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浅谈中学作文教学的现状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本文主要研究中学作文教学现状。当前中学生对作文缺乏兴趣;作文能力与课程标准要求有较大差距;千人一面,模式化程度高;内容空洞,缺乏真情实感。
关键词:作文教学;现状;真情实感
我国对作文的重视已有很久的历史,从封建社会主要用于科举取士的八股文至“五四”时期发起并延续至今的白话文,无一不体现着作文教学的重要性。然而,当今中学作文教学状况着实令人担忧。受传统教学的影响,教师教和学生学仍然是当今写作教学过程中师生关系的主要表现形式,教师虽努力创设让学生独立思考的写作氛围,但受到课堂空间与时间限制,很难激发学生写作的主动性与积极性;与此同时,学生在课堂上缺少想象、思考与质疑的机会与条件,对写作亦失去了兴趣。因此,为了改善中学写作现状,笔者以大量理论与教学案例为依托,研究当前中学作文教学状况。
笔者是汉语言文学(师范)专业的毕业生(现攻读研究生“学科教育(语文)”专业),在大三上学期便已经参加了学院组织的为期三个月的教育实习。在这三个月中,笔者收获了很多有关语文教学的实践经验,但是作为一名年轻的语文实习教师,在参加教学实践的过程中不可避免会遇到许多问题,而写作教学最让人摸不着头绪。一旦上写作课,学生便会叫苦连连,对他们而言,这意味着又要在短短的40分钟内“挤牙膏”了,他们很怕写作文。对教师而言,写作课也是一种沉重的负担,因为在写作课后,教师也不得不面临着全班六十几份有时候甚至是一百多份作文的批改工作。实习期间,在指导教师的带领下,笔者在写作教学方面虽然做了许多努力,但收效甚微,这更使笔者产生了研究中学作文教学现状的想法。
我国中学作文教学课型是随着班级授课制与近代学校制度的确立而逐步形成与发展的。特别是“五四”新文化运动使作文教学经历了从形式到内容上的实质性的变化。提高学生作文能力是古今中外语言教育家的一个难以攻克的课题。由于种种原因,当今中学生在作文时普遍存在动力不足、厌学和写作能力差的问题。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学生对作文不感兴趣,有些学生甚至厌恶作文
学生缺乏写作文的动力,有些学生认为写作文仅仅是为了完成教师和家长的任务,是高考的需要,很少有学生把它当成自己的兴趣爱好。在江苏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实习期间,笔者做过一份有关学生对待作文态度的调查问卷,结果显示如下表。
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学生的作文现状,关于“写作目的”,两个班学生的回答竟然惊人地接近,“为高考取得好成绩”占到60%以上,说明“作文为升学”的倾向一直影响着学生,这是造成作文教学困难现状的主要原因。而对待作文,大部分学生持无所谓的态度,提不起兴趣。
■
二、学生作文基本功较差,作文能力有待提高
笔者实习时批阅学生作文,常常会发现很多学生其实还没有掌握标点符号的正确用法,有的学生甚至是整篇文章一逗到底。笔者曾经做过统计,一个班级60个学生中,有48个学生的作文有标点符号错误。作文中出现错别字的情况也比较普遍。水滴石穿不是一朝就能实现的,打好学生的作文基本功也是在日常学习中渐渐实现的。逐步纠正用词造句等错误,长久积累,改正学生的错误习惯,学生语文学习的基本功会得到很大提升,而作文能力也会随之得到提高。
三、作文千人一面,模式化程度高
在应试教育理念下,很多语文教师不主张、不鼓励也不敢让学生表达对生活的独有见解。为了使学生获得保险分,学习行文套路,仿写“优秀作文”。有的语文教师甚至让学生背记这些佳作,到考试的时候“因地制宜”地套用。而这类缺乏个性的文章并不能给人留下较深的印象。
四、作文缺少真情实感,很难打动人心
很多教师在批改作文时抱怨学生的作文根本没有感情,都是些假话套话,有的甚至直接抄袭。一篇文章,如果作者没有将自己的真实感情投入其中,那么即使文章别的方面再出色,也很难使读者与作者之间达成共识,那么这篇文章便不能称之为一篇成功的文章。史铁生在《我与地坛》中说过:“写作的零度即生命的起点,写作由之出发的地方即生命之固有的疑难,写作之终于的寻求,即灵魂最初的眺望。”因此,作文的目的应该是表达思想、表现真情实感。作为小小说,虽然在一定范围之内允许虚构,但作者的情感应是真实的,而故事情节的设计,也不能呈现“假大空”的弊病。
以上是笔者关于中学作文教学的现状调查所得出的结论。作文教学仍然是当前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语文教师应针对当前作文教学的状况,提出相应对策以提高作文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魏本亚.语文教育学[M].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9.
[2]斯霞.斯霞教育文集[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