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那株柳,撑立在孩子们心中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那株柳,撑立在孩子们心中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青海高原一株柳》是当代作家实写的一篇散文,词句恢弘华丽,气势磅礴,恰当的比喻、合理的想象,使事物特征的描写更具感染力和震撼力。文本中的每一个字词都有着独特的内涵,都可以作为一个重点去细细琢磨,都可以敲击出别样的理解。对于这样深奥的课文,董敏华老师在执教时巧妙重组教材,删繁就简,把对青海高原一株柳精神实质的感悟和解读,以及由此阐发的人生哲理,作为本课教学的重点,通过“一唱多叹的循环反复,重点词句的经典品读,一‘?’一‘!’的对比凸现,文本表达的方法感悟”,让青海高原那株柳巍巍然地撑立在孩子们心中

一、 一唱多叹,在反复中咏唱生命的旋律

叶圣陶先生曾经说:“看整篇课文,要看明白作者的思路。思想是有一条路的,一句一句,一段一段,都是有路的,这条路,好文章的作者是决不乱走的。”如果把课文视作一个圆球,是球就必定有球心,有了“球心”,课文这一“球体”必定会对它保持向心力。“神奇”就是本篇课文“球心”,抓住它就使全文神聚了。课堂上,董老师始终紧扣“神奇”两字,以“神奇”为切入口,和学生一起走进文本,研读文本。

1. 一读柳树,感悟其高大,从形象层面上体会其神奇。这是一个复习的环节。教者引导学生说说通过上节课的学习,知道这是一株怎样的柳树?学生一齐有感情地朗读第5自然段。柳树的外形撑立在孩子们面前。

2. 二读柳树,体会其生长环境的恶劣,感受其生存之艰难。这个环节中,教者通过找出描写青海高原的词语,对于重点词组进行想象画面的朗读,恰当地补充有关青海高原的材料以及描写边塞的诗句,尤其是边塞诗句在凄冷的背景音乐上的烘托恰到好处。

3. 三读柳树,走进柳树的生长历程,体会柳树的顽强,从精神层面体会柳树的神奇。这个环节,教者引导学生咬文嚼字,含英咀华,配上风雪雷电的音响,文字、声响、想象的画面糅合在一起,帮助学生进一步走进了柳树。

4. 四读柳树,感悟人生真谛,在人生启迪层面上体会神奇。最后,教者引导学生朗读第9自然段,从“九十九”“一”两个数字中感悟到了人生的真谛。整节课围绕“神奇”一唱多叹,由表及里,步步深入,最后,那株“神奇的柳树”深深地撑立于学生的心中。

如果说,“神奇”是这课的“球心”,是一条明线,那作者的情感就是蕴藏在文字中一条暗线。如何体悟到作者的浓浓的情呢?老师紧紧抓住孩子们的情感,让他们入境悟情,体察文字的灵魂。第一次回归“这是一株神奇的柳树,神奇到令我望而生畏的柳树,它伫立在青海高原上”。这句话是在刚接触这棵柳树的时候,学生读这个句子时情感上是空白的,他们所看到的仅仅是文字表面所传达的信息;在了解了柳树生长环境的恶劣之后,老师又一次引导学生读这个句子,这个时候学生基本能初步感悟这棵柳树身上具有的精神;学习了这株柳树不平凡的生长过程后,再读这个句子,此时学生的情感已经相当丰富,对这棵柳树所表现出来的精神已能意会言传;等到将家乡灞河的柳树和这株柳树一比较,学生第四次回读这句话的时候,这株青海高原上的柳树,已经从文字的柳树转化成了一棵有生命有温度的树了。一次次读,一次次悟, 一步一步地提升情感。 这样的学习,让学生明白了语文学习的过程就是生活的过程,情感经历的过程,生命成长的过程。

二、 咬文嚼字,在品读中奏响生命的乐章

《课标》指出,“要让学生在朗读中通过品味语言,体会作者及其作品中的情感态度,学习用恰当的语气语调朗读,表现自己对作者及其作品情感态度的理解”。这节课上,董老师对于词语的理解、体会、揣摩可谓独具匠心:

1. 一串词组的品读。在学生找出描写青海高原的词语后,老师整理成四行词串:

广袤无垠、青草覆盖的原野

寸草不生、青石嶙峋的山峰

深邃的蓝天、凝滞的云团

铁铸一样的青山、赭红色的原地

老师指导学生一边读一边想象画面,从而读出了词语的意境―青海高原的悲壮、苍凉呈现在学生的面前。这既是教给学生读词语的方法,读书的方法,更是为柳树的生存、生长感到不可思议,的确是“神奇”啊!

2. 一个“熬”字的咀嚼。这个“熬”字是这株柳树顽强意志,不屈精神的集中体现。教者在这个“熬”字上重锤敲打。先是出示了“熬”的象形字,从字面上理解意思,然后,适度补充青海高原干旱与寒冷的资料,播放“风雪雷击”的音响,在此基础上,让学生选择“寒风刺骨,大雪纷飞;雷声轰隆,闪电霹雳;烈日炙烤,大地干裂……”中的一种情景写一两句话,从而让学生感受到这株柳是怎样经受住恶劣气候的煎熬的。这时“敬畏、感动、震撼……”等情感不由自主地在学生心中升腾而起!

在这样的咬文嚼字中,我们哪里还只是在看这株树,我们不正是在敬畏着有这样的生命经历的人吗?在敬畏着这样的人的生命历程吗?

如果以这样的方式进入文章的学习,孩子们与老师一起读着树,想着人,那我们的课文不就是达到了“语言与精神的同构共生了”吗?

3. 一个“哦”字的体悟。课文中,有个语气词“哦”蕴含了作者丰富的情感。教者独具慧眼,前后两次理解体悟。第一次,当作者看到在这苍茫荒凉的青海高原居然巍巍然撑立着这样一株柳树,不由得“哦”了一声,这个“哦”包含着作者怎样的心情?此时,学生读出了“惊讶”、“惊奇”、“疑惑”、“怀疑”。带着这样的心情,读好“哦,青海高原一株柳”。当学生跟着作者走进了那株柳树,静静地伫立在青海高原,面对着这株柳树又是怎样的心情呢?带着这样的感情再读“哦,青海高原一株柳”,如果前面学生对那株柳树还有点怀疑,现在已经真正明白了。正是青海高原这样的环境造就了这样的树,让它经历千难万险,千锤百炼,成为了今天一方独立的壮观的风景。那“哦”包含的就是“敬佩,赞美,歌颂”。老师在课文题目后加上的那个醒目的“!”,凝聚了师生对那株柳最最深厚的敬意!一个看似简简单单的语气词,两次巧妙地体悟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这就是语言的力量,这就是咀嚼的效果,这就是真正的语文教学!

三、 比较体会,在感悟中开启生命的心门

学语文,要有强烈的语文意识,要用语文的眼睛看问题,用语文的耳朵听声音,用语文的心感受语文。特级教师薛法根曾指出:“旨在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语文课,不能只重内容而轻视甚至忽略形式。写什么是知识的教学,而怎么写则是发展学生语言素养的。”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应当“形式”和“内容”并举。也就是既关注“写什么”,更关注“怎么写”。俗话说:“写什么”人人看得见,“怎么写”和“为什么要这么写”对于大多人来说却是个秘密。而这种形式的教学,却能让大多数的学生都看到了这个秘密。正所谓“看了开眼界,悟了才出境界”。从某种意义上讲,这一“看”和一“悟”的过程,也应该说是一次很有意义的读写结合的尝试吧。所以,在这样的教学过程里,学生收获的不再是只言片语的零碎的知识技能或方法态度价值观,而是形成了一个言与意的“生态系统”。这个系统既有人文性,又有工具性,更具语文性。

这节课上,董老师就是站在儿童的立场,为着儿童的成长,从学习语文的高度这样设计:

1. 在青海高原上,令作者眼前一亮的是这株柳,作者明明要写的也是这株柳树,为什么花这么多笔墨来青海高原的苍茫荒凉环境呢?这样是不是有点喧宾夺主?学生通过阅读,明白了这千年的荒芜和独立的壮观形成了鲜明对比,衬托了那株柳树生长的不易。

2. 在学生走进了柳树,体会到柳树的顽强精神之后,教者又这样设计:照理,文章到此完全可以结束,为什么作者还要写家乡灞河的柳树呢?读读第8自然段,与青海高原的柳树比一比,想想为什么。原来这样对比着写,又一次突出了家乡柳树的神奇。在此基础上对比朗读:

家乡柳―这是一株柳,一株在平原、在水边极其平常的柳树。

高原柳―这是一株神奇的柳树,神奇到令我望而生畏的柳树,它伫立在青海高原上。

就这样,阅读、比较、体会,学生懵懂的心门打开了:原来这是作者写作的高明之处。课后,教师设计了这样的练习:用对比、衬托、想象、借物喻人的方法描写你喜爱的一种植物。

3. 本文作者对于柳树的生存、生长进行了大胆的猜测与想象,丰富了柳树的品格,这也是文章语言的一大特色。教学中,引导学生展开想象,这样,既展示了柳树生命的光彩,又让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表达更加生动形象。

这节课,教者以“神奇”为主线,让散落的语言珠子得以串联;以“柳树旺盛的生命力”为核心,使全文的语言情感有了向心力;以“学会表达”为追求,做到了意言兼得,让语文教学从“教教材”到“学语文”的华丽转身。那株柳,也就巍巍然撑立在孩子们的心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