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基于云空间的教学模式创新的理论基础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基于云空间的教学模式创新的理论基础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 基于云空间的教学模式蕴含着系统论、建构主义、多元智能和教育公平等多种教育理念,这些理论是对空间教学实践的客观反映,在一定条件下又反过来对空间教学实践起着指导作用,从而成为基于云空间的教学模式创新的理论基础

关键词 云空间;教学模式;教育信息化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6)04-0099-02

近年来,我国教育教学模式正在悄悄发生变化,基于云空间的教学新模式、新方法快速走进各个院校,从而引起教学模式革命性的变革。它意味着通过互联网进行传输,可以把教学过程、教学管理、教学资源等各个环节集中起来,提供统一的数字空间,实现学校资源的高效整合,最终实现教育信息化。基于云空间的教学模式蕴含着系统论、建构主义、多元智能和教育公平等多种教育理念,这些理论是对空间教学实践的客观反映,在一定条件下又反过来对空间教学实践起着指导作用,从而成为基于云空间的教学模式创新的理论基础。

1 系统论:空间教学模式创新的理论支点

按照系统论的观点,任何事物都是一个有机的整体,系统中各要素不是孤立地存在着,它们相互关联,构成了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系统论的核心内容是整体观念,要素交互则是它的基本特征。基于云空间的教学模式实质就是一个系统,它是将各个学校空间资源(含教师、学生个人空间)进行系统优化、合作教学的过程。基于云空间的教学模式创新可以从整合以及互动两个维度来分析,在整合维度上主要包括各个学校空间资源(含教师、学生个人空间)的系统优化,而在互动的维度主要是指各个教学主体、学习主体之间的资源共享、教学互动。而根据两个维度上的不同位置,空间教学模式创新是一个从建立个人空间资源整合合作学习协同发展的过程。

建立个人空间是创建基于云空间的教学资源平台的基础,没有师生个人空间,基于云空间的教学资源平台就是一个空壳。

资源整合的过程涉及知识的整合和资源的优化配置,然而从现有资源转化到学习者能有效利用的资源是一个复杂的整合过程,包含了将知识从外化到内化的过程,这一过程对学习者的学习能产生较大影响[1]。资源整合不仅注重知识的开发和创造,更强调知识的灵活应用和价值转换,大大节约了开发过程中的人力、物力和财力。

合作学习与资源整合不同,不仅包括知识、资源层面的分享与整合,而且包括行为层面的分享与整合,简单说,合作学习就是行为的同步优化。学生的活动是教学过程中最主要的活动,从认知心理学的观点出发,教学的首要目标就是要解决学生认识过程的矛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居于主导地位,尽管也安排一些互动环节,但这种互动是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根据教学设计的需要而进行的互动,学生明显处于被动的地位。而空间课堂中的互动不限于单向(师生)互动,而且还包含双向(师生)互动、多向(师生生)互动、成员间互动(教师作为与学生平等的成员之一)等互动模式。多种互动方式极大提高了学生学习兴趣,有效地减轻师生负担,从而实现学生学习行为的同步优化,增强教学效果。

协同发展涉及知识、资源、行为、绩效的全面整合。这里的绩效整合专指学习绩效的整合,学习是学生成长的关键,学习的终极目标是促进学习绩效的改进与发展,如何构建学习与绩效的桥梁,是当前教学改革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促进由学习到绩效的范式转变,需要遵循以绩效为导向的学习与发展流程,需求评估、教学设计、学习转化是绩效整合的基本内容和基本要求。

2 建构主义:革新传统教学的学习理论

传统教学秉承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强调刺激―反应,并把学习者看作对外部刺激做出的被动反应,其教学模式就是以教师为中心,教师讲、学生听,学生被动接受教师所传授的知识。随着人类对学习过程认知规律研究的不断深入,这种把学习者作为知识灌输对象的学习理论已经不能适应现代化教学的新需求,相应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逐步取代过去的行为主义学习理论,成为新形势下教学模式创新的理论根基。

建构主义(constructivism)是瑞士教育思想家皮亚杰(J.Piaget)提出的教育理念。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提倡在教师指导下的、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教师是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而不是知识的传授者与灌输者;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不是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被灌输的对象[2]。学生要想成为真正的主动建构者,就要学会自主独立学习、发挥主体作用;教师也应该从传统的知识传递者转为学生学习的辅导者,成为学生的学习伙伴或合作者。在建构主义语境下,教师必须创设一个能适应现代化教学需要的学习环境,给学生提供一个能满足“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的资源平台。

由于云计算技术所具有的多种特性特别适合于实现建构主义学习环境,换句话说,建构主义所要求的学习环境得到云技术的强力支持。云计算技术作为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下的理想认知工具,能有效地促进学生的认知发展,这就使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日益与广大师生的教学实践普遍地结合起来,学生在云空间上可以自主独立地学习,进而实现学习由供给驱动向需求驱动的转变。基于云空间的教学模式下,学生通过建立个人空间,分享空间教学资源,自主学习、合作学习,进而成为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课堂教学的角色发生变化,教师不再是课堂教学的主体,由过去的知识传授者变为教学过程的组织者、指导者,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课堂教学内容是学生根据实际需要对教材进行主动建构意义的对象,教材所提供的知识仅作为学生学习的参考资料;媒体也不再是帮助教师传授知识的手段、方法,而是用来创设情境,进行协作学习和会话交流。显然,在这种基于云空间的教学模式下,教师、学生、教材和媒体等四要素与传统教学相比,角色和地位发生颠覆性的变化,成为教学活动进程的另外一种稳定结构形式,即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下的教学模式。

3 多元智能:学生全面发展的法宝

多元智能理论认为,人的智力是多元的,并非像过去想象的一样,只包括语言和逻辑―数理智能,它还应当包括空间智能、运动智能、音乐智能、人际交往智能、内省智能等多种智能,不同的智能处于同等重要的位置,应受到同等重视和开发。只要辅以适当的训练和指导,每一智能都有可能达到很高的水平。多元智能理论代表了在信息加工心理学影响下智力研究发展的新趋势,扩展了智力的概念,由此对传统教学提出强力的挑战,也为空间教学模式创新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撑。

基于云空间的教学模式蕴含着丰富的多元智能理论,其承载的智力观、人才观、教学观和评价观完全有别于传统教育教学理念。

1)全面的智力观。空间教学模式从学生智能结构差异出发,以培养多元智能为重要目标,注重人的全面发展、个性发展以及潜能开发,强调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培养。

2)多样化的人才观。基于云空间的教学模式下,人人皆可成才,人人皆是高手,所不同的是,每个学生的智能特点不同,而云计算技术环境下的教学模式,更符合高职学生的心智和认知状况,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促进学生特殊才能的充分展示,帮助学生将优势智力领域的特点迁移到弱势智力领域。

3)因“智”施教的教学观。由于智能表现形式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因而教师应根据每个学生的智能特点组织教学。基于云空间的教学模式使得教师因“智”施教成为可能,教师可以根据学生智能结构特点及不同的学习兴趣,选择和创设多种能够促进每个学生个性化发展的教学环境和教学方法。

4)多维的评价观。云计算技术环境下的教学模式不再局限于传统的纸笔测试,它更加强调智能评价的社会化和情景化,教师可以借助信息媒介对学生学习潜能、学业成就进行多方面、多维度的评价,并把由此得来的信息作为改革教学方法和评价方式的有效手段。

4 教育公平:教育的终极价值追求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一部分,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一个子系统[3]。教育公平首先反映在教育资源配置的平等上。过去对教育功能的认识,更多集中在开发人力资源、促进经济增长和科技进步的功利价值上,而对教育促进社会公平的职能缺乏足够的重视,因而在教育资源的配置上,优先保障国家“985大学”“211工程大学”以及其他各级各类重点学校,而对其他普通院校,尤其是边远山区学校则明显投入不足,由此更加加剧教育的不平等性。

教育信息化的根本目的是促进教育公平。要实现这一根本目的,仅仅拥有完善的基础设施和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是不够的,关键在于要将信息技术融入教育教学的全过程,通过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不仅可以促进教育资源的均衡流动,而且可以有效促进教育权利平等和教育机会均等。空间教学模式打破固定的时间和空间限制,让教育无处不在,无时不在,与学生如影相随。这是一个永不下课的课堂,也是一所永不熄灯的教室。在这样一个开放式的课堂里,学生可以随时随地根据自己的需要从海量的教学资源里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资源,真正实现“以学习者为中心”的自主学习,从而为教育公平的实现提供可能和现实的途径。

参考文献

[1]王祖浩,袁孝凤,王婧.基于校际网络协同学习平台的资源整合研究[J].上海教育科研,2006(11).

[2]何克抗.建构主义:革新传统教学的理论基础[J].电化教育研究,1997(3).

[3]褚宏启.关于教育公平的几个基本理论问题[J].中国教育学刊,200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