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生物学健康教育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一、在生物教学中注重身体健康教育
在青年学生当中普遍存在着各种不良的生活习惯,这严重影响了个人的身体健康。针对这一情况,生物教师在教学中应当从四个方面入手:
(1)饮食健康如在讲述人体新陈代谢与营养物质相关内容时,侧重于强调各类营养物质如:糖类、脂肪、蛋白质等,对人体健康的影响;通过对物质、能量代谢过程的分析,向学生解释常见身体疾病如高、低血糖、肥胖脂肪肝等产生的原因,以及介绍部分食物搭配对人身体功能的影响。例如,在讲到“血糖的调节”时,和学生一起讨论糖尿病的症状以及饮食方面的注意事项等。通过健康教育,提高学生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的意识,注重食品安全,懂得保护个人身体健康。
(2)卫生习惯在疾病传播,免疫调节等课程内容的学习过程中,向学生强调个人以及环境卫生对身体健康所具有的重要意义。并提醒学生将所学的生物知识与生活实际相结合,在学习、生活中提高警惕,以免受消化、呼吸系统疾病、皮肤病等疾病的侵害。特别是在讲解HIV病毒时,告诉学生艾滋病传播的途径以及如何预防艾滋病等。
(3)体育锻炼在生物教学过程中,以生理学为论据,证明身体健康离不开一定的体育锻炼,习惯性的体育锻炼可有效地降低一些疾病如肥胖、脂肪肝等的发病率。又如通过了解ATP的合成与转化,以及能源物质在体内的储存与转化,加强健康教育,鼓励学生,多锻炼,增强身体各项机能,健康成长。
(4)不良嗜好通过介绍细胞癌变的相关知识,使学生意识到一些不良嗜好,如吸烟,酗酒以及生活中一些化学物质、食物都可以诱导细胞癌变,危害人的健康,促进学生保持良好的个人生活习惯。
(5)性教育在高中生物教材中有些内容,可以进行性教育的延伸:例如,涉及“人的生殖发育与细胞的关系”时,可以渗透有性生殖中的受精,着床,宫外孕等。既突破了教学知识点,也进行了性教育。
二、在生物教学中注重心理健康教育
在生物教学中,教师也应该重视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
(1)培养坚韧不拔、勇于创新的品质在生物的教学过程中,应注意介绍一些相关的科学家的科研历程,如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又如光合作用的发现历程等等,再结合科学家们的经典故事,如达尔文、孟德尔、罗伯特•虎克、施旺、沃森和克里克等,用他们的探索精神感染和鼓励学生,培养学生敢于尝试,勇于创新,永不气馁的科研素质。
(2)消除自卑心理建立自信在必修②遗传相关的内容讲授时,说明尽管人与人之间的起点略有差别,但一般差别不大,父母基因遗传对人的智力成长不是占绝对的主导地位,其还要受到环境的制约,人的可塑性强,人们应该不断地改变自己去适应环境,从而在竞争中脱颖而出。通过这些生物学知识,消除部分学生自卑心理,培养其敢于通过自己努力,成就自我的信心。
(3)调节情绪在学习生命活动调节相关内容时,向学生阐述激素分泌对个人情绪的影响。神经系统在甲状腺激素分泌时变得活跃,让你感到兴奋;人在发怒时将会引起肾上腺素分泌增多,这都将打破身体的平衡状态。藉此说明自我调节的重要性。培养学生学会调节、控制自己的情绪,使自己的心态更加平和、稳定,更有利于身体健康。
(4)降低压力轻松的学习环境,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有助于缓解各种压力。包括生物学科的教学过程中应该提倡随意性学习氛围,在课时进行时,辅以适当的小游戏、小故事等,不仅提升了其学习的兴趣,也使学生释放了压力,能够集中精力搞学习。
三、在生物教学中注重道德健康教育
社会的进步,国民素质的提高,不仅仅要求人的体质增强,它还要求公民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道德健康要求人们应该切实履行自己的社会义务,弃恶扬善,知荣辱,明是非,用社会道德约束自己的行为。进行道德教育,没有学科的界限。生物学科的教学,也应该积极地渗透道德教育。如在进行生长发育方面的授课时,通过给学生讲述创造、孕育、生产、养育的过程,让学生们感悟父母的艰辛与付出,让学生学会感恩父母,感恩社会,培养他们孝顺父母,服务社会的功德心。在学习植物生长,环境变化等内容时,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通过生物教学过程的德育,提高学生的道德水平,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也为国民素质提升打下基础。
结论
当代素质教育理念已经深入人心,它要求学生全方位地健康成长。生物教学成为学生接触和掌握一定的健康知识的途径。在生物教学中渗透健康教育,不仅有助于学生的身体健康,能帮助其预防疾病,而且可以帮助培养学生的健康心理和良好的精神状态。这些将为学生以后的学习、社会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础,也为提升国民素质做出一定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