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基于大学生信贷市场信息不对称的不完全“柠檬市场”模型研究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基于大学生信贷市场信息不对称的不完全“柠檬市场”模型研究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本文从信息不对称所引起的逆向选择现象出发,建立关于高校信贷市场的“柠檬市场”模型并根据现实情况对“柠檬市场”的假设条件进行优化,解释了高校信贷市场没有出现“柠檬市场”零值均衡的原因是在于信贷公司在固定期限内给予学生的有限信贷额度及市场发展速度远远大于了萎缩速度。因此,从现实情况上看,高校信贷市场正蓬勃发展。

关键词:大学生信贷 柠檬市场 信息不对称

近年来,个人信贷市场不断扩大,个人消费信贷总额从1998年的172亿元急速增长到到2014年的23万亿元,而其中高校信贷消费市场更是发展迅猛。高校大学生的收入来源较少,因此当他们进行大宗消费时,易选择个人信贷作为其资金来源。另一方面,大学生由于缺乏作为抵押物的有形资产,甚至完全没有信用记录,当贷款机构对其进行个人信贷时,往往会存在高度的信息不对称,进而产生风险的不确定性。由于贷款机构很难分辨高校学生的还款能力及意愿,所以只能根据其学校、学历进行笼统分类以确定贷款额度及利率。还款能力较强和还款意愿积极的高质量贷款人,往往拥有更多的资金来源和更多的获得资金的能力,比如向家庭申请更多的生活费、用更多的时间来兼职等,因此当其觉得贷款公司利率过高,就会转而寻求其它的资金来源。还款能力较弱和还款意愿消极的低质量贷款人,往往缺乏其他的资金来源,因而其贷款需求对贷款利率的敏感度相对较低,即便是贷款公司提高利率,也仍会进行贷款。这种信息不对称情形所带来的逆向选择,使得贷款公司不得不持续提高平均利率,但这又使更多高质量贷款人因为利率的提高而放弃贷款需求,只剩下低质量贷款人存在于大学生信贷市场中,由此“柠檬”效应产生。阿克尔洛夫(Akerlof)及其他相关研究表示,这种由信息不对称产生的逆向选择,终将导致劣质商品驱逐优质商品的“柠檬市场”现象的产生,最后达到零值均衡。然而现实生活中,零值均衡现象却又没有出现。恰恰相反的是,校园信贷市场正在以极高的速度发展。本文拟通过研究和分析高校信贷“柠檬”市场的形成及影响因素,对这一现象进行解释。

二、非完全逆向选择下的不完全“柠檬市场”

(一)现状描述

近年来,大学生信贷市场发展迅猛。如分期乐等专为大学生提供商品分期付款服务的企业,以及名校贷等专为大学生提供资金信贷的互联网金融企业,都已拥有了海量用户,获得了巨额融资。

(二)现状解释

首先,在现实情况中,贷款公司给予高校贷款人的贷款额度是有限的,还款期数通常是固定数值。即[Yr]有最大值限制,[Yr∞]、[β0]的情况也就不会出现。因此,尽管逆向选择会导致信贷市场的一定萎缩,但不会无限萎缩。

而另一方面,随着贷款轮数的增加,大学生对自己的每期还款数额预期会有一个更加准确的判断,即[Yt],与[Ya]的差值会更小。由于贷款公司给予高校贷款人的贷款额度是根据[Ya]设定的,因此[Yt]与[Ya]的差值会越小,贷款轮数就会越低,还款的成功率就会更高。

最后,尽管大学生信贷市场会因为“柠檬市场”效应而产生一定程度上的萎缩。但由于大学生信贷市场还远未饱和,仍正处于急速攀升的时期,因此其市场发展速度远大于其萎缩速度。

(三)结论

尽管由信息不对称所引起的逆向选择将会导致“柠檬市场”现象的产生,但是由于贷款公司对于贷款额度的限制,这种“柠檬市场”现象将会是不完全的。高校信贷市场会因为不完全“柠檬市场”现象产生一定程度的萎缩,但不会达到零值均衡。而另一方面,我国的高校信贷市场仍未处于饱和状态,正是急速发展的时期。当高校信贷市场的发展速度大于其萎缩速度时,其整体上就会处于向上发展的状态。

三、结束语

本文对大学生信贷市场进行了分析,根据现实情况对信贷“柠檬市场”模型的假设条件进行优化,分析得出高校信贷市场没有出现“柠檬市场”零值均衡的原因有两个。一是信贷公司在固定期限内给予学生的信贷额度是有限的;二是大学生信贷市场发展速度远远大于了萎缩速度。因此,从表观上看,大学生信贷市场正处于蓬勃发展时期。不过一旦市场饱和,一旦学生信贷额度被迫提升,“柠檬市场”现象的风险又会再一次出现。

参考文献:

[1]陈晓峰,林求.我国民营企业信贷融资过程中的”市场失效”[J].经济问题探索,2003,(8):53-57

[2]李文乐,王婷,李昊基,张国柱. 基于信息不对称的风险投资不完全柠檬市场”解析[J]. 经济与管理研究 ,2013,(4):8-12

[3]AKERLOF G.The Market for lemons:Quality Uncertainty and the Market Mechanism[J].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1970.84(3):488―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