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从“渗透、触发、体验”入手 活化品德课程资源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从“渗透、触发、体验”入手 活化品德课程资源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随着课改的不断深入,以回归生活为基本理念的品德课程已成了最受学生喜爱的课程之一。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常常会有这种困惑:精心准备了教案,课前也组织学生搜集了相关资料,但一节课下来,总感觉还缺少点什么。原来,一节好的课,除了教学目标的合理定位、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之外,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也是重要的因素。笔者从“渗透触发体验入手,谈谈活化品德课程资源的做法。

一、寻找渗透点,唤起情感共鸣

品德教育的最终目的是教学生成为一个有良好道德品质、良好心理品质、良好法律素质的人。人的良好素质的形成离不开对生活的认识,可以说,缺乏生活经验感悟的品德教育是空洞的、乏味的。由于儿童年龄、生活历的差异,认知水平也有所不同。教学中,精选符合儿童成长需要的渗透点,唤起儿童情感共鸣,是品德教学回归生活的有效途径。

1. 精选正面素材,感悟美好品德。

积极愉快的生活是儿童生活的主旋律。一到二年级的儿童模仿能力强,但认知水平和发展水平有限,碰到一些小问题或小困难时,会因缺乏分析判断能力而不知所措。这时,教材的选择应以正面素材为主,把美好的生活场景引入品德课堂,让生活立意于品德,让品德渗透进生活。如执教北师大版二年级《诚实的孩子人人夸》一课时,课前,可以组织学生对生活中诚实孩子的故事进行采访。一方面,可以培养学生的活动能力,另一方面,身边同学记录下来的素材可以增加认同感和信任感。上课时,可以针对一个话题开展讨论。如大队部发出“寻物启事”,可以组织讨论:“假如你是失主,你此刻是怎样的心情?你希望拾到的人怎么做?”“假如你捡到他人丢失的东西你会怎么做?你这样做,失主可能会有什么样的心情?”讨论过后,组织学生观看课前录制好的采访视频,看看大家对拾金不昧的孩子的夸奖,进而拓展到生活中诚实的孩子人人夸的其他事例,让学生感悟帮助他人、替他人着想带来的快乐。让正面形象慢慢滋润学生的心田,有利于学生形成阳光、进取的心理品质,为形成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打下良好基础。

2. 采集正反资源,学习辩证思维。

儿童进入高年级以后,思维的独立性、自主性增强了,思维的批判性也有所发展。这个年龄阶段的品德教育如果只是一味展示生活中美好的一面,忽视社会现实存在的问题,学生的心中就会产生很多困惑:为什么课堂上学的跟现实不一样?为什么老师讲的道理在生活中有很多人没有做到?此时,应正反事例相结合,从学生生活实际或当下的热点难点问题出发,采集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道德性提高的资源,培养学生辩证看待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例如,同样是诚信的话题,执教北师大版六年级《品格的试金石》一课时,应将生活中的正反事例结合,通过创设情境、辩论、案例分析等,让学生明白守信与失信给自己和他人带来的不同影响,引导学生从小事做起,说真话、实话,干实事,为诚信注入新的内涵,唤醒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提高学生对社会、对生活的思辨能力。

二、捕捉触发点,调动积极情感

学生学习品德的正能量怎么来?笔者认为,有效的激励是关键。因此,优化的教学资源必须要能触动学生的心灵,这样才能彰显教学的活力。

1. 寻找榜样,示范引领。

激励对于发挥人的潜能是至关重要的。笔者认为,榜样的示范和引领可以使教材中抽象的道理和图片化的人物鲜活起来。生活中与学生亲密接触的家长、老师,特别是同龄孩子中的典型,最能引起学生的关注,起到良好的激励效果。这就需要教师保持一颗童心,俯下身子观察学生,及时捕捉学生闪光的瞬间加以表扬,引导他们从具体的行为中学习体会榜样的道德精神及道德观念。同时,也要让学生认识到,榜样也是人,也有不少需要改进的地方,从而培养学生的道德判断能力。如教学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我们健康成长”时,可以开展寻找“校园之星”活动。同时,让学生当“星探”,写下“得星”理由,把相关星星送给自己认为值得拥有的人,并给这些“星”级人物挑挑“刺”,懂得“明星”也和其他人一样,有需要努力的地方。这样的榜样有血有肉,学生不会觉得遥不可及。只有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引领学生在富有时代性、充满生活气息的品德教学资源中体验、思辨、感悟,良好品德的种子才能在学生的心中生根发芽。

2. 捕捉细节,以小见大。

教育的本质是实践,它来源于具体的生活,学生品德的养成也应在生活实践中进行。因此,教学资源的选择应指向具有教育意义的平凡生活,指向身边可亲可敬的人,使品德教学真正走进学生的内心。如执教《为平凡感动》一课时,要思考什么人、什么事能让学生感动。《寻找最美孝心少年活动》《感动中国》等节目,学生观看后虽然感动得热泪盈眶,但要他们说说身边让他们感动的人和事时,却因找不到切入点而无从说起。这时,教师就要从身边平凡的人物入手,引导学生观察天天在他们身边出现的身影。如,冒着寒风、顶着烈日维持校园周边道路秩序的家长义工(有的就是他自己或者同班同学的爸爸、妈妈),每天认真分发点心、按时完成作业、主动捡起地上垃圾的同学,等等。引导学生分析这些人身上的闪光点,从这些人不经意间的一个动作发现感动点并产生真实感受,从而引导学生在平凡朴素的生活细节中明了自己应尽的责任。

三、把握体验点,落实道德认知

社会在发展,时代在变化,培养适应时展需要的良好品质是品德教育不可忽视的目标之一。品德课堂特别注重根据学生的现实需要纳入新的知识,将学生的生活主题、人们共同关注的社会问题纳入课程内容,帮助学生在体验、探究等活动中分析问题,以培养学生的分析和决策能力。所以,在选择教学资源时,还应结合社会现实,把握好体验点,才能更好地落实道德认知。例如,课前几分钟可以是班级时事新闻播报时间,让学生用“童眼”看世界,用简练的几句话说说热点新闻,并加上自己的点评,班级小记者、小摄影师及时将关注的重要事件以图文并茂的方式展示出来。又如,结合节假日各主要景点人多拥挤的现象,以及由此所带来的交通、卫生状况等问题,让学生从游客、清洁工人、城市小主人等不同角度来探讨产生这些现象的原因,并提出合理性的建议,同时参与志愿者服务。久而久之,学生就能以科学的态度看待问题,形成“大事我知道,热点我评议,小事我做起,探索无穷尽”的学习风气。

品德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是多角度的,但不管从哪个点入手,都应该围绕教学目标来设定和进行,这样才能真正提高课堂教学实效,让学生更好地成长。

(作者单位:福建省厦门市思明区第二实验小学 责任编辑:庄严 黄晓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