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从大山到都市:有一样东西我没有忘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从大山到都市:有一样东西我没有忘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国家级贫困县,出了位蔬菜种植“土专家”

1992年,我高中毕业,回到家乡四川广元剑门山区当农民。那时候村里人种姜还不敢用化肥,原因很简单:用了化肥的姜不是死苗就是不长。

每天忙完农活后,我喜欢听收音机。有一天我无意中听到一档《田园风采》的节目,正好在介绍生姜施肥技术。原来生姜是可以施用化肥的,而且对肥料的需求还很大。既然广播中说了,别的地方种姜在施用化肥,我想我们这里也可以用化肥。

于是种姜的时候,我想拿磷肥作底肥,可是我爷爷坚决不同意。他这个种了一辈子生姜的“老把式”,从来都没用过化肥种姜,前几年邻居种姜施用碳酸氢铵,结果却黄苗、不长,甚至死苗,导致村里人都不敢用化肥了。我费尽口舌“纠缠”,爷爷最终同意拿两分地(1分地=66.7 m2)让我试一下。村里人见我种姜又施化肥,不是劝说就是“嘿嘿”一笑。其实当时我心中也没多少底,一有空就听那档由湖北人民广播电台主办的《田园风采》,希望能多了解些生姜种植的技术。

由于该档节目在19:00播出,很多时候我还在地里劳作,收听节目不是很方便。当时我就想,要是有本专门介绍种姜的书该多好。有一天我又在听该节目,听到主持人提到一本叫《长江蔬菜》的杂志,我眼前一亮,这本杂志肯定好,种姜肯定用得上。当时是5月,刚好还可以订下半年的杂志,于是我当即跑到乡邮电所,订购了《长江蔬菜》。

7月生姜进入旺盛生长期,由于我施了磷肥作基肥,那两分地的生姜长势明显好于未施磷肥的。但因为缺乏经验,我也不敢随便施化肥,只能按传统的种植方法进行管理。此时,我刚好收到了订阅的《长江蔬菜》杂志,打开一看,里面还真有关于生姜田间管理的介绍。我如获至宝,照着杂志上介绍的方法来中耕、施肥、治虫。

有了杂志作“底气”,我便按照杂志的介绍,用碳酸氢铵与尿素作提苗肥,这回那些种姜的老农民们又用怀疑的目光看着我,好在爷爷这下“开明”了,让我放开手脚去做,就算这两分地全部绝收,也没有事。我知道爷爷说这些话也有些无奈,因为他的这个孙子是个不碰南墙不回头的家伙,遇上我,他也没辙了!

本来施了磷肥作基肥,那两分地的姜苗就长得不错,再用碳酸氢铵与尿素作提苗肥,一个月后,苗多、苗壮、苗绿,长势明显好过没施化肥的。村里人开始投来羡慕的目光。尽管这样,仍然有人怀疑,更有人在观望并准备在收姜时看笑话……立秋(8月7日左右)之后大追肥、培土、上厢,村里人历来都是用腐熟圈肥,因为我用了圈肥后,发现姜苗长势好,为了保险,没有按《长江蔬菜》上介绍的大施三元复合肥,而是按书上说的一半量施用。

那段时间,我天天都要到姜地里去,生怕出啥问题。结果,姜苗是越长越好,比未施化肥的高了近10 cm,苗色看着甚是喜人。至立冬(11月7日左右)收姜时,姜田一切正常。我的施了化肥的两分地生姜的产量与家里没有施化肥的四分地的产量相当,更重要的是,施了肥的生姜块茎粗大、长相好,拿到市场上很抢手。这下,我这个娃娃农民成了村里的小“名人”。

从那以后,没人怀疑种姜不可以用化肥了,好多人都来向我讨要高产的决窍,那时我自己也还是个半罐水,只懂些皮毛,不敢在“老把式”们面前“炫”,就按杂志上介绍的给他们说。第二年,全村人种姜都用上了化肥。

村里距县城不太远,种菜成了很多农户的重要副业。除了生姜,莴笋、白菜、葱也是主打品种。这些全都是按照传统方法种植,连作普遍,土传病害多,产量受到严重影响。刚开始我也不懂,发现菜长得不好就猛施肥水,结果肥水施得越多,植株却长得越差,还死得多。后来看到《长江蔬菜》上专门有针对土壤病害防治的文章,我才知道原来土壤也会得病,而且病还多,不治的话还传染……

我这才明白,种菜的学问大着呢,不仅仅是施肥、浇水、中耕、除草那么简单。于是,我到新华书店买了几本种菜的书,边干边学,同时结合《长江蔬菜》介绍的与时俱M的种菜技术,采用水旱轮作、间作、化学用药来消除土壤病虫害,土壤性状得到有效改良,莴笋的产量也增加五成以上。

村里人爱在田边地角栽种魔芋,因为是零星种植,病害少。后来因魔芋价格好,村里人开始大面积栽植,头2年没什么病,过了3年多,魔芋的病害多起来,特别是有“魔芋癌症”之称的白绢病呈流行趋势。在《长江蔬菜》上,我看到西南农业大学(现在的西南大学)的刘佩瑛教授发表的魔芋病虫害防治的文章,因当地的农资店没有刘教授推荐的农药,我便按杂志上的通信地址给她写信寻求帮助。

当时我也是抱着试一试的态度,心想刘教授那么忙,也许都不会看我写的信,想不到半个月后,我收到了刘教授的回信,不仅详细解答了我提的问题,还送了一本她的著作――《魔芋学》。读了书以后,我用代森锰锌进行穴浇、用石灰对土壤消毒……有效地抑制了魔芋白绢病的扩散蔓延。

在家种菜的那些年,《长江蔬菜》一直是我的老师,有什么问题,我就去杂志上寻找解决的办法,从选择优良蔬菜品种到栽植技术,从施肥用药到田间管理……遇上不懂的问题,就上《长江蔬菜》找答案,杂志上没有的,或还有疑问的,就向作者写信求助……边读《长江蔬菜》,边种菜,我渐渐成了村里的“土专家”。村里人种菜遇到难题,都爱向我咨询,让我给他们“把脉会诊”,乡亲们信任我,我也很乐意给他们解答。

离开土地,对知识的热爱永远在心里扎根

日积月累的田间经验和书本知识的学习,不仅提高了我的种菜技术,也增加了我的收入。当时我种着2 001 m2蔬菜地,每667 m2的收益却是当地种植主粮收益的3倍。不过,在剑门山区,十年九旱,冬春连旱,此外,交通运输不方便,我仍然记得当时背着35~40 kg甚至50 kg的莴苣,走9.4 km到县城去卖。

5年前,因种菜效益低迷,我便离开了家乡,虽如此,我依旧对蔬菜种植满怀热情。后来经同学引荐,我前往深圳工作。每逢休息日,我便去图书馆看书。一次,在深圳图书馆的期刊区,我看到了《长江蔬菜》,这让我有些吃惊。在这个号称没有农民的国际大都市的图书馆,居然还有一本专门种菜的杂志――《长江蔬菜》,而且她一期不落地在期刊架上静待着读者翻阅。

我以为辞别了家乡的菜地来到都市,再也见不到读了十几年的《长江蔬菜》,不曾想在图书馆里再次与她相遇,心中甚是欣喜。从此,每次去图书馆,我都要把新到的《长江蔬菜》浏览一遍,尽管没有在家种菜时读得仔细,但一定要把那些自认为重要的文章读完。如今左邻右舍在种菜上有啥问题,还是喜欢给我打电话……在深圳,读到《长江蔬菜》,能让我及时了解当今蔬菜生产发展的最新状况,给村里人的解答也就更有针对性。

从双月刊到月刊再到半月刊,《长江蔬菜》伴我走过了二十多个春秋,她不但是我当年在家种菜的老师与无声的朋友,更是我人生路上的一位导师。

最初读《长江蔬菜》,只是为了学点种菜技术,后来读的时间长了,与那些专家、教授及各地的种植户们交流,才真切感受到了什么叫严谨,什么叫执着,什么叫勤劳,什么叫求真……而我也从一个心高气傲的毛头小子,逐渐成长为一个不骄不躁、脚踏实地做事的充满正能量的人,这与《长江蔬菜》这位人生导师密不可分。

如今,尽管我暂时没有种菜,但或许将来哪一天又会继续种菜,我也说不清,但不论怎样我会一直把《长江蔬菜》读下去,因为今生与她有缘,读她,让我的乡愁不遥远,让我的人生不迷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