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关于初中诗歌教学的探讨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关于初中诗歌教学的探讨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诗歌作为初中语文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教师的教学策略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而如何开展诗歌教学,如何发挥诗歌的教育功能,则成了广大语文教师所要解决的问题了。文章将就如何开展诗歌教学进行相关的探讨,以期达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关键词:初中语文 诗歌教学 情感表达 思想深度

诗歌,作为中国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文学史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唐诗的繁华更是让诗歌这一文体大放光彩,而直至今日,诗歌仍旧是文坛的一朵奇葩,也是中国文化的一个重要支流。也正是因为如此,即便是诗歌在当代文坛失去主流地位的背景下,中学课本依旧收入了大量的诗歌作品,为语文教学带来了无限的想象力和丰富的表现力。而关于诗歌的教学,也自然就成为教师教学策略的一个核心部分。笔者将在下文就诗歌教学的一些思路进行初步的探讨分析。

一、体验诗歌情感世界

诗歌,作为世界上最古老、最基本的文学形式之一,在人类文学史,乃至文明史上,所起到的最基本的作用之一,就是阐述心灵。没有情感的诗,不足以称为诗。情感的表达,灵魂的抒发是诗人作诗的主要出发点。从根本上看,诗歌的所有形式,即音节、声调和韵律等,都是为诗人的情感和思想抒发而服务的。由于诗歌的篇幅有限,因此也就决定了诗人必须要用凝练的语言、充沛的情感以及丰富的意象来高度集中地表现社会生活和人类精神世界。因此,初中语文教师在教学中,需要让学生从短小的诗句中,找到无限丰富的情感,能够走进诗人的情感世界,也才能够读懂诗歌本身的意义。正如陆机所言:“诗缘情而绮靡”,不从“情”字着手,就无以达到诗歌的内部世界。

事实上,把握诗歌的情感,是初中语文诗歌教学的基本目标,也是不可缺少的教学目标。因此,笔者认为,教师在教学中需要将“体验情感”作为学生读诗的首要任务。如,在《我爱这土地》中,艾青对祖国母亲的无限真情,是学生需要体验也必须要体验的,如果没有如此丰富和富有感染力的情感,那这首诗不过是苍白的语段,并无学习和欣赏的价值。而教师所要解决的是,如何让学生去体验这样的情感?笔者认为,主要有这两个途径:一是配乐朗诵。诗歌本身就是诗与歌的结合体,通过韵律来朗诵诗歌,才能进入诗歌的情感世界;二是渲染气氛。其实,诗歌的情感升华,需要一定的环境来烘托。因此,教师需要在课堂上制造出符合诗歌意境的教学环境,如,播放以抗战为题材的纪录片,让学生如身临其境,能够感受到祖国在炮火中的不幸,能够与艾青产生情感的共鸣。

二、走进诗人的思想世界

情感表达,是诗歌的一个重要层面,但是思想表达才是诗歌的核心要义。任何诗歌的创造,都是带有一定的思想因素的,而思想层次的高低也就决定了诗歌质量的高下。自古以来,诗歌都是作为诗人思想灵魂的集中体现。《毛诗 大序》载:“诗者,志之所在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因此,每一篇好的诗歌都是诗人“志之所在”,而要理解诗歌本身的内涵,自然就需要进入诗人的思想世界,唯此才能真正的把握诗歌的本质。

如,在《蒹葭》的教学中,如果我们不能深入到诗歌的内在世界,如果不能从诗人作诗言志的角度去思考,把诗中的“伊人”认定为情人、恋人,那么,这首诗也就仅仅是表现了诗人对美好爱情的执著追求和追求不得的惆怅心情。这显然不合春秋时期“微言大义”的时代背景,也不符合诗歌精神。事实上,我们从时代背景出发,从诗歌“志之所在也”的角度出发,就可以发现,诗人在诗歌内部还藏有更深的思想,或是对“贤人”的渴望,“伊人”即贤才,贤人隐居水滨,而人慕而思见之。或是对“周礼”的隐喻,如果逆周礼而治国,那就‘道阻且长’、‘且跻’、‘且右’,意思是走不通、治不好的。如果顺从周礼,那就‘宛在水中央’、‘水中坻’、‘水中’,意思是治国有希望。

由此可见,诗歌教学,需要进入思想层面,需要让学生从“言志”的角度去把握诗歌要义,这样才能达到诗歌教学的目标,才能让学生提高自身的诗歌修养和思想深度。

三、学会用诗表达自己

学习诗歌,是为了体验诗人的情感世界,是为了理解诗人的精神世界,但要想真正理解诗的本质,还需要自身的实践体会。尽管诗歌这一体裁在初中作文中,并不占主流地位,其成为中考作文的文体之一也是近年的事,但是,笔者认为在诗歌教学中,学习诗歌的形式,学会欣赏诗歌固然重要,但是能够学以致用,自己写诗,那也是十分重要的。因此,笔者主张在诗歌教学中,对学生进行诗歌写作训练。如,笔者就在《我爱这土地》的教学中,让学生模仿文本,以《土地》为题,写一首15行以上的诗歌,以此检验学生对诗歌形式和节奏的把握能力,也借此来训练学生情感表达的能力,让学生掌握诗歌的思想表达方式,在诗歌中找到真实的自我。

四、结语

总而言之,诗歌作为最精练的一种文学形式,是人们表达情感和思想的重要渠道。初中学生处于青春期,情感丰富,思维发散,诗歌正契合了学生的这种心理特性,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该让学生全面地掌握诗歌的表达形式和表达方式,并能够运用诗歌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

参考文献:

1.刘金冬.诗歌的伦理责任与时代承担问题[J].南都学坛.2007年01期.

2.张大为.诗歌道德承担的四个层次[J].南都学坛.2007年01期.

3.林喜杰.把感悟诗歌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读写一体的初中诗歌教学范式[J].语文建设.2008年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