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巴黎圣母院》悲剧理念的现代解释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巴黎圣母院》悲剧理念的现代解释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巴黎圣母院》作为一部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品,其悲剧理念蕴含着丰富的现代性。其背景、情节、人物以及风格都体现了尼采的悲剧观。分析其所蕴含的现代悲剧理念具有重大的意义。

关键词:巴黎圣母院;尼采;悲剧

中图分类号:I10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1)27-0053-02

《巴黎圣母院》(创作于1831年)(又称《钟楼怪人》)是雨果第一部大型浪漫主义小说。它以离奇和对比手法写了一个发生在15世纪法国的故事:巴黎圣母院副主教克洛德道貌岸然、蛇蝎心肠,先爱后恨,迫害吉卜赛女郎艾斯梅拉达。面目丑陋、心地善良的敲钟人卡西莫多为救女郎舍身。结局是个悲剧,卡西莫多陪同处以绞刑的艾斯梅拉达死去。这是雨果第一部具有思想力量和艺术魅力的现实主义作品,反映了当时法国社会的黑暗,充满了人道主义和浪漫主义色彩。有人也把它作为雨果的浪漫主义作品。同时它也具有现代主义的元素,其悲剧理念体现了尼采的悲剧观,是日神精神和酒神精神的结合,既有对宁静祥和的气氛的描写,又充满了狂喜、冲动、放纵和解脱的酒神情绪。

在希腊神话中,阿波罗是太阳神、射神、音乐神(善弹竖琴)、医神等,是宙斯的儿子,他所代表的,是“官方”的、“正统”的、崇高静穆的、理性克制的,像太阳一样稳定、威严、温暖的艺术形象。在艺术上,虽然他善弹竖琴,由于阿波罗在雕塑、绘画等方面的重大影响,尼采将日神作为造型艺术(雕塑、绘画等)的代表。

狄奥尼索斯是酒神、酿酒和种植葡萄之神,由宙斯和塞墨勒所生,但却是从宙斯的大腿中生出来的,因此他的出生就带有狂诞的因子。酒神代表着人的自然冲动、迷醉状态下的野性,在雅典举行有四种狄奥尼索斯活动,既是狂欢节,也是戏剧作品展出和获得承认的舞台。因此酒神意味着节庆、狂喜、冲动、放纵、解脱,意味着戏剧、表演,因为雅典的剧场就是酒神剧场。鉴于酒神节庆上的音乐盛宴,尼采将酒神作为音乐艺术的代表。

小说故事是以15世纪路易十一统治下的巴黎为背景的,作品一开始,作者运用大量的笔墨描写巴黎风光,如哥特式建筑等,让读者的心情自然而然地转移到社会,再到社会上的人物。作者将背景开始放在主显节和狂人节这一天,其实是故意打破原有社会的秩序,使故事情节在一个节庆、狂喜、冲动、放纵、解脱的背景下展开。这正是酒神精神的典型体现。小说另一个具有酒神精神的场景是黑话王国,酒神代表的人的自然冲动、迷醉状态下的野性在这个乞丐王国中被表现的淋漓尽致。作品的基调由此而奠定。

作品中有大量对美丑、善恶鲜明对照,而且贯穿整个作品的始终。作者运用这种对比手法组成惊心动魄的情节,创造了异乎寻常的人物,给人们展现出一幅光明与黑暗的殊死抗争的画面。

卡西莫多拥有奇丑无比的外表,几何形的脸,四面体的鼻子,马蹄形的嘴,参差不齐的牙齿,独眼,耳聋,驼背……然而,他的内心却充满光明。克洛德收养了他,怀着报恩的心,他成为克洛德忠实奴仆。遭受鞭笞的他被艾斯梅拉达的美丽外表和善良的心灵所征服,深深爱上了艾斯梅拉达。为了爱他不畏艰难,救她于水火,最后杀死克洛德,与艾斯梅拉达共赴死亡。卡西莫多本是一个敲钟人,应该在教堂中过着清心寡欲的生活,在一定程度上是理性克制的。因为自己的丑陋,他觉得自己是不配拥有艾斯梅拉达的美的,于是将对艾斯梅拉达的爱深埋于心底,默默关心着她。但作为一个自然人,他的爱也是一种自然的冲动,在被激发时同样具有迷狂的野性,带有狄奥尼索斯的特质。当他所爱的波西米亚女郎受到迫害时,他的野性与自然本能压倒了理智,出手杀死了克洛德,并为所爱之人献出生命,致使悲剧的诞生。这正体现了尼采关于悲剧的定义――悲剧是酒神和日神精神结合。

克洛德同样是个悲剧人物。他对艾斯梅拉达的着迷使他的理智失控,为了私欲由神甫变成了魔鬼。作品曾用大量的篇幅描写他的内心挣扎。它在一定程度上契合了酒神精神与日神精神的冲突。受过正统神学教育的他绝对懂得由理性形成的社会秩序,其理性与克制欲望的能力更强一些。但是,他作为一个个体的原始欲望并没有完全被理性克制住。艾斯梅拉达唤起了他的原始欲望,但在他所接触的正统神学中是不允许的,于是他表面维护着正统神学的庄严,禁锢自己的欲望,另一方面又放纵自己的本能欲望,从而成为一个道貌岸然之徒,最终走向毁灭。正是这种心灵上的冲突与融合造就了人物的悲剧命运。

同时,卡西莫多所代表的光明和克洛德所代表的邪恶的对比也凸显了两种精神的冲突,加强了悲剧效果。

尼采说:“在造型艺术中,阿波罗通过对现象永恒性的赞颂克服个体的痛苦,美战胜了生命固有的痛苦。在某种意义上,痛苦受了蒙骗,从自然的表情中消失了。”雨果在作品中塑造的艾斯梅拉达是美的化身,对她的赞颂其实就是对她所代表的美的赞颂,读者在对这种美欣赏的同时克服了个体的痛苦,暂时忘却了现实中带有悲剧色彩的命运,使灵魂得到净化、升华。但这种忘却是暂时的,一旦人们心中美的形象幻灭,这种痛苦就会重新显现,作品的悲剧性由此而生,唤起人们的同情与怜悯。

艾斯梅拉达的悲剧命运则表现了人物命运的不可抗拒性以及社会历史发展与现实不能调和的矛盾。她并没有杀人却要由她承担责任。她是美的化身,却受到当时社会的不公正待遇。她无限美好的品质使她陷入了爱情悲剧。艾斯梅拉达的悲剧命运使我们看到了美的毁灭,唤起了我们心灵深处的痛苦,也就是说日神精神所带来的心灵慰藉被酒神精神下的痛苦取代,在品尝痛苦的同时勾起人对美更大的向往。

作品的主人公作为个体都是毁灭的,然而他们所代表的精神却永恒不灭。尼采说:“现在我们觉得,突入生命领域的生存形式多得不可胜数,世界意志的繁殖能力强大无比,那么,斗争、痛苦、现象的毁灭就是必要的。我们仿佛与无限的对生存的原始乐趣融为一体,在狄奥尼索斯狂喜中感到这种乐趣不可摧毁、永驻人间的那一片刻,我们被这种痛苦的愤怒之刺刺穿了。”这种痛苦是以人的现实生存的悲剧性为基础表现人物命运的不可抗拒性,从而唤起阅读者对生命力量的渴望和灵魂的净化。

作品的风格同样带有狄奥尼索斯的疯狂特质。雨果运用了大量的充满原始意味的、狂野的语句来构造情节,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使文本本身充满野性,渲染并加强了悲剧气氛。

海德格尔称尼采为“最后一个形而上学家”,他指出:“尼采认为,艺术必须与宗教绝缘――当宗教消退之处,艺术就抬头。它吸收了宗教所生的大量情感和情绪,置于其内涵上,使自己变得更深邃,更有灵气,从而能够传达升华和感悟,否则它是不能为此的。”[3]这表明尼采眼中的悲剧是人类在痛苦的生活中,用阿波罗平静祥和的幻想和狄奥尼索斯热情迷醉的狂欢来抚慰心灵的无奈。《巴黎圣母院》整个作品给我们的感受正是如此。人是当时黑暗虚伪的社会中生存,必然是痛苦的,于是人们寻找狂欢带来的,感受生命存在的意义。在尼采看来,人的一生是充满悲剧的,唯一的解脱便是死亡。从作品中可以看出,不论是底层的劳动人民还是上层社会,他们的追求其实都是对无奈心灵的抚慰,希望由此忘记痛苦。而在寻求忘却悲剧的过程中,他们失去了作为本我所该具有的一切,迷失了自我,这正是最大的悲剧!作品悲剧理念的现代特质需要我们重新审视雨果及其作品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对文学史走向更加合理科学性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维克多・雨果 (Victor Hugo), 陈敬容.巴黎圣母院[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06.

[2]弗里德里希・尼采 (Friedrich Nietzsche),周国平.悲剧的诞生[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