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有意遗忘的相关研究及其启示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有意遗忘的相关研究及其启示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有意遗忘是人类的一种非常重要的机能,忘记过去的无用信息对于新的信息的贮存与提取是非常重要的,并且忘记过去的痛苦对于人的身心健康也是很重要的,因而对有意遗忘进行系统的研究对于记忆系统的应用领域和理论领域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遗忘;记忆;有意遗忘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918(2015)12-0104-02

一、引言

有意遗忘(intentional forgetting)也称为定向遗忘(directedforgetting),它强调的是遗忘的有意性和指向性。它不同于自然遗忘,它是一种有效的控制意识内容的方法。实际上,弗洛伊德等所提出的,被我们今天看做是一种无意识过程的压抑的概念,就涉及到了有意的遗忘。其实对于某些记忆的有意遗忘这一现象的实证研究已经有了一个比较长的历史。而关于有意遗忘的真正研究范式的建立却是在1968年由Bjork等确立起来。并且他们也揭示了有意遗忘的实质。他们认为有意遗忘的关键是,向被试呈现试验材料,通过指示符告诉被试哪些材料需要记住,哪些材料需要忘记,当要求被试进行回忆时,如果指示符影响了记忆测验的成绩,那么就存在有意遗忘现象。有意遗忘是记忆研究的一种范式,是过去四十多年记忆研究的一项重要发现,并且成为了记忆心理学和实验心理学关注的焦点。

二、有意遗忘的理论机制及研究启示

关于有意遗忘的机制,许多学者对其进行了深入的探索,并提出了自己不同的见解。目前对有意遗忘进行解释的理论机制主要有系统差异和选择性搜寻理论,选择性复述或编码理论和提取抑制理论。系统差异和选择性搜寻理论认为记忆系统存在两个功能上相互独立的子系统一一记住系统和遗忘系统。个体在两个系统的搜寻项目的不同是定向遗忘出现的原

因,这对于我们以后对记忆的研究是很有启示的,在以后的记忆系统中如何将这两个系统分离开来进行研究是很有理论和应用价值的。而对于编码理论和提取抑制理论所强调的是遗忘发生的阶段的不同,前者关注的是信息的输入与编码阶段,而后者关注的是信息的提取阶段。即前者关注的是“记”,而后者关注的是“忆”。“记”与“忆”确实是两个独立的阶段吗?如何将两者很好的整合呢?这对于解决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信息提取困难的现象,例如,学生在考试的过程中知识提取困难的问题的研究,还是很有借鉴意义的。

三、有意遗忘的实证研究及其启示

有意遗忘这一现象发现之后很多的研究者对其进行了实证的研究,对记忆的研究带来了一些理论和应用上的启示。有的研究者经过研究发现,自传体记忆的失败主要是由于有意遗忘现象的存在,尤其是个体对那些不愉快的事件的遗忘。李文娟等人也通过实验研究了自我与有意遗忘之间的关系,他们发现,自我参照条件下出现了有意遗忘现象,而他人参照加工条件下没有表现出有意遗忘现象。而这对于心理咨询和治疗过程中出现的那些对于创伤性经历不愿进行回忆的案例的研究是有借鉴意义的。并且许多的实证的研究发现,个体所受到的刺激材料的性质尤其是隐私性的材料对于有意遗忘现象是有重要的影响的。因而对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以及学习与教育的过程中,如何调整自己接受的信息,以及教师如何向学生呈现学习的内容来提高记与忆的能力,是有一定的启发意义的。

四、有意遗忘的研究对于遗忘的脑机制研究的意义

遗忘不像记忆那样容易获得与控制,个体何时遗忘,如何遗忘是很难进行控制,因而要研究遗忘的脑机制是一个难题。而对于有意遗忘的研究方式为我们对遗忘的脑机制研究提供了一条途径。并且许多研究者也运用事件相关电位技术等对有意遗忘的脑机制进行了研究。并且一般认为,有意遗忘与大脑的额叶前部有关。这对于我们了解遗忘的脑机制是非常重要的,并且随着对其研究的深入在会对遗忘的脑机制进行更加深入的了解,这对于阿尔茨海默症病人的早期治疗方面也许会有帮助。

五、有意遗忘对其他的研究领域的研究的意义

目前有许多的研究者将有意遗忘与其他的领域的研究相结合进行了研究,例如,有的学者针对内隐记忆受到外显提取的污染,使无意识提取不纯的情况将有意遗忘引入到内隐记忆的研究中,提高了其研究的实用价值。有的学者研究了有意遗忘在错误记忆中的影响。跨学科交叉领域的开辟拓展了彼此研究的新视野,解决了许多单个领域的孤立研究无法解决的问题。

六、有意遗忘的临床研究及意义

有意遗忘研究广泛用于研究个体的差异,包括边缘性人格异常、抑郁症患者、强迫性紊乱障碍等。早在1997年Boden等就发现看完悲伤电影后,抑郁患者比非抑郁患者能更快的回忆起影片中的愉悦情节。Derakshan,N等通过实验发现,抑郁患者在自我描述的条件下比非抑郁患者更能有效的使用有意遗忘策略,忘记更多消极效价的材料。并且有研究发现,在司法审理中,律师往往有意指导陪审团忽视重要证据,蓄意使用这种倾向性能间接或无意识的影响陪审团最后对案件真实性的定论。

总而言之,有意遗忘的研究已经有四十多年,无论是从实证还是从理论建构方面都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并且也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应用意义。随着有意遗忘研究的进一步深入和展开,相信有意遗忘一定会给记忆的研究带来更多新的研究视点,并且一定会成为心理学领域的另一个研究的焦点。

参考文献:

[1]李文娟,吴艳红,贾云鹰.自我与有意遗忘现象[J].心理学报,2005(4):476-481.

[2]Susan L.Joslyn Mark A.Oakes.Directed forgetting 0f autobiographical events[J].Memory&Cognition,2005(33):577-587.

[3]黄艳华.关于内隐记忆测验中定向遗忘效应的实验研究[J].山东教育学院学报,2006(5):1-3.

[4]王大伟,刘永芳,毕玉芳.定向遗忘研究的进展[J].心理科学,2006(2):373-3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