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谈“百足之虫,死而不僵”之辞书误释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谈“百足之虫,死而不僵”之辞书误释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关于成语“百足之虫死而不僵”之“僵”,有的辞书注为“仆倒”(《汉语成语大词典》中华书局2002年版第34页);有的则释作“僵硬”(《汉语大字典》湖北、四川辞书出版社1992年版缩印本第94页)。究竟何解为确,我们先考察“僵”的词义演变过程再作讨论。

据查,“僵”在先秦多数用例旧注为“偾、堰、仆、毙”等,其“仆倒”义已明。如:

1. 暴骨草泽,头颅僵仆,相望于境。(《战国策・秦四》)宋鲍彪注:“僵,偾;仆,倒也。”2. 管仲扦弓射公子小白,中钩。鲍叔御,公子小白僵。(《吕氏春秋・贵卒》)汉高诱注:“僵,犹偃也。”3. 鲍叔之智应射而令公子小白僵也,其智若镞矢也。(同上)汉高诱注:“僵,毙也。”

少数未具故疏的用例也可从其句法结构、语义关系、语境等推知“僵”表示“仆倒”。如:

4. 宁佯踬而覆之,於是故佯僵而仆之。(《战国策・燕一》)宋鲍彪注:“踬,跆也。”《广韵・洽韵》:“跆,踬磉。”即绊倒义。“踬”与“僵”、“覆”与“仆”对文,可见,“僵”即“仆也;倒也”。

因此,先秦时“僵”的词义单纯,均用为表具体动作的“仆倒;倒下”义,汉代基本沿袭先秦用法,但开始衍生出“死”和表示“遭受不幸;倾覆;消亡”等较抽象消极的引申义(其核心义素仍为“仆倒”)。魏晋六朝时最值得注意的是出现了“僵硬;不动”义的萌芽,这反映了“僵”词义系统内部的重大变化。典型的用例如:

5. 即自刎,两手捧头及剑奉之,立僵。客日:“不负子也。”于是尸乃仆,客持头往见楚王。(《搜神记卷十一》)

“僵硬;不动”义萌芽后,在唐宋用例明显增加,且词义日益显豁,但还是以“仆倒”义为主,元代“僵硬”义略占优势,明清以降“仆倒”及其引申义则渐趋消隐,最后仅留存于个别古语典故中,而“僵硬”义在元代以后运用日益广泛,终于在清末取代了“仆倒”义。

以上考察为恰切理解成语“百足之虫,死而不僵”之“僵”提供了依据。首先,此成语原型是“百足之虫,至死不僵”,最早出现于三国时《文选・曹(六代论)》中,而“僵”在先秦两汉时基本用为“仆倒”义,且直至元代之前“仆倒”都是“僵”的主导义;“僵硬;不动”义萌芽于魏晋,唐宋才得以传布,故从成语产生的时代和“僵”的词义演变情形看,“僵”释为“僵硬”义的可能性不大。其次,无论是有足之虫,抑或是无足之虫,死后一般都会“僵硬”,但是,若说蜈蚣之类的昆虫因有了百足的支撑,死了不至于轻易仆倒,尚符合事理。况且,成语典故一般取其引申义或比喻义,而非字面的实义,如《汉语成语大词典》:“百足:虫名,即马陆,长约一寸,躯干二十节,切断后还能蠕动。也泛指蜈蚣之类的多足虫。”“百足之虫,死而不僵”,“比喻人虽死去,或权贵之家虽已败落,其势力和影响依然存在。”另前文已言,汉代时“僵”衍生了“遭受不幸;倾覆;消亡”等引申义,所以,无论从语用还是语义着眼,此“僵”都应作仆倒的引申义解,而“僵硬”义与此不符。

再看后世典籍中的具体使用情形,如明张岱《海志》:“唬船有官舱,日间收敛箬篷,合数舱成一战场,两傍用十八桨,遇风浪则弃帆而桨。‘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则其扶之者众也。唬船以之矣。”此处以“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喻“唬船”之固,言“唬船”有多桨依托而不易倾覆,与“僵”之引申义合。此成语有时缩写成“百足不僵”,如唐司马贞《(史记・建元已来王子侯者年表)索隐述赞》:“分邑广封,振振在咏。扦城御侮,晔晔辉映。百足不僵,一人有庆。”言因多方造势,基础雄厚或势力强大而不至于轻易衰败倾覆,而“僵”理解为仆倒的引申义亦符合文意。

因此,单为“百足之虫,死而不僵”之“僵”作注时,释为“仆倒”是恰当的,而“僵硬”属误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