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李寄斩蛇 4期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李寄斩蛇 4期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东越闽中有庸岭①,高数十里,其西北隙中有大蛇,长七八丈,大十余围,土俗常病。东冶都尉及属城长吏②,多有死者。祭以牛羊,故不得福。或与人梦,或下谕巫祝,欲得啖童女年十二三者。都尉令长并共患之。然气厉不息,共请求人家生婢子,兼有罪家女养之。至八月朝祭,送蛇,蛇出吞啮之。累年如此,已用九女。尔时预复募索,未得其女。将乐县李诞家有六女③,无男,其小女名寄,应募欲行,父母不听。寄曰:“父母无相留。惟生六女,无有一男,虽有如无。女无缇萦济父母之功④,既不能供养,徒费衣食,生无所益,不如早死。卖寄之身,可得少钱,以供父母,岂不善耶!”父母慈怜,终不听去。寄自潜行,不可禁止。寄乃告请好剑及咋蛇犬。至八月朝,便诣庙中坐,怀剑,将犬,先将数石米⑤,用蜜灌之⑥,以置。蛇便出,头大如⑦,目如二尺镜,闻香气,先啖食之。寄便放犬,犬就啮咋,寄从后斫得数创。疮痛急,蛇因踊出,至庭而死。寄入视穴,得其九女髑髅⑧,悉举出,咤言曰:“汝曹怯弱,为蛇所食,甚可哀愍。”于是寄女缓步而归。越王闻之,聘寄女为后,拜其父为将乐令,母及姊皆有赏赐。自是东冶无复妖邪之物。其歌谣至今存焉。

【注释】

①东越:古族名。古代越人的一支,相传为越王勾践的后裔。秦汉时分布在今浙江东南部、福建北部一带。汉武帝时东越王馀善反汉,旋被其部属所杀。后以东越指闽东或浙东地区。 ②东冶:汉魏时期行政区划名称,属会稽郡,尉治东冶县,即今福建福州闽侯县。 都尉:官名。辅佐郡守并掌全郡的军事。 ③将乐:县名。三国吴置。即今福建三明将乐。 ④缇(tí)萦:人名,汉代孝女。汉文帝时,太仓令淳于意有罪当受刑,被送到长安的监狱,他的小女儿缇萦随父至长安,上书请入身为官婢,赎父罪。汉文帝怜惜她,于是免除了淳于意的罪。 ⑤(cí):用糯米煮饭或用糯米粉、黍米粉制成的糕饼。 ⑥蜜(chǎo):炒熟的米粉或麦粉和以蜜糖的食品。 ⑦(qūn):圆形谷仓。 ⑧髑(dú)髅:头骨。

【译文】

东越闽中地区有座庸岭,山高几十里,它西北面的山缝中有一条大蛇,长七八丈,粗十多围,当地老百姓经常受到祸害。东冶都尉及所属县的长官,常有被它咬死的。拿牛羊去祭祀,仍然得不到福佑。它有时给人托梦,有时下令给巫祝,想要得到十二三岁的小女孩来吃。都尉县长都以此为患。但疾病灾疫没有停息,大家只好去征求人家奴婢生的女孩,以及犯了罪的人家的女儿养着。到八月初祭祀,送到蛇洞口,蛇出来吞食她。多年这样,已经用了九个女孩。那一年又预先寻募女孩,没有找到合适的女孩。将乐县李诞家有六个女儿,没有男孩,他家小女儿名叫李寄,要去应募前往,父母不同意。李寄说:“父母不要挽留我。只生了六个女儿,没有一个儿子,虽然有孩子也跟没有一样。女孩没有缇萦救父母的功劳,既然不能奉养父母,白白浪费衣食,活着没什么用处,不如早死。卖了我,可以得到一点钱,拿来供养父母,难道不好吗?”父母慈爱女儿,始终不同意她去。李寄自己悄悄走了,父母没能禁止。李寄于是请求得到锋利的剑和咬蛇的狗。到了八月初,李寄就到庙中坐着,抱着剑,带着狗,她先拿几石米做的糕,用蜜糖面拌好,放在蛇洞口。蛇就出来了,头大得像谷仓,眼睛像二尺的镜子,闻到糕的香气,先去吃它。李寄就放开狗,狗去咬蛇,李寄从后面砍伤它好几处。伤口疼得厉害,蛇于是从庙里窜出,到院子里就死了。李寄进去看蛇洞,看到九个女孩子的头骨,都拿了出来,悲痛地说:“你们胆小懦弱,被蛇吃掉,真的很可怜。”于是李寄姑娘慢慢回家去了。越王听说这件事,聘娶李寄做王后,任命她的父亲为将乐县令,她母亲和姐姐都有赏赐。从那以后,东冶再没有妖怪。歌唱李寄的歌谣至今还在流传。

(选自马银琴译注《搜神记》,中华书局)

【赏析】

“李寄斩蛇”是《搜神记》中的精彩篇目,通过描写贫苦少女李寄斩蛇除害的事迹,热情赞颂了她敢于反抗,善于斗争,不畏凶暴的大智大勇,以李寄的形象反衬出官府的怯懦无能。整篇文章充满了悬念与起伏,经过了“三起三落”:大蛇为害一方,官府无能;李寄应募;李寄斩蛇,通过李寄的语言、行为、心理等,为我们呈现了一个性格鲜明,有勇有谋的少女李寄。文中的李寄虽然只有十多岁,但人小胆大,充满智慧,当蛇害威胁一方而官府束手无策之时,李寄出于孝和为民除害的目的勇敢响应官府的征募。在困境面前,李寄没有消极等待,而是积极应对,制定了详细周密的计划。文中的描写亮点闪现在李寄斩蛇的步骤:怀剑将犬、备办米、诱蛇、纵犬啮蛇、挥剑斩蛇。整个过程中李寄有条不紊、从容淡定,从中可以窥见她智勇双全的特点。文末李寄的叹息更是将文章推向了高潮,李寄的形象在这层层推近中愈发鲜明饱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