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一张“研究单”的背后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一张“研究单”的背后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在“以儿童发展为本”的核心理念关照下,当下的小学数学课堂呈现出以“学”为主的课堂教学方式,由此催生出一个新鲜事物――“研究单”。“研究单”是教师进行课堂教学的辅助手段,也是儿童自主学习的重要抓手。要设计并用好“研究单”,就要考虑到适合和优化的问题。在使用时,应考虑周全且用在“刀刃”上,注重从前置走向内置,从形式走向深入,从而使课堂“教”与“学”更加高效。

【关键词】研究单;适合;优化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5)01-0050-02

【作者简介】陈静,南京市小学教师培训中心(南京,210000),江苏省数学特级教师,全国优秀教师,江苏省优秀教育工作者,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培养对象。曾获全国计划单列市小学数学赛课一等奖、江苏省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竞赛一等奖等奖项。

儿童是天生的学习者。从这个角度重新衡量课堂中“教”与“学”这两者之间的关系,孰轻孰重不言自明。在“以儿童发展为本”的核心理念关照下,当下的小学数学课堂呈现出以“学”为主的课堂教学方式,由此催生出一个新鲜事物――“研究单”。

问题1:“研究单”的意义和价值何在?

“研究单”,是由教师依据一定的教学内容,围绕既定教学目标,在充分把握儿童已有经验的基础上,精心研制开发,引导儿童展开独立研究性学习的线索式提纲。它通常由三个部分组成:(1)铺垫,寻找新知的前续经验;(2)研学,启发新知的内在体验;(3)练习,鼓励新知的尝试运用。

“研究单”是教师进行课堂教学的辅助手段,也是儿童自主学习的重要抓手。它内涵丰富,既指向于儿童的自主学习、探索创新,又体现了以儿童生命成长为本的教学理念,同时也带来了课堂教学形式的变革。课堂不再是教师的一言堂,“研究单”的使用使课堂上师生、生生之间的对话交流、质疑补充、反馈评价成为可能,甚至成为常态,因此不得不说,“研究单”使课堂教学真正走向了儿童,其意义巨大。

问题2:怎样设计并用好“研究单”?

适合:我们不妨从以下几个角度去考虑“适合”的问题,比如:哪些内容、哪些课型适合用研究单?什么年龄段、什么能力层次的儿童适合使用研究单?怎样设计出好的、适合课堂教学的研究单?等等。

“研究单”是一种好的教学形式,但并非万能。在使用时,应考虑周全且用在“刀刃”上。小学阶段,中、高年级的儿童无疑比低年级的儿童更适合使用研究单开展研究性学习。如果再进一步讨论每一张研究背后隐含的投入与产出的效益比,也不难发现,一线教师如果每节课都去设计研究单,从研究教材到出题打印再到上课前的批阅,其工作量可想而知,最后难免因疲于应付而流于形式。而对儿童来说,每天完成各学科的研究单也是一份沉甸甸的任务。当然,教师的学科素养与研究能力也直接决定研究单的质量,在专家与新手之间,专家型教师更适合设计研究单,也更适合开展这样的课堂教学,因为他们有更强的课堂驾驭能力,对课堂教学的深浅、收放更显得张弛有度、拿捏自如。同时以他们丰富的教学经验,也更清楚地知道,儿童在哪里以及将要带领儿童走向哪里。因此,出于“适合”的考虑,不妨首先充分分析校情、班情、教情、学情,在合适的情况下再考虑精选教学内容、课型来设计研究单,同时对儿童研究性学习任务的布置也应该因人而异、分层进行。

优化:“有效、实效、高效”永远是评判任何一种教学方法是否适合课堂教学的标准。从教学实效的角度考虑,研究单的使用可否做以下调整和优化,从而使课堂“教”与“学”更加高效。

从前置走向内置。一节课的教学时间是40分钟,如果一张研究单变相地将本该40分钟完成的教学内容往前延伸出一个40分钟,又或者因课堂讨论耗时过多来不及完成相应的练习,又要再往后延伸出另一个40分钟,那么这样的教学方法无疑是低效的。“研究单”能否从课前走向课堂,成为“课内研究单”?又或者能否将零打碎敲式的“课时研究单”统整为“单元研究单”或“主题式研究单”,从而相对减轻课外研究性作业的负担呢?笔者认为,这些都是非常值得研究的问题。精简研究的题数,精选研究的题型,精捡研究的时机,在预定的教学时间内,将儿童的自主合作探究与预设教学流程完美融合,让课堂40分钟更丰富、充实和高效。当然,任何事情都不能绝对化,这里给出的建议并非表示研究单一定要当堂完成,对于以实践操作为主要研究方式,且需要与儿童的生活体验无缝对接的学习内容,例如“认识时、分”“千克和克”等,需要在家里开展操作实验,则前置性研究也十分必要。

从形式走向深入。教师使用研究单,应该避免形式上的模仿和借鉴,尤其是很多教师在自身教学任务比较繁重的情况下,经常共享同教研组其他教师的教学资源,借鉴甚至原样照搬别人设计好的研究单用于自己的班级教学,殊不知,已有现成的研究单往往是教师个体根据本班儿童实际,融合自己对教材的个性化解读,再结合本班独特的课堂教学文化等多方面因素的针对性设计,这样的研究单往往属于“量体裁衣”,而非“统号均码”,因此,往往在“原配”班级使用效果较好,而拿到其他班级教学,效果却不尽如人意。

从这个角度来说,研究单无疑是最能体现教师的教学智慧和教学功底的考量工具了,源于教材又高于教材,理解儿童又发展儿童,线索明确且难易适度,唤醒旧知兼启发探究,注重操作又留有一定的思维空间,兼顾各层次儿童的发展需求,这着实对教师提出了比常规备课更高的要求。

“研究单”真正的意义是引导儿童的自主学习,培养研究精神和创新意识。因此,编制中应注意以下几点:一是寻找“课眼”,即一节课中真正需要儿童进行探索研究的有价值的核心问题。例如,教学“三角形三边关系”时,教师提供给每个学习小组三根长度不等的小棒,让他们研究其是否能围成三角形,并提出关键问题引领儿童的研究性学习:“都是三根小棒,为什么有的能围成三角形,有的不能?究竟长度怎样的三根小棒能围成三角形呢?”以此核心问题启发儿童展开探索研究。二是寻求“突破”,编制研究单首先要基于对教材的钻研,没有钻研就没有突破;其次要基于教师对儿童思维的深刻理解和不懈探究,从而创设难度适当的研究任务,设计最能激发儿童思维挑战的研究问题,让儿童通过“跳一跳”的方式不断解决一个又一个小难题,从中获得丰富的活动经验和学习体会。三是致力“提升”,从研究单中获得的提升应该是双向的,它能成就教师,更能提升儿童,我们期待,研究单真正成为师生相互融通、教学相长的桥梁与纽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