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新闻摄影的真实性与艺术性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新闻摄影的真实性与艺术性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新闻摄影是一个很宽泛的概念,广义是指整个新闻摄影事业,狭义指新闻摄影作品或与之直接相关联的过程、应用等(王萍.新闻摄影・设计艺术・版面设计[J] .新闻爱好者(理论版) .2007(06) .9)。新闻摄影以新闻事件作为表现对象,在现场拍摄典型瞬间,真实、及时地反映客观生活,表现人物的精神面貌与思想情感。当今,社会与新闻事业的发展赋予了新闻摄影无与伦比的历史使命,新闻摄影不断向受众提供着各种社会信息,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一、新闻摄影的真实性艺术性

新闻摄影有真实性和艺术性两个基本属性。真实性是以“客观”为准,拍摄真人、真事、真场景,反映事物的本质。对于新闻从业者来说,新闻摄影的真实性不仅仅是职业道德、职业操守的问题,还关系着社会大众的舆论导向,担负着重要的社会责任。

新闻摄影的艺术性,主要包括作品表现力与感染力的强度与深度。新闻摄影的艺术性不拘于摄影的形式美、光影美,它还包括摄影技巧的运用、思想情感的表达,以及各种形式因素的总和等。新闻摄影要求真、求活,在真实性的基础上寻求艺术性的表现,将真实性与艺术性相融合。

二、新闻摄影中真实性和艺术性的关系

新闻摄影横跨新闻与摄影两门学科,具有双重性。新闻摄影在题材选择上要以新闻为着眼点,选取具有典型特征作为拍摄对象。现场拍摄时不得参与或主导新闻事件,在确保真实性的同时,运用摄影的造型语言进行艺术性表达。新闻摄影在后期处理时,应以拍摄现场所见的真实情景为依据,仅限于构图上的裁剪(不改变图片内容)、明亮度和色彩的调整(不妨碍信息表达)、图片大小更改(以适用于不同的媒体需求),决不容许利用数字技术对照片的内容要素和图像信息进行篡改,造成与事件真象不符的图片信息。

(一)、新闻摄影前期拍摄中的真实性和艺术性

新闻摄影的首要任务是将有新闻价值的事件进行客观的图像记录。新闻的本质决定了新闻摄影要以真实性为首要条件,允许在某种情况下,为了抓拍到最真实的瞬间,甚至可以降低艺术性的要求。罗伯特・卡帕所拍摄的著名新闻图片《诺曼底登陆》向人们展示了1944年6月6日,盟军登陆诺曼底,向诺曼底德国守军发起猛烈进攻的场景。图片中由于拍摄时的晃动造成了焦点的模糊、构图的不完整,以及大面积的粗颗粒,影响整个画面的层次及质感,但仍不妨碍它成为新闻摄影史上伟大的作品。这样的新闻摄影不会让人关注图片本身的技术缺憾,而是显露出一段战争中用生命才能换取的真实,一种身临其境的紧迫感。由此说明,在重大突发性事件面前,新闻摄影的艺术表现已不再那么重要,即使是清晰度不够、跑焦的照片,也仍然会刊发。因为突发新闻事件的不可重复、不可逆转性,使得新闻摄影重在真实性而非艺术性。

新闻摄影的传播和发展要遵循摄影的规律。在一些大事件、大背景下的新闻摄影,在有充分掌控时间的情况下,要追求摄影的艺术性。这种“艺术”可以是构图、光影等摄影语言,也可以是各种诙谐、幽默、讽刺的思想内涵,能让观众提升新闻摄影作品的阅读美感,激起大众的情感共鸣以及对各种社会现象的反思。

新闻摄影发展至今,某些摄影师为了所谓的艺术性而对拍摄对象进行摆拍,或者制造虚假新闻,都是违背职业道德的。追求新闻摄影的艺术性不应有损它的真实性,新闻摄影的真实性与艺术性并不矛盾。事实证明,许多优秀的新闻摄影作品都是真实性与艺术性共存。一些高水准的新闻摄影作品在经过若干年后,当它的新闻价值逐渐消失之时,还能成为艺术摄影作品进行拍卖和收藏,实现其审美价值和文献价值。可见,在新闻摄影的前期拍摄中,要以满足新闻图片的真实性为主,在反映真实事件的前提下,体现新闻摄影的艺术美感。

(二)、新闻摄影后期处理中的真实性和艺术性

随着数字化时代的来临,各种数码相机和数字化暗房带来的超强图片后期处理能力,给新闻摄影带来巨大的便捷。新闻摄影师可以通过后期软件迅速地进行图片剪裁和色彩调节,并在第一时间将新闻图片传递出去。同时,数字时代也给新闻摄影的发展带来一定困惑,使得新闻摄影的真实性受到空前挑战。

近几年来,频频传出的新闻摄影造假案例,给每一位新闻摄影师重重敲响了警钟。2003年美国《洛杉矶时报》的摄影记者布莱恩・沃斯基(Brian Walski) 为了改进构图,将士兵用枪指向平民的影像和一个抱着孩子从人群走出的男子的影像合成在一张照片里,导致被解雇。在中国,各种新闻摄影比赛中,造假图片也屡屡出现。2005年首届中国国际新闻摄影比赛(简称“华赛”),自然及环保新闻金奖作品《广场鸽接种禽流感疫苗》涉嫌拼接合成;第二届华赛获得经济与科技新闻类单幅金奖的作品《中国农村城市化改革第一爆》,经组委会认定为合成作品后,最终被取消金奖获奖资格;2007年度第十六届中国新闻摄影“金镜头”奖评上《杭州日报》摄影记者王一《为什么不回家》,因其中一张拼接合成乌云,自动退出比赛。一些摄影师为了刻意美化画面而进行大幅度修改,移花接木;为了制造一些所谓的“耸人听闻”的新闻点而夸大其词,无中生有。虚假、夸大的新闻不仅仅表现在新闻报道的文字中,还表现在各种被PS过的图片里。新闻摄影真实性的问题在社会上引起前所未有的关注。

关于新闻摄影图片可否进行后期处理,目前社会上存在着两种态度。一种是完全否认的态度,如香港《新闻从业员专业操守守则》就明文规定 “任何事前或事后的加工,都不能接受”;一种认为新闻摄影的后期处理要视具体情况而定,如中国摄影界的有关人士提出了“适度修改”的原则。笔者也认为对待新闻摄影能否后期处理的问题不能一概而论,数码科技为摄影所带来的优越性,是任何形式的摄影都不能逾越的。在不影响图片内容的前提下,后期处理能一定性的挽回新闻摄影师拍摄时的失误与遗憾,提高新闻摄影的艺术美感,但是对这种后期处理的范围与程度要制定非常详细、统一的制度用以约束。

数码技术只是新闻摄影的一种工具。在数字时代,面对激烈的媒体竞争,作为新闻人要更加严惩和处罚造假图片,尤其是对摄影师的职业道德、伦理品德要求要比以往更加严格。若是新闻摄影的造假之风不予制止,迟早会失去读者对新闻摄影的信任感。当新闻摄影不能正确充当新闻舆论导向的同时,新闻摄影的意义也就无复存在了。因此,摄影师在后期处理时不能为了突出新闻照片的艺术性而篡改其真实性。真实是基础,艺术只是升华。捍卫新闻摄影的真实性,是每一位新闻摄影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新闻摄影真实性和艺术性是相融的。真实性是前提,只有在真实的基础上,才能谈及艺术表现的问题。艺术和服从于真实性,在不歪曲新闻事实限制条件下,摄影师可以考虑采用恰当的艺术表现手法进行拍摄、处理,从而达到更好的视觉效果。二十一世纪的中国新闻事业蓬勃发展,只有正确看待新闻摄影真实性与艺术性之间的关系,才能使得中国的新闻摄影朝更加良性的方向发展。

(作者单位:怀化学院艺术设计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