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无创正压通气治疗老年顽固性心力衰竭的疗效分析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无创正压通气治疗老年顽固性心力衰竭的疗效分析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 目的 观察无创正压通气治疗老年顽固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 70 例老年顽固性心力衰竭患者, 使用无创正压通气治疗, 观察治疗前后的呼吸频率(RR)、心率(HR)和动脉血酸碱度(pH)、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等血气指标的变化。结果 本组70例患者行无创正压通气治疗后, 显效33例, 有效28例, 无效9例, 总有效率 87.14%, 治疗后患者呼吸频率、心率、血气的各项指标较治疗前均有显著改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关键词】 老年;顽固性心力衰竭;无创正压通气

DOI:10.14163/ki.11-5547/r.2015.06.023

顽固性心力衰竭是目前心血管疾病死亡的最主要原因之一, 临床治愈困难。尤其是老年人, 患病率随着年龄的增加逐年增加, 且老年患者多合并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疾病, 存在有各种潜在的导致治疗效果差的原因, 如老年感染控制不佳, 多合并有肾功能不全、肾血流灌注不足, 长期慢性病贫血导致贫血性心脏病, 长期反复应用硝酸酯类和利尿剂等, 使得药物治疗的效果越来越差, 增加心力衰竭的治疗难度。本科2012年3月~2014年3月收治的70例老年顽固性心力衰竭患者, 通过常规祛除诱因控制感染, 纠正贫血, 强心利尿扩血管治疗不见好转, 辅助BiPAP呼吸机无创正压通气治疗后效果明显,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本科2012年3月~2014年3月收治的7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其中男45例, 女25例, 年龄均>70岁。均符合顽固性心力衰竭的诊断标准[1], 并符合心功能Ⅳ级。基础疾病包括:冠心病、高血压病、慢性心瓣膜病、心肌病、甲状腺功能亢进(甲亢)性心脏病等, 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接受无创正压通气[压力支持通气(PSV)+持续呼吸道正压通气(CPAP)] 治疗。

1. 2 方法 使用美国伟康公司生产的BiPAP呼吸机(选用 S/T呼吸模式)。通气参数:面罩供氧流量6~10 L/min, 呼吸机初始设定吸气压力(IPAP)5 cm H2O(1 cm H2O=0.098 kPa), 呼气压力(EPAP)为0, 根据患者耐受情况及血氧饱和度逐渐调节IPAP至12~20 cm H2O, 同时逐渐上调EPAP水平至4~6 cm H2O使血氧饱和度(SpO2)>90%。随时根据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上下调整上述参数, 病情好转后逐渐降低呼吸机参数及氧流量直至脱机。

1. 3 观察指标 采用多功能监护仪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检测患者RR、HR、pH、PaO2、SaO2变化情况。

1. 4 疗效判定标准[2] 显效:治疗 2 h 后, HR 95%;有效 :血氧饱和度、氧分压较前明显提高或接近正常, HR120次/min。显效和有效作为总有效。

1. 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P

2 结果

2. 1 70例患者行无创正压通气治疗后显效33例, 有效28例, 无效9例, 总有效率87.14%。

2. 2 治疗前后RR、HR 及血气分析变化情况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顽固性心力衰竭是指对原发病治疗和抗心力衰竭治疗如强心、利尿、扩血管等药物治疗效果差, 症状和体征仍持续存在的充血性心力衰竭, 70岁以上老年人中充血性心力衰竭(CHF)的发病率较60岁以下人群增高10倍, 已成为老年人致死致残的主要疾病[2]。该病治疗困难, 发病率高, 医疗资源消耗大, 因而探讨治疗老年顽固性心力衰竭的有效方法日益被临床所重视。近年来, 应用无创正压通气作为心力衰竭的辅助治疗倍受关注[3], 大量研究表明, 顽固性心力衰竭常出现严重的低氧血症, 部分老年患者合并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或长期卧床合并感染, 多会出现二氧化碳潴留, 无创正压通气通过改善患者的气体交换, 可使气道内和胸腔内压力增加, 减少静脉回心血量, 降低左心室前负荷, 提高血氧饱和度, 纠正严重缺氧, 降低二氧化碳潴留, 进而改善心功能, 又可通过吸气相正压增加肺泡内压, 防止肺泡或小气道萎陷, 增加功能残气量和有效的气体交换面积, 改善患者的呼吸功能[4]。CPAP+PSV通气模式为无创性, 易操作, 无痛苦, 顺从性好, 一般患者多数能耐受正压在6~10 cm H2O, 通过本组分析显示顽固性心力衰竭患者通过无创正压通气能迅速纠正低氧血症, 调整呼吸频率, 减慢心率, 提高患者血气各项指标, 证实其治疗顽固性心力衰竭疗效确切, 能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

参考文献

[1] 叶任高, 陆再英. 内科学. 第6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4:175.

[2] Cleland JG, Khand A, Clark A. The heart failure epidemic: exactly how big is it. Eur Heart J, 2001, 22(8):623-626.

[3] 黄纪昌, 钟南山. BiPAP呼吸机面罩式正压通气治疗急性左心衰临床价值.世界医疗器械, 1999(5):75-76.

[4] Carvalho AR, Spieth PM, Pelosi P, et al. Pressure support ventilation and biphasic positive airway pressure improve oxygenation by redistribution of pulmonary blood flow. Anesth Analg, 2009, 109(3): 856-865.

[收稿日期:2014-1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