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浅谈学生课堂烦躁行为的安抚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浅谈学生课堂烦躁行为的安抚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 接受特殊教育的学生在身体和智力上缺陷使他们的人际交往出现种种问题,在家庭或学校中承受过大的压力,这些压力导致部分学生通过烦躁行为进行发泄。特殊教育工作者应当掌握学生出现烦躁行为的原因,有针对性地进行安抚,从而使学生缓解压力,稳定情绪。本文介绍了学生课堂烦躁为的根源,并对学生课堂烦躁行为的安抚提出了见解与建议,以期为特殊教育工作者提供参考。

关键词:学生 课堂 烦躁行为 特殊教育

中图分类号:G4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5)09-0239-01

特殊教育一般情况下指的是教育对象的特殊性,即特殊教育针对的是那些与正常人不同的、在身体或心理上存在障碍的特殊人群,也就是通常说的智障、视障或听障学生。但从另一个角度而言,特殊教育在面对特殊对象时需要采取特殊教育方式开展教学,也就是说特殊教育模式不能沿用普通学校惯常采取的“老师教、学生听”的教育手法,而需要根据受教育者特殊的身体或心理特点开展别具一格的教学。

一、学生课堂烦躁行为的根源

需要接受特殊教育的学生往往在身体或心理上具有不同类型的疾病,常见的有智障问题,这些异于常人的问题常常导致这些学生在人际交往过程中遭遇挫折甚至伤害,进而使学生在年幼时就承担过大的压力,一些学生面对这些压力时的表现就是烦躁行为。

烦躁行为的本质其实是学生焦虑、恐惧心理的外在表现,而导致学生产生焦虑和恐惧心理的原因则极为复杂。从家庭因素讲,智障学生由于身体和心理的特殊情况可能遭遇到父母以强迫、威胁、打骂等形式要求服从命令的对待;或者父母对智障孩子的要求时常忽略、不敏感甚至拒绝;也有的智障学生平时难以得到父母关心,一旦出现错误,父母往往表现出失望、生气、难堪等情绪,给学生造成极大的负面影响。从学校环境讲,智障学生在人际交往中经常遭遇各种困境,他们的意见或情绪难以被其他人理解,而相对缓慢的身体和智力发育又使他们无法有效控制情绪或行为,故内心的焦虑与恐惧情绪常常使这些智障学生表现出烦躁甚至攻击性的行为。

二、学生课堂烦躁行为的安抚

1.以“不干预”的方式进行安抚

智障学生由于智力发育往往落后于正常人,教师应注意以更加新颖有趣的教学形式吸引学生注意力,在游戏中融入教育内容,以实现安抚学生烦躁行为并开展教育的目的。

例如,培三班的智障学生李圣成刚刚开始接受学校教育时不愿意上学,父母将他送进学校时,他常常哭闹,或者拉着父母不愿意放手。如果被强行留在教室,他无法象正常学生那样安静地坐下,而是在教室里反复走动,表现得惊慌失措。此时,教师暂时采取了“不干预”的方式,也不要求他坐回座位,而是将一些玩具和画着鲜艳图案的卡片放在他的座位上,之后和其他正常学生开始课堂教学。李圣成发现没有受到伤害的危险后,逐渐平静下来,然后注意到座位上的玩具和卡片,慢慢坐下来玩耍,这时,教师靠近李圣成轻声对他说:“我们一起玩好不好?”他虽然没有说话,但慢慢接受。

2.以游戏的形式进行安抚

仍以李圣成为例,教师为了让他放松下来,给了他一些耐挤压的玩具,告诉李圣成用力挤压这些玩具,李圣成玩得很开心。这种行为可以让李圣成的身体产生了“紧张――放松”“放松――紧张”的感受,使他因焦虑和恐惧产生的烦躁行为找到宣泄的出口,让压力得到有效释放,其烦躁行为得以平息。教师还在日常教学中让李圣成练习吹气球,由于吹气球的过程需要频繁深呼吸,李圣成在一次次深呼吸过程中学会了保持平静,有效解除了烦躁行为。面对智障孩子更需要时刻与家长联系沟通,告诉家长配合学校让李圣成完成不同的游戏任务,以赢得奖励的方式减少烦躁行为的产生,教师和李圣成约定上课时安静地坐好、不哭闹、不乱跑,坚持一天后回家就可以得到糖果或玩具的奖励,周末也可以去超市。李圣成经过一段时间的游戏教学,出现烦躁行为的次数明显减少。

此外,教师还可以利用诸如玩“我们都是木头人”的游戏,让智障学生和其他正常学生一起玩,保持一定时间内不动作、不说话,然后可以获得糖果或玩具的奖励,通过游戏锻炼学生控制情绪和肢体动作的能力,进而达到消除烦躁行为的目的。对于那些因为过于内向或胆怯而容易因恐惧导致烦躁行为的学生,教师可以安排他们玩“我是超人”的游戏,让学生扮演超人,用厚纸片剪成人形粘在墙上,在人形纸片上写上“坏蛋”,然后让学生用充气玩具棰击打人形纸片直到纸片从墙上掉下来,然后奖励学生糖果或玩具并夸奖他们:“你很勇敢,把坏蛋都打倒了!”之类,鼓励学生战胜恐惧心理,进而控制烦躁行为的出现。

3.以身体接触安抚学生的烦躁行为

这种教学模式的前提是必须在教师与学生之间建立起极强的信任关系,学生可以完全信任甚至依赖教师。教师在日常与学生交流过程中必须让学生感受到完全的安全、关怀,让学生建立起“我和他/她(教师)在一起不会有伤害、责骂、失望……”的概念与感觉。在与学生对话时,教师应多用表扬和鼓励用语比如“做得很好!”、“你很棒!”、“这就对了!”、“太好了!”等等,而避免使用批评或否定用语比如“错了!不是这样!”、“不对!应该是……”等等,即使学生犯错,教师也应该婉转地表述:“再试试其他方法,比如……”、“这样可能会更好:……”等。一旦学生和教师建立了完全信任关系,当学生出现烦躁行为时,教师可以第一时间利用语言和拥抱进行安抚,比如温和地询问学生:“怎么不高兴啦?来,给老师一个拥抱!”或者是:“不怕!不怕!老师在这里,没有什么可怕的!”然后拥抱学生等等。

结束语

特殊教育针对的学生都是特殊人群,从事特殊教育的工作者需要具备足够的耐心和爱心,以比普通学校教育者更多的关怀对待接受特殊教育的学生。同时,从事特殊教育的工作者应不断创新工作方式,加强对智障学生行为的观察,不断总结工作经验、提高工作水平。

参考文献

[1]宋红. 教师文化对特殊教育学生的影响[J]. 赤子(中旬),2014,03:265.

[2]张志刚. 长春市特殊教育学校体育教学现状及对策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