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高职院校高等数学有效课堂构建的研究与探讨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高职院校高等数学有效课堂构建的研究与探讨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高等数学是高职高专院校一门重要的公共基础课,文章结合自己的教学工作实践,从分析高等数学课堂教学现象的基础上,调整教学方式,让学习主导课堂,关注学生心智发展,拓宽教学宽度,建立多元动态综合性评价方式等方面对高等数学有效课堂构建进行探讨和研究

关键词:高职高专;高等数学;课堂教学;心智发展;多元动态评价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42-0230-03

高等数学是高职高专院校一门重要的公共基础课程,对学生后继课程的学习和思维能力的培养有着重要的作用。然而,在高等数学课堂教学中存在以下问题:一是教学内容学生消化不了,“填鸭式”的教育方式挫伤了高职高专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二是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偏重于培养学生数学计算的技巧性,忽略了高等数学对于培养“实用型、应用型、创新型”人才的作用;三是数学工具软件在高等数学课程中的应用不多,而偏重技巧的计算训练,花费时间多,效果却并不好;四是以学生掌握知识的牢、多、快来评价课堂的教学质量,而知识掌握多少并不等同于学生思维能力、批判与创新能力的提升。针对这些问题,不少高职高专院校进行了各种各样的改革,主要体现在高等数学课程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核方式等方面,但是忽略了学生的心智发展,没有在传授学生数学知识的过程中,充分开启学生的大脑机能、发展其智力。

本人想在透视高等数学课堂教学现象的基础上,以学生心智发展为课堂教学的终极价值目标,从以下几点分析解决问题,把教师角色定位为课堂组织者,让学生参与课堂,让学习主导课堂,充分利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与学、师与生、生与生的多向互动,把学习过程完善起来,注重课堂教学公正性,增加课堂吸引力,拓宽课堂的教学宽度,形成教与学相互推进的课堂模式,充分发挥高等数学课程对培养实用创新型人才的作用。

一、让学习主导课堂

课堂教学应该由教育目的来决定,但目前高职高专院校的高等数学课堂通常是由教师主导、教学主导、教学目标主导,学生、学习和教育目的反倒成了工具。原因在于:(1)高职高专学生的初等数学知识基础薄弱;(2)高职高专学生学习高等数学的学习自我效能感较低,没有足够的自信心;(3)与之相对,教师在知识储备、教学经验方面都较学生强,自然在课堂教学中占优势,课堂教学采用了围绕强者展开的模式。事实上,没有学生的学,教师的教也就无从谈起,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只有学生学习了,教师的教学才有针对性,有效性。

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把身份定位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让学生不仅参与到自身的学习过程中,而且要参与到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敢于并善于对于高等数学教学内容进行质疑、讨论和研究。让学生参与课堂,并不等于与把课堂让给学生,而是作为组织者的身份去引导学生学习。课堂中的教和学是一个整体的两个方面。学生学的状态是教师教的起点和基础,教师教是学生学的支持力量。在这一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到教与学、师与生、生与生的多向互动、动态交往的生成经验。而教学能力的转换,需要重新学习、多方努力才能实现。

高等数学课堂教学中,可以如下设计某一教学任务:(1)先以开放方式呈现出问题,给予学生先行思考的时间和机会。(2)教师根据问题的难度,让学生独立思考,或分组讨论,或分解问题,以任务式交给每组学生。(3)听取学生作答,捕捉不同的思路或疑问。(4)教师有针对性地教学,讲解所涉及的基本理论、概念、计算方法,例题注重简单、经典、实用。(5)通过例题训练,再次互动,有意识地让参与学生多样化,并且不急于判断学生的作答,可以让其他学生评判或补充作答。如果无法达到所需要的教学目标,教师再呈现新知,与学生分享。(6)给学生布置作业(分基础水平和提高水平),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或根据作业难易度分解项目给学生,让每个学生都参与进来,都有事情做。基于此,可以提高学生学习高等数学课程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导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提升自我学习能力并养成良好的学习品质,完善学习过程,促进学生发展。同时能够充分利用师生、同学之间的学习资源,有利于营造互帮互助共同受益的学习组织和学习氛围,让学生体会到他们的共同任务就是学习。

二、关注学生心智发展

人们常把学生掌握知识的牢、多、快作为衡量课堂教学质量的主要指标,而知识掌握多少并不等同于学生思维能力、批判与创新能力的提升。当今社会技术日益发达,需要学校培养“实用型、应用型、创新型”人才,所以在课堂教学中不仅要教授学生知识,更应该注重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灵活应用、质疑与批判意识的养成以及创造实践等方面。课堂教学的一切活动对学生所发挥的作用和引起的身心变化都应该满足学生的发展需要,只有通过学生的认知、情感及能力等方面的发展程度才能体现出课堂教学是否实现了其价值所在。

高等数学课堂教学目标应明确为知识目标、能力目标、素质目标,具体体现在三方面:(1)使学生掌握基本概念、理论、运算;(2)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逻辑推理能力、自我学习能力、运用数理方法解决经济问题能力;(3)培养学生认真细致的习惯、科学严谨的思维、团结合作的精神。这是我国社会转型发展对人才素养的基本要求。课堂教学内容应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分专业分层次教学。从专业需求出发,要求教师在充分了解学生所学专业课程的基础上,认真分析高等数学教材,把对专业课程起支撑作用的内容讲精、讲透,而关系不大的内容,在不影响课程连续性的情况下可以删去不讲,充分体现基础课程以够用为度的原则。从层次需求出发,将教材分为两部分:必学部分和提高部分。必学部分是每个学生必须掌握的数学知识,这部分内容应突出数学思想方法,强调实际应用,弱化推导与技巧,例题经典实用;提高部分是针对对数学有更高要求的学生而设置的,这部分内容应引入现代数学观点和方法,使学生在思维、技巧方面得以提升。这样做的好处是:一是让学生很直观地认识到高等数学的价值,激发学生学习高等数学的学习热情;二是让学生逐步养成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三是在介绍数学概念形成的过程中,发展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四是不仅为专业课程学习提供了知识支撑,还提供了心理支持。

同时,在课堂教学中要使学生接受自我尊重感、效能感、价值感以及对班级或高等数学学科的喜爱感。这些感受影响着学生对自我、同学、教师、学校、学习乃至社会的认识与判断,影响其学习动力及价值感和意义:或因被认同学习积极性高,或因失败而排斥学习。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与学生有充分的语言交流,必要的目光和神情交流,课堂教学设计要基于学生的真实动态发展需求。教师的课堂教学关爱应出于对学生心理健康成长的考虑,要注重教学课堂公正性,要给予课堂参与积极性不高的同学同样的关爱,解读他们是否需要更多的激励和时间,需要走出挫折感,需要信心和支持等,并结合实际情况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帮助他们建立学习信心。

三、丰富教学内容,拓宽教学宽度

高职高专院校多层次、多种类招生的结果是学生成绩良莠不齐。这对高等数学的教学开展设置了前期障碍。有关资料表明,学生学习高等数学的自我效能感低,有一部分原因在于学生在中学时代遭遇了自己心目中的失败,对是否能学好高等数学没有足够的信心和把握。加之数学概念的枯燥、抽象、难懂,更加大了学生的“恐学”心理。这就要求教师认真学习和研究高等数学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增加课堂吸引力,帮助学生克服恐惧心理,尽快融入学习。

高等数学课堂常偏重于培养学生数学计算的技巧性,花费时间多,效果却并不好。对于这一问题,教师要意识到现代教育技术对于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作用,要本着简单化、形象化、实用化原则,删除高等数学教材中抽象的理论和复杂的计算,保留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适当地引入数学工具软件的使用。具体做法:课前布置学生预习相关内容,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5人一组),课堂上教师先讲解相关数学概念和思想、介绍数学工具软件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然后请小组成员共同合作解决一个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呈现在多媒体教室的大屏幕上,期间学生可能会出现各种错误,先由小组成员协作纠错,解决不了再求助班级其他同学,最后由教师点评。这样做的好处是:一是使学生在课堂参与数学工具软件操作的探索过程,很大程度满足学生好奇、好玩、好动的天性,使枯燥无味的数学变得形象生动,进而激发学生学习高等数学的兴趣;二是用数学工具软件只需要掌握相关操作命令就可以解决较复杂的计算问题,减轻了学生的学习负担,基本改变了学生“高等数学难学”的观念;三是通过高等数学课堂上的分组实验教学,培养了学生的协作精神,提高了学生应用数学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与能力。

同时,在高等数学课堂教学中要加强数学思想方法教学,这是落实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坚持加强数学思想方法教学可以有效地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数学观念和优秀的数学精神,进而迁延到人性的内在倾向性,即内化为学生良好的科学人文素质。加强数学思想方法教育可以从以下方面进行:第一,在高等数学教学中随时渗透数学思想方法的教育;第二,在高等数学教学中加强对学生数学思想方法的特别训练;第三,提高高等数学教师自身的数学思想方法的素养。此外,高等数学教学应重视数学语言的教学。数学语言既是数学思维的载体,又是数学思维的具体体现,它既是表达工具,又是交流工具。因此.要让学生学会正确、合理地使用数学语言。要求在高等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数学语言应准确、严谨和简练,注意揭示数学符号的涵义和实质,强化学生对于数学语言转化训练。这对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性和严谨性起到一定的作用。

四、多元动态的综合性评价方式

在传统教学中,学生的考试成绩一直被视为课堂教学效果的唯一评价对象,但是这并不能反映学生的心智发展、解决能力、创新能力等方面情况,显然如果以此作为唯一的课堂评价标准,必然会忽视高等教育全面发展的教育目标和以人为本的教育价值。在高等数学有效课堂构建的过程中,要求对学生的评价方式具有教育功能。这就需要建立多元动态的综合性评价方式,不仅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及批判意识和创新意识的养成,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

一方面,评价过程可以贯穿于整体的课堂教学中,要求教师全程对学生的课堂提问、课堂作答、分组讨论、课堂关注度、课后作业、同学间协助学习等情况进行自然、细致的观察。另一方面,需要对常规的考试内容进行改革,不仅能检测学生对高等数学基本知识的掌握情况,还要能检测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素质的高低。考核方式可以采用闭卷考试、开卷考试、上机操作、论文报告等多形式。其次,评价方式可以结合学生互评、教师定性评价、定量评价、终结性评价、无目标评价等多种综合性方式。为了实现高等数学课堂效果的科学评价,需要教师有较高的综合素质,不仅要对高等数学课程有全面的了解,还要掌握和熟悉相关教学评价方式及其原理,注重评价的全面性和公正性。

参考文献:

[1]卜玉华.当前深化我国课堂教学改革的三个问题[J].教育科学研究,2013,(7):31-36.

[2]李松林.论课堂教学改革向纵深推进的着力点[J].中国教育学刊,2012,(2):28-31.

[3]冯青来.学生的心智发展:课堂教学改革的价值尺度[J].教育发展研究,2009,(10):29-32.

[4]刘旭,梁婷.高校课堂教学改革:一种教师课程意识视角的思考[J].教师教育研究,2012,(6):53-55.

作者简介:赵丹(1982-),女,讲师,硕士,主要研究方向:应用数学最优化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