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白血病患者化疗药物致渗漏性损伤原因分析与干预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白血病患者化疗药物致渗漏性损伤原因分析与干预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目的 探讨白血病患者应用头皮针静脉滴注化疗药物导致渗漏损伤原因分析干预效果。方法 对2012年12月~2013年1月在本科化疗的834例患者中有32例在化疗中发生渗漏性损伤的原因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2013年2月~2014年2月进行干预后1002例化疗患者中有18例发生渗漏现象分析。结果 干预前渗漏性损伤发生率为38.4%,干预后渗漏性损伤发生率为 1.8%,两组时间对比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 0.01)。结论 找出发生渗漏性损伤的原因,采取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可有效减少化疗药物渗漏性损伤的发生。

关键词:头皮针;化学疗法;渗漏性损伤;护理

化疗是血液内科治疗白血病的重要手段,而渗漏性损伤是患者静脉输液化疗中常见的局部并发症之一[1]。本院血液内科由于各种原因,多数患者还是接受用头皮针来完成静脉化疗。常用的化疗药物有柔比星、柔红霉素、长春新碱等。造成渗漏原因主要有患者过度活动、护士穿刺技术、穿刺部位、针头固定方法、输液速度等,造成局部组织疼痛、红肿、水泡、硬结、功能障碍,甚至发黑、溃疡、坏死。一旦发生这种损伤,不仅给患者身心带来伤害,甚至导致医疗纠纷。因此对静脉化疗过程中引起渗漏性损伤的主要原因分析,及采取干预措施是非常重要的。作者在本文中总结了预防化疗药物渗漏性损伤的处理措施,并进行了前后对照实验,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12年12月~2013年1月在本院行化疗的834例患者中有32例发生渗漏性损伤.其中男 20 例,女 12 例,年龄21~79 岁,平均 46.2岁。按美国静脉输液护理学会所规定的渗漏性损伤分级指标,有1 级 42 例,2 级 18 例,3 级 7 例,4 级 2 例。2013年2月~2014年2月进行护理干预后,1002例化疗患者中有18例发生了渗漏现象。其中男 10 例,女 8 例,年龄 15~89 岁,平均50.3 岁,其中 1 级 9 例,2 级 13 例,3 级 2 例,4 级 0。

1.2主要原因分析

1.2.1患者原因 化疗患者血管脆性增加,容易导致血管渗漏性损伤;或在输液时不配合护士,导致针头扎偏;或输注化疗药过程中,患者过度活动如 上卫生间、玩手机等,导致针尖扎破血管壁或斜面滑出血管壁而造成渗漏。

1.2.2药物原因 化疗药物本身刺激性大、与其浓度、酸碱性、渗透压及毒性有关,它能在较短的时间进入血管、使血管通透性增加,从而对血管内膜产生不良刺激而造成局部组织损伤[2]。

1.2.3护士因素 部分护士责任心不强,穿刺时针头进入静脉血管不完全,针头斜面一部分暴露于血管外,因定不牢,或针头扎入过深穿透血管壁,导致化疗药物外渗。护士未能做到定时巡视,导致错失补救良机。另外拔出针头时,按压时间不足,部分药液自针眼处渗出,引起红肿反应。

1.2.4健康宣教不到位 未对患者进行化疗药物知识普及,宣传力度不够,患者缺乏专业的知识,对药物渗出症状不了解,未能及时地通知护理人员做出处理,以致于补救迟缓,导致局部红肿疼痛甚至坏死。

1.3干预措施

1.3.1做好健康宣教 化疗前向患者及家属说明化疗的目的、药物名称、作用、不良反应和预防渗漏措施,说明药物渗漏至皮下组织所致的严重反应和后果,选择舒适的,把所需要用的物品放于伸手可取的位置,减少下床活动或输液肢体的活动,争取患者和家属的理解与配合,从而降低外渗几率。

1.3.2正确选择血管 化疗时需选择粗大的、弹性好的、无炎症的血管,不宜在同一条静脉上反复穿刺,以防造成血管损伤和渗透性损伤,应有娴熟的静脉穿刺技术。化疗前后用生理盐水50~100 mL 冲洗输液管道,确保无外渗时,再输注化疗药物,输两种化疗药物时中间需用盐水或糖水冲洗,从而减轻对血管的刺激和损伤。

1.3.3药物渗漏后的处理

1.3.3.1立即停止输液 发生药物渗漏时,应保留注射针头,用10ml注射器尽量回抽渗漏于皮下的化疗药液,并从保留针头注入相应的化疗药物拮抗剂,然后拔除针头;若无相应拮抗剂可拔除针头后直接用地塞米松 5mg+利多卡因 100mg环形局部封闭,1次/d,连续 3d,以减轻局部疼痛和炎症反应,抬高患肢24~48h,然后局部用马铃薯片湿敷,马铃薯具有抗感染解毒、消肿镇痛、缓解痉挛、促进细胞再生和伤口愈合等作用[3],2次/d;或用33%硫酸镁冷湿敷,可起到抑制炎症过程中毛细血管的通透性并减轻水肿,局部间断冰敷24h,疗效显著[4]。 1.3.3.2加强巡视 输注化疗药物时,护士一定要加强巡视,严密观察输液情况,询问患者穿刺部位及静脉走行方向有无疼痛,观察局部有无药液外漏、外渗,并及时处理。

1.4评价方法 分别从穿刺技术、针头固定方法、输液速度、穿刺部位及患者的活动度等方面进行评价和分析,统计渗漏性损伤发生率,并与干预前进行对比分析。

1.5统计学处理 计数资料采用STATA 13.0软件计算,χ2检验。

2 结果

干预前32例渗漏性损伤患者有 1 例患者局部出现水泡经积极处理后治愈,另有 1 例患者在应用柔红霉素化疗中出现渗漏,后期出现了正中神经损伤,表现为局部功能障碍;干预后发生18例渗漏患者经积极处理后治愈。见表1、表2。

3 讨论

化疗药物的渗漏可造成患者疼痛、致伤、致残。尤其是在用药护士未受过严格、系统的专业技术训练情况下最易发生。我们通过临床摸索对白血病患者采用头皮针完成化疗治疗,只要做好患者的健康教育,做好专业技术培训,做到合理选择并保护静脉,采取正确的输注及固定方法,加强巡视,一旦发生药物渗漏及时处理,就能有效地减少化疗药物的渗漏性损伤,减轻患者不必要的痛苦。

参考文献:

[1]刘洪芬,陈利涛.化疗药物外渗护理干预差异性研究与评价[J].护士进修杂志,2012,26(12):1134.

[2]陈立芳.杜红.1号消炎膏加冰敷治疗药物外渗的疗效观察[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4,20(5B):43.

[3]陈凤梅,刘玲.马铃薯外敷治疗套管针所致静脉炎的效果观察[J].河南外科学杂志,2012,18 (2 ):153.

[4]李俊英,余春华,等.化疗药物外渗的危险因素及预防[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5,21(9): 73-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