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让生活拨动学生学习化学的心弦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让生活拨动学生学习化学的心弦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笔者从化学教学“生活化”的亲身实践中感悟到“联系生活,培养与生活相关的化学素养;走进生活,解决与化学相关的生活问题”的互动型教学模式,是优化化学教学的良好途径。

【关键词】化学教学 与生活相关的化学素养 与化学相关的生活问题

“生活即教育 ”是陶行知先生对教育本质的诠释,也是他对生活本质的领悟。他强调 “给生活以教育,用生活来教育,为生活向前向上的需要而教育。”如何形成“联系生活,培养与生活相关的化学素养;走进生活,解决与化学相关的生活问题”的互动型教学模式呢?下面就结合自身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一些做法:

一、联系生活,培养学生“与生活相关的化学素养”

1、捕捉生活现象,引入化学问题

Michiori Oki(1994)认为:“化学素养是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和有用的化学知识。”化学教学应尽可能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化学、处处用化学。化学新教材内容的设计也尽量贴近了生活实际,一张纸,一根蜡烛都成了学生自己的研究学习对象。因此,在设计教学内容时,教师要有意识地捕捉适宜的生活现象引入新知,进而可以提炼出其中的化学问题。例如,我国古代一些书法家、画家用墨书写或绘制的字画能够保存很长时间而不变色;出土的金属文物中,金银制品光亮如新,铜制品略带锈迹,而铁器锈迹斑斑。这些奇妙的现象激起学生的好奇心后,就能促使他们去学习掌握碳单质的性质,金属与氧气的反应,以及铝和氮气的性质。由于有了跟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联系的导入,使学生感到化学并不神秘,化学就在身边,增强了他们学习化学的自信心,从而主动参与学习和探究。

2、创设生活情境,感受化学问题

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学成功的艺术就在于使学生对你所教的东西感到有趣!”在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可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兴趣,好的问题情境还能起到承上启下,使学生有准备、有目的的进入新课的学习。

2.1利用学生生活经验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习欲望

著名心理学家维果茨基认为,学生的发展有两种水平:第一种是现有的发展水平,表现为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独立完成任务;第二种是潜在发展水平,表现为学生不能自行完成任务,需要教师的帮助。两种水平之间的“区域”叫“最新发展区”。从学生的现有知识基础、能力水平、认知规律出发, 确定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提出的问题宜在学生的基础性学学习能力与创造性学习能力之间。

如笔者在第七单元课题1“燃烧的条件”教学时,创设了下述情境作为引入:“同学们,俗语说水火不容,到底水火能相容吗?让我们来见识一下。” 进行如下实验:将白磷放在热水中,并通入氧气。学生观察到白磷竟然在水中燃烧起来时,发出“哇”的惊奇声,急于知道这是为什么?接着再进行对比实验:将白磷放入冰水中,通入氧气,观察现象;将白磷放入热水中,不通入氧气,观察现象。最后让学生讨论小结:物质燃烧的条件。上述创设使学生在认知上产生矛盾和冲突的问题情境,利用了学生的生活常识,激发了学生求知的心理状态,产生学习的迫切需要。

2.2通过社会热点创设问题情境,增强学习主动性

教育家叶圣陶说过:“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予,而在相机诱导。”运用社会热点创设情境,能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对学生进行关心社会的教育,还能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元认知,引发学生广泛的联想和想象,引发学生的情感体验,有利于学生从真实的环境中获取信息,提出问题,主动建构知识。

如:苏丹红事件、瘦肉精事件、三聚氰胺奶粉、地沟油事件、荧光蘑菇事件等食品安全问题层出不穷。以这些社会热点作为问题情境,不仅能够紧跟时代的步伐,还能增强化学学科的时代感和责任感。

3、参与实践活动,认识化学问题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也是学生学习的重要环节。只有让学生充分进行生活实践,才能使学生真正明白所学知识的价值。例如,在厨房环境下设计一简单实验区别食盐和纯碱或白酒和白醋这两组调味品、设计实验探究石墨的导电性、探究三种纤维(棉纤维、羊毛纤维、腈纶)的简单鉴别方法、体验石墨烯发现的过程等探究活动,培养了学生实验操作能力、表达与交流的能力、处理信息并得出结论的能力。

二、走进生活,解决“与化学相关的生活问题”

为了实现新课程的基本理念,必须让学生跳出教材到实践与社会中去感悟生活,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让学生获得丰富的现实生活经验,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1、用化学知识辨别生活现象的真伪

现实生活中常出现骗子行骗,我们要用化学知识教学生揭穿这些骗术,辨别真伪,揭示真象。例如:“药金”又称为“愚人金”,主要成分是黄铜(铜、锌合金),其外观和黄金极为相似,有些不法分子常以黄铜冒充黄金进行诈骗。破解之法:将戒指放入稀盐酸中,有气泡产生的是假戒指,没有现象的是真戒指;或将其放在酒精灯上灼烧,变黑的是假戒指,不变的是真戒指。生活中许多骗术都可以通过化学知识来解释,防止封建迷信思想的滋生。

2、用化学知识解释生活现象

用化学知识解释生产生活中能量、资源、环境、卫生、安全、人体健康等问题,使学生关注社会、环境、健康、珍爱生命的情感得到升华。例如:绿叶菜越炒越黄?原因是叶绿素在植物体内,原本与蛋白质稳定地结合在一起,但菜下锅后,蛋白质受热凝结,叶绿素就游离出来了。亦可以用Fe2+与 Fe3+的相互转化解释苹果汁变色:榨汁机榨出的苹果汁,短时间显浅绿色,放置后变成黄色,加入维生素C药片,搅拌溶解,很快又变为原色。

3、用化学知识解决生活的实际问题

化学教学不仅要从学生的生活中提出化学问题,还必须结合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化学知识和化学的思维方式去看待分析与解决,从而使学生体验到化学的价值。通过分析化学实际问题,合理迁移所学的化学知识,达到融会贯通的目的。例如,教学“燃料与热量”时,可从学生对三大可燃性气体的认知出发,就新能源问题展开联想,并提出问题“假如你是一位能源专家,你如何解决能源危机呢?”这样的设计,充分让学生感受到了他们所学的化学就在他们身边,体现了化学与自然与人类社会的密切联系,又突出了化学的人文价值。

总之,教学中要运用各种方式与策略,让学生把通过各种方式获得的知识联系起来,打下广泛迁移的化学知识基础,进而形成创造性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热爱科学的情感,克服困难的意志,尤其是培养参与知识经济时代激烈竞争所需的科学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