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学案代替教案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学案代替教案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教师从备教案转为对学案的编写、设计、运用与研究,折射出教师课堂教学行为在变化。本文就通过学案导学法提高学生英语自主阅读能力的课题研究,全面阐述该课题研究的过程、师生教学行为的变化及实验研究所取得的预期成果。

关键词:英语阅读;学案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2831(2012)05-0077-3

1 选题

根据《英语课程标准》(教育部,2003)的要求之一,“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树立自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发展自主学习能力,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是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任务”。

在以英语为外语的教学背景下,阅读是学生获取信息的一条最重要、最有效的途径。以江苏高考英语试卷为例,考查学生阅读能力的题目分数比重占整个卷面总分的50%以上。如何高效培养学生英语阅读能力显得尤为重要和紧迫。

规范办学向英语课堂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课堂教学质量不下降,学生的英语综合素质再提高,这就要求师生努力创建高效课堂。以教师的教为中心(teacher-centered)的传统学习模式必须转变成以学生为学习主体(learner-centered),自主学习、主动探索、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获取信息、掌握要领等新的学习方式。于是,我校就提出“以学案代替教案,变学生被动接受为主动探究,自主提高英语阅读能力”的课题研究。

2 学案及学案导学的概念

学案及学案导学的定义虽不相同,但所表述的涵义是相同的,如:

“学案就是学习的方案,是根据国家课程标准编制的适合本校实际的学习材料。”“学案导学以学案为载体,通过教师的调控,突出学生自学,有效发展学生个体素质结构,提高教学效益的一种教学体系。”(赵加琛、张成菊,2009)

“导学案是教师为学生完成某一学习任务编制的学习活动方案。”“该方案有目标、重点难点、探索过程、学法指导、测试、反馈等环节。”“学案导学充分体现教师是研究者,学生是探索者,是以学生为中心的一种有效教学方式;以‘学案’为载体,‘导学’为方法,‘达标’为目标的教学行为。”(光、陈启胜,2000)

“导学案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构建知识能力的一种媒介,具有导读、导思、导做等功能。”(任长松,2003)

3 理论依据

学案教学可以得到下列教学理论的支撑:(1)建构主义理论(Constructivism);(2)布鲁纳的发现法(Discovery);(3)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Zone of Proximal Development);(4)图式理论(Schema)等。

建构主义强调教学是以学生为中心。学生由被动接受者变为信息加工的主体,成为主动建构知识意义者。教师由知识的传授者转变成为学生主动建构意义过程中的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发现法强调如何促进学生学会学习。最近发展区理论首先提醒教师要学会根据学生知识水平和能力编制出科学的学案,同时帮助教师如何做好指导者,即如果学生所学内容在他们已有的发展区内,那就应该使学生通过自己先自学来完成;如果所要学内容超出了他们现在的发展区,这就需要教师来指导学生进行探究,完成学习。而图式理论则是帮助学生在自主阅读时采取两种不同的信息处理方式,即“自下而上(bottom-up)”和“自上而下(top-down)”的方式。有了以上理论的支持,课题研究就有了方向。

4 研究设计

4.1研究内容:

本课题研究分三个方面:

(1)自主阅读学案的编写与设计。

(2)实施学案后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究。

(3)学案导学教学效果的检验。

4.2研究假设

学案导学改变了传统的“教案式”课堂教学模式,有效提高了高中生英语自主学习(阅读)能力。

4.3研究方法

“学案导学”为自变量(Independent Variable),“学生自主阅读能力”为应变量(Dependent Variable);受试者(subject)为我校高一、二年级全体学生,在同类性质、同水平的班级中随机抽取“试验组”和“控制组”,并对其进行问卷调查和前测等行动研究,实施学案导学教学模式。一学期后(共四学期),进行问卷调查、后测,分析、讨论,作出结论,撰写研究报告。

4.4研究工具

学生问卷调查表,教师问卷调查表,前测、中测、后测试卷,数据收集整理SPSS文件包,英语阅读教材。

4.5研究步骤

(1)研究准备,对学生自主阅读能力进行调查,建立初始数据;(2)实施学案导学的教学;(3)阅读能力测试、问卷调查和访谈;(4)数据的处理、分析、评价和课题研究结果的报告;(5)反思及进一步完善阶段。

4.6研究时间

2009年2月10日至2010年10月31日。分为三个阶段:(1)2009年2月10日至4月10日为准备与前测阶段;(2)2009年4月11日至2010年4月10日为实验实施和中测阶段;(3)2010年5月10日至2010年10月31日为实验实施和后测、分析、评价阶段。

5 实验取得的成效

本课题实验主要在以下几方面取得非常满意的效果:

(一)教师教学行动方面

(1)增强了教师的“研学”意识。实验前的教学研究,教师的备课重点是研究“如何教”,即教师备课的重心是如何把教学内容传授给学生,让学生学会知识,很少考虑学生“如何学”。试验后,教师关注的不再是自己“如何教”,而是学生“如何学”,研究学生的学情、学法和心理状态以及研究课内如何让学生高效学习、高质量学习成为教师教学活动的核心。

(2)增强了教师的“合作”意识。实施学案教学改变了教师“单打独斗”行为的发生。教师自发地形成合作,合作编写导学案,在备课组集体教研中互相讨论并修改导学案,整合了各位教师的资源,大幅度缩小了因教师的个体差异而造成的教学效果的差距;而且,对那些刚走上工作岗位的年轻教师来说,组内合作可以让他们尽快融入集体教研活动中,得到快速成长。

(3)提高了教师教学设计、课堂管理、课题研究能力。为了设计出科学合理、适用有效的导学案,教师必须分析学情,研读教材与课程标准,精心选择素材,合理设计与编写学案。这一过程激发了教师的灵感与创造性,提高了教学预见性,自然提高了教师的教学设计能力。利用导学案实施课堂教学,教师学会如何指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如何组织学生开展小组合作与讨论,如何处理好教学内容的预设与生成的关系,使课堂活动有序又高效,从而提高课堂管理与驾驭能力。总结评价导学案教学工作的成效,不断反思教学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并研究如何处理这些问题,改善自己的教学行为。这就需要老师深入课题研究,通过实验不断升华点滴经验,使学案教学更科学、更适应学情,从而提高课题研究能力。

(4)改变了教师课堂教学模式。导学案教学必然带来课堂教学模式的变革。课前的自主探究(Exploration)一课上的讨论(Discussion)一展示与交流(Display and Communication)一课中的教师点拨与归纳(Instruction and Summary)一课末的巩固与拓展(Consolidation and Expand),突出了学生自学、合作、探究能力的发展,张扬了学生的个性,促进了英语阅读教学向优质教学的发展。

(二)学生学习行动方面

(1)自觉性、主动性明显增强。学生为了完成阅读任务并在班集体前展示,主动查阅资料,主动咨询老师、同学乃至家长,商讨问题,求证答案等。课堂上学生发言积极,讨论气氛浓烈,再也不是被动地接受老师或他人的解释。

(2)阅读能力与交际能力显著提高。通过几个学期的实验与训练,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有了质的飞跃,学生的英语综合能力特别是交际能力得到快速提升。师生教与学的积极性高涨,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更浓。

(3)自学能力得到充分发展。借助学案上学习任务的设计与内容的指导,学生经自己的努力,独立完成阅读任务而获取知识,通过独立思考和个性化的理解,解决阅读过程中的问题,并对阅读材料中的观点或思想提出质疑或给出自己的观点。

(三)阅读成绩

以下是学生实验前、后的阅读成绩分析表:

表(1)中Sig=0.299,说明两次成绩差异显著。表(2)中t=40.901:98.416,MeanDifference=25.8:28.2,足以说明学案导学实验教学能有效提高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