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研究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研究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随着信息全球化浪潮的出现,网络正以惊人的速度改变着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工作与思维方式。网络的出现和发展对中国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并提出了新的要求。从“两课”理论教育与网络环境营造相结合,开展网络德育的个性化服务与网络阵地建设相结合,大学生自我教育与学校、家庭、社会教育相结合,政工队伍建设与网络监控管理相结合、传统优秀文化与现代文明相结合,注重人文关怀与培养社会责任意识相结合等六个方面探索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0)16-0262-02

网络技术以其丰富的知识资源、便捷的传播方式、及时的参与性,为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带来了新的机遇。然而,网络的虚拟化使得大学生的人际交往有异化倾向,有悖于法律和道德的行为和言论在虚拟世界变得可能。“网络‘好比是一把双刃剑’,既给教育创新带来了机遇,也带来了挑战。”提高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渗透性,已是势在必行。为此,笔者认为需要做好以下六方面的结合工作。

一、“两课”理论教育与网络生活环境营造相结合

面对数字化信息化的挑战,最根本的是要利用“两课”阵地,通过教育提高大学生的素质。一要提高其思想政治素质,使其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二要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培养大学生健全的人格和高尚的情操;三要提高大学生的法治意识,使其自觉地遵守信息网络法律法规;四要注重文化素质的培养,在交往中“超越自然状态,追求个性自由、个性解放,追求个人的完善,重视终极关怀,探求超越现实的理想世界与理想人格。”

当然,单凭理论教育进行网络德育是不够的,还应以受教育者的兴趣和需要为切入点开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营造活泼、文明、安全、健康的网络生活环境。善于运用网络的优越性,设计图文并存、声色并茂、丰富多彩的德育栏目;创设跨时空的交流互动平台,实现心灵的沟通。学校还应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网络活动,如网页设计大赛、网络知识竞赛,使大学生潜移默化的受到网络道德教育。

二、开展网络德育的个性化服务与网络阵地建设相结合

“网络教育的开放性、交互性、隐匿性和能动性等特点,决定了网络教育的优势很大程度上在于个性化服务。”因此,学校一方面要开展网络德育的个性化服务,主要是指对网上求助者提供咨询类的帮助。例如,为学生提供有关就业、考研、留学方面的信息,为学生进行在线心理咨询,为学生提供网上课程甚至一些健康的益智游戏,使学生在享受服务的同时受到教育,在教育中提高自己的综合能力。做到想大学生之所想,急大学生之所急,把工作做到他们的心坎上。

另一方面要切实把校园网站作为思想政治工作有效的途径和平台,占领网络新阵地。大学生进入不健康网站,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符合大学生特点和爱好的网站的缺乏,因此,要建立一批高质量、有特色、能够吸引大学生的网站和网上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搭建党的创新理论宣传的主阵地,使大学生在校园网上汲取更多的营养。

三、大学生自我教育与学校、家庭、社会教育相结合

只有大学生自身、学校、家庭和社会形成四位一体的合力,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才能起到真正的育人目的。首先,我们要看到,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是大学生,所以大学生要进行自我教育,通过内省以提高自身素质。要清醒的认识到网络的两面性,在利用网络汲取知识的同时,自觉地杜绝不良信息的影响,使自己健康地成长和发展。

同时,学校、家庭和社会“三驾马车”要协调配合形成三方合力,这是网络德育取得实效的保障。家人对子女的在校情况的充分了解,有利于协助校方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网络也保证了学校和社会的及时沟通,促进了社会和学校的联系,因此,学校德育工作应根据社会的不断变化而调整,以适应学生的需要和社会的发展。

四、政工队伍建设与网络监控管理相结合

政工队伍建设与网络监管是相辅相成的,高素质的政工队伍有利于提高网络监控管理的效率,网络监控管理力度的提高也需要高素质的政工队伍,两者有机结合才能营造健康、积极、文明的网络环境。

1.学校要积极介入网络,建立一支融思想政治工作和网络技术于一身的新型网上德育教育队伍。德育工作者除具备必需的政治思想素质、专业知识外,还要有高度的责任心、良好的信息收集能力、敏锐的信息意识和崇高的信息道德。应注意从网络上搜集信息,了解学生思想动态,掌握第一手资料,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

2.加大网络监管力度。一要建立网络监控系统,加大网络监管力度;二要加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法制化建设,加强网络立法和执法力度。同时,网络管理部门还应依法监控网络信息,开辟网络法规教育网站,建立检查制度,建立网络德育保障体系。

五、传统优秀文化与现代优秀文化相结合

在民族文化的根基上,建构大学生主体性道德人格,是增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_出发点。高校德育理念强调以人为本,重视学生主体的发展,强调学生的自省与自我构建,而中国传统文化恰恰强调“自我内省”,如孔子的“见贤思齐焉”、曾参的“吾日三省吾身”等,这些都有利于培养学生“理性自觉”的独立人格。因此,网络德育应立足传统文化,而不能“拒斥”传统德育。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网络使世界成为地球村,文化也里多元化,各种思想充斥着网络。因此,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应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与文化多样性有机统一起来。使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自觉抵制不良思想的影响。

六、注重人文关怀与培养社会责任意识相结合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中更要重视人文关怀,因此要坚持以大学生为本,培养人文关怀的“数字化情节”。在科技发展的任何时代,“高技术、高人文”应该是人们追求的理想目标。我们应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帮助大学生明确现实世界和虚拟世界的相互关系,在虚拟和现实之间保持一种必要的张力。倡导人与人及数字与人的“亲近”方式,对大学生进行网上心理健康教育,帮助解决大学生因迷恋网络而带来的种种问题,培养大学生健全的人格。

同时,我们也要培养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使大学生形成一种新的价值导向体系。人类社会发展的每一次划时代的历史转折,都要有一种新的价值体系作为其精神基础和价值支撑,那么,要造就出能够适应和推动当代数字化技术发展的新型的全面发展的“创造着的人”,就需要树立科学的未来观、对全人类的命运负责的具有全新历史内涵的人类观以及追求人的全面发展的发展观。

参考文献:

[1]丁俊杰.网络传播与现代教育[M].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1:314.

[2]李 振.奚建武,信息化进程的前沿探索[J].探索与争鸣,2003,(2):35.

[3]焦文铭.试论高校网络思想政治工作者的角色[J].广西高教研究,2002,(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