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台湾科技业外患深重业者被逼再喊“联日抗韩”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面板产业和DRAM产业是我国台湾地区科技业的优势产业,但在全球市场面临着韩国对手的步步紧逼。无论从战略布局还是应对竞争的角度讲,台湾地区科技业者都需要借助外部的力量
作为中国台湾地区科技产业的代表,面板产业和内存芯片产业各自有本难念的经,也各自在摸索对策。
2010年12月28日,有台湾地区科技业诺贝尔奖之称的“潘文渊奖”第四度颁奖,宏集团创始人施振荣成为本届得主之一。
领奖后,施振荣谈起对于台湾地区科技业“联日抗韩”的看法,称这是“上上策”。他指出,无论是联合日本,还是联合美国,台湾地区科技产业终究要想出自己的办法,走出自己的路。施振荣认为,台湾地区跟韩国的企业性质大相径庭,韩国企业大多属于“一间公司倒闭,国家就完蛋了”的垄断型企业,台湾地区却有很多中小企业支撑,因此台湾地区市场虽然小,若能放眼华人市场,将是赢家。
台湾地区科技业对于“联日抗韩”并不陌生,七八年前,面板业者就提出了这一观点。时任华映董事长林镇弘认为,液晶电视领域是未来最重要的发展方向,从全球竞争中胜出的关键是品牌营销和技术,而拥有这两方面优势的只有日本厂商。台湾地区厂商在这两方面很难与日本厂商竞争,所以需要与之合作。
从2001年起,原奇美公司与日本富士通公司开始扩大在面板制造生产方面的合作。2002年,瀚宇彩晶获得日立的技术授权许可,生产LCD面板。2003年年初,友达光电又与富士通及富士通显示技术公司签署有关液晶显示器领域的商业及投资协议备忘录,涉及友达光电将取得部分富士通显示技术公司股权,及未来在研发、技术、产能、业务方面合作。
时过境迁,“联日抗韩”在眼下具有更强烈的迫切性。
面板要抗韩
近年来,韩国和台湾地区厂商的液晶面板出货量已经远远超过日本厂商,占据了90%以上的市场份额,“三足鼎立”的竞争格局俨然变成了“二虎相斗”。
其中,韩系厂商表现甚为惊人,韩国市场调研公司Displaybank的数据显示,2010年10月,以三星、LG Display为代表的韩系面板厂商,在全球液晶面板市场的份额提升至53.9%,再创新高。
2011年,三星和LG Display还将继续扩大产能,降低成本,并积极推动销售,以强化市场主导权。据韩国相关业者预测,三星LCD事业部和LG Display 2011年营收将分别达到35兆韩元及26.8兆韩元。
在内地投资建厂一事上,韩系厂商也是捷足先登,更成为首批赢家。去年年底,内地高世代液晶面板线“5选2”最终审批结果正式揭晓,苏州三星7.5代线、广州LG Display 8代线两个项目获批,成都富士康、南京中电熊猫夏普和合肥京东方三个项目暂未获批。
对于自己的出局,台系面板业者认为是台湾地区当局的政策阻碍其“登陆”步伐。在业者强烈呼吁下,台湾地区当局正逐渐改变技术封锁的做法,继2010年春天开放面板业赴内地投资建厂后,眼下正在评估开放面板业在内地参股的政策。
韩台两系面板业的竞争不只是发生在市场上。2010年12月9日,欧盟公平竞争委员会裁定,由于在2001年至2006年间实施价格操纵,处以新奇美、友达、中华映管、瀚宇彩晶以及LG Display合计6.49亿欧元罚款。其中,新奇美被罚款3亿欧元,友达、中华映管和瀚宇彩晶分别被罚1.168亿欧元、900万欧元和810万欧元。这给台湾液晶产业界造成严重打击。
对于欧盟的判罚结果,台系面板业者积极抗辩,提出判罚太过严厉。新奇美所属鸿海集团的掌门人郭台铭表示,领导当时价格操纵行为的是三星和LG Display,台湾地区的几家厂商只不过是同他们合作,但最终却受罚最重,欧盟处罚有失公平。
眼见对手凶猛,台系面板业者被迫抓紧战略布局。2010年12月末,有日本媒体报道称,鸿海计划以1000亿日元收购日立显示器过半股权。台湾地区有业内观点指出,新奇美早在2010年7月即与日立签署液晶面板广视角技术IPS合作协定,若鸿海此次成功收购日立显示器股权,新奇美可望成为全球中小尺寸液晶面板第一大厂,从而使得鸿海在各规格面板领域的实力均不容小觑。这不但有助于保障富士康对代工客户的供货,还可以起到“联日抗韩”的效果。
有数据显示,2010年11月,台湾地区大尺寸面板销售量为6140万片,环比增长9%,并一举刷新单月销量最高纪录。以往,台湾地区面板业销售高峰往往出现在每年的9月或10月,这是第一次在11月出现。当地产业分析人士认为,促成这一结果有两个主要原因,一是假期促销后,下游企业更有信心回补库存;二是平板电脑等新型产品的出现刺激了需求增长。
友达执行副总彭双浪近期表示,市场将因为产品尺寸变大、3D电视、平板电脑等新需求增多而愈加活跃,2011年面板产业的整体形势将会比2010年更好。
DRAM产业面临崩盘危机
与面板产业相似,台湾地区的DRAM产业也面临与韩国同行的激烈竞争,三星的市占率已突破40%。不同的是,台湾地区的DRAM产业却正整体陷入低迷。每颗1GB DDR3芯片报价从2010年年初的3美元跌到年底的0.8美元,跌幅高达70%。这使得台湾地区的整个产业面临崩盘危机。
上一次DRAM产业崩盘,美国、日本、韩国和中国台湾地区的厂商都靠着辛苦支撑过关;这次,台湾地区业者由于技术差距、财务结构等原因,面临的状况更加严峻。
据台湾媒体称,力晶因无力偿还积欠瑞晶的大约20亿元新台币,后者在2010年的最后一天决定暂停给力晶交货。资金压力下,力晶和另一家DRAM厂茂德均转向银行寻求援助,申请延长还贷时间。
在此背景下,曾经的中国台湾地区与日本DRAM产业“4合1”的大整合话题又被提起。日本媒体报道称,尔必达社长坂本幸雄将于今年年初访台,洽谈在台湾地区成立控股公司,将力晶、茂德和瑞晶三家台企与尔必达大整合的细节。据称,坂本幸雄希望最快在第一季底之前将新公司架构谈成。分析人为,若整合能够成功,新公司的市占率将逼近韩国海力士,有望挤下后者成为全球第二大DRAM厂。但台湾地区相关业者均表示没有听闻此事。
瑞晶是力晶与尔必达的合资公司,初期两家公司各持股50%,目前尔必达持股69%。市场上之前出现过必达可能收购力晶与茂德的传言。
尔必达对整合台湾厂商抱有极大热情。坂本幸雄在去年秋季时曾表示,尽管谈判尚未开始,但尔必达希望获得力晶、茂德以及华邦20%至30%的股份,而且对与南亚科技和华亚科技等台企联合也持开放态度。“台湾厂商几乎不可能依靠自己的力量生存。如果不采取一些措施,我们也很难生存。我们没有规模优势。”他如此说。
市场研究机构iSuppli的数据显示,借助瑞晶,尔必达2009年的市场份额达到了约17%,但这仅为三星的一半。
有台湾地区业者在去年年底预计,岛内各DRAM厂商的2010年第四季财报难免泛绿,不但南亚科技、华亚科技和茂德将持续亏损,力晶也将由盈转亏,仅瑞晶可勉强打平或小赚。在今年1月DRAM合约价仍有下跌压力,现货价短期内也不会明显反弹,2011年第一季,台系内存厂商亏损悲歌难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