加的课外体育运动项目进行描述性统计。结果表明,大学生经常参加的课外体育运动项目主要有足球、篮球、排球、游泳、跑步、健美操及体操、网球、乒乓球、羽毛球、轮滑、跳绳、登山、武术散打及跆拳道。具体分布人数比例见图2。由图2可见,该样本中的大学生参与最多的课外体育运动项目是网球,之后是羽毛球、跑步、篮球、跳绳游泳、足球、健美操及体操、排球、乒乓球、轮滑、武术散打及跆拳道。
(二)大学生体育运动参与程度和人际适应的关系
1.大学生体育运动参与态度与人际适应的关系
以大学生的人际适应为因变量,大学生体育运动参与的态度为自变量,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表明,不同体育运动参与态度的大学生,其人际适应水平存在显著差F(2,416)=3.46,p
2.大学生体育运动参与形式与人际适应的关系
以大学生的人际适应为因变量,大学生体育运动参与形式为自变量,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表明不同体育运动参与形式的大学生,其人际适应水平存在显著差异,F(3,415)=25.60,p
Tjosvold(2003)的研究表明,自我表露是个体在与他人交往时,可以在他人面前自愿地将自己内心的感觉和信息真实地表现出来的过程,是构成沟通能力不可或缺的要素,一般需要通过主动交往作为活动的载体。[3]分析认为,在以集体运动为主的项目中,能与同学一起运动的大学生其自主性强,人际沟通适应能力自然就强。而学校组织的集体活动有时是非自主性的,所以人际适应能力就低些。但是这些集体运动项目都有一个共性,那就是通过参与、竞争与合作的方式,促进了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增进了相互之间的友谊,且这种交往是多向性的。这也是社会情感的一种体现,参与运动的大学生通过这样的方式受到了社会的强化,获得了参与社会交往和增进友谊的机会,因而会形成良好的人际适应能力。另外,通过参与体育运动中的游戏活动,实现了群体的目标,拉近了群体中人与人之间的心理距离,同时也增强了个体的自我效能,使自信心得到提高,这都有利于人际交往能力的提高。[4]在以个人运动为主的项目中,大多数个体都是独自运动,缺少与别人交往的机会,对他人与自己的运动能力缺乏及时的了解和感知,这些都可能影响人际适应能力的提高。
3.大学生每周体育运动次数、时间与人际适应的关系
以大学生的人际适应为因变量,大学生每周体育运动次数为自变量,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表明每周不同体育运动次数的大学生,其人际适应水平存在显著差异,F(3,415)=3.13,p
为检验不同因素水平之间被试者人际适应能力的差异,对大学生体育运动参与次数这一因素进行了多重比较(表8)。统计结果表明:参与体育运动1次以下的大学生的人际适应能力明显低于每周锻炼 1-2次及以上大学生的人际适应能力,差异显著; 每周锻炼 1-2次的大学生其人际适应能力亦低于运动参与频率为 3 次以上大学生的人际适应能力,差异也很显著。这说明在一定范围内,随着运动参与次数的上升,个体的人际适应能力也在显著提高.与此同时,体育运动参与时间的长短决定着人际适应能力的强与弱(表9)。分析认为,大学生适当的体育运动参与次数和参与时间会培养出爱交际、情绪稳定、心态乐观的心理特征。体育运动参与时间的不同则更能体现出体育运动参与的程度,随着体育运动参与时间的增多,大学生在体育运动中的人际适应能力也会相应提高。
三、结论
第一,参与体育运动的大学生的人际适应能力明显高于不参加体育运动的大学生,即体育运动与大学生的人际适应能力具有密切关系。
第二,大学生的人际适应能力的高低与体育运动参与形式的选择密切相关,首选参加集体项目运动为主的大学生的人际适应能力明显高于以参加个人项目运动为主的大学生。
第三,在一定限度内,体育运动参与次数、参与时间与大学生人际适应能力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随着体育运动参与次数和参与时间的增加,个体的人际适应能力也在显著提高。
参考文献:
[1]方从慧.当代大学生社会适应现状调查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08.
[2]孙乡,戴剑松.大学生体质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J].中国体育科技,2007(6):95-98.
[3]Tjosvold D.,Hui C.,Yu Z..Conflict Man-agement and Task Reflexivity for Team In-role and Ex-tra-role Performance in China [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nflict Management,2003(2):141-163.
[4]李银萍,庞庆军.身体锻炼与中学生社交能力的关系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8(6):666-6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