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成语新用的变异分析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成语新用的变异分析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成语具有结构凝固性和意义整体性的特点。而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人们出于表意或修辞的需要,临时改变成语的固有结构形式或打破成语的常规用法,对成语变异运用。本文通过对成语变异运用的基本类型进行分析,认识成语的形式变异和意义变异运用的积极意义。

关键词:成语 变异 运用 分析

语言变异是指在特定的语境中突破语音、词汇和语法等系统的种种常规而采取的一种变通用法。成语定型定义,约定俗成,不能轻易变动。但是,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出于表意或修辞的需要,临时改变成语的固有结构形式或打破成语的常规用法,这就是成语的变异运用。这种变异运用大致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文字形式方面变异

改变成语的外在形式,主要表现为将成语扩展、缩略、变序、换字等,这是成语结构的活用,一般具有积极的修辞作用。

(一)扩展

它可以分为两种形式:一是添加,二是拆离。

1.添加即直接在原成语中添加语素,成语还是一个短语,只是容量扩大了。广告语中经常用到这种形式,如:

(1)聪明何必绝顶,慧根长留。(某生发灵广告语)

(2)百川归大海,万泉入天磁。(天磁牌磁化杯广告语)

在“聪明绝顶”间添加否定性语素“何必”,形成否定句式,反衬产品的功能。在“百川归海”中插人“大”字,形成一个五字结构,与后面的“万泉入天磁”五个字形成对仗。

2.拆离即把成语分成两部分,放在一个句子的不同分句中或不同的句子中,变成两个或多个短语。拆离成语有时是为了适应实际表意的需要,有时是为了起到强调作用。如:

(3)宝宝口服,妈妈心服。(儿童药品广告)

(4)春风伴您,人生得意。(宁波春风牌收录机广告)

(二)缩略

根据语境的需要,把四字的成语减缩使用,只取其中的两个字或三个字。如:

(5)胸中存灼见,眼底辨秋毫。(某眼镜店的广告)

其中“灼见”截取了“真知灼见”的后两字,意在说明选择本店的人有灼见;“辨秋毫”则是“明辨秋毫”的节缩,说明本店眼镜质量好。

(6)铁笔能操,宁同刻鹄;金章可琢,莫笑雕虫。(某刊刻社广告)

这句中暗含“刻鹄类鹜”和“雕虫小技”两个成语的缩略,自嘲的语气和自谦的态度中透着浓浓的艺术气息。

同时这两个广告语对仗也恰到好处。在成语的具体运用中有时出于文字的工整对称、押韵或使语言更为凝练等方面的考虑,减少成语中的部分语素,但意义保持不变。

再如:“泰斗”(泰山北斗)、“效颦”(东施效颦)、“敝帚”(敝帚自珍)、“锦囊”(锦囊妙计)、 “求疵”(吹毛求疵)、“点金”(点铁成金)、“井蛙”(井底之蛙)、“蛇足”(画蛇添足)等等成语的缩略,它们蕴含丰富、言简意赅,往往带有典故故事,又积淀着深厚的民族历史文化。

(三)变序

颠倒成语的词序。如:“大雨倾盆”改为“倾盆大雨”,“虎踞龙盘”改为“龙盘虎踞”等。

有时颠倒成语的词序还能改变成语的感彩。如成语“弄斧班门”原为“班门弄斧”,比喻在行家面前卖弄本领,自不量力,含有讽刺意味。将语序改变之后,其语义变为敢于向权威挑战,表现了严谨的作风和大无畏的勇气和智慧,其感彩从贬义转变为褒义。

(四)换词

更换成语中的个别字。利用同类事物的相关性或结构的相似性,类推联想,换词仿拟出新词(这里不包括谐音仿拟)。如:

对“痘”下药(台湾护肤霜广告)、饮“乳”思源(牛奶广告),仿成语“对症下药”“饮水思源”换词而成的。“症”和“痘”“水”和“乳”是同类事物,这个改造只是范围缩小了。类似的还有将“一箭双雕”改为“一箭三雕”,“一举两得”改为“一举三得”,“闻过则喜”改为“闻过则改”,“望子成龙”改为“望女成凤”等等。

再如,曾在网上风行的一句:“有一种等待叫做望穿秋水,有一种寒冷叫做忘穿秋裤。”这里“忘穿秋裤”就是仿成语“望穿秋水”结构换词而来,以博网友一笑。仿“望洋兴叹”,换词造出“望‘楼’兴叹”。先把“望洋”由“仰视的样子”别解为“望着海洋”,然后仿拟换词造出 “望‘楼’兴叹”。

还有一种情况就是用英文字母进行变换,如:“e”箭双雕 (某电讯技术)、“e”往无前(网吧)、“e”马当先(电子商务)。这三例都是用“e”来替换成语中的“一”,表示与电子商务、网络相关的产品。“e”是英文“electronic”(电子)的首字母,逐渐约定俗成用小写的“e”作为电子的简称,这一符号以含义明确、简洁、易识别、信息传达迅速等优势,在电子、网络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电子、网络产品的广告中应用的频率也非常高。

二、语音方面变异

借助成语的固定结构,利用谐音字直接替换成语中的某一个或几个字,从而构成一个谐音的变异成语。

从语音角度看,谐音成语的“谐音”可分为同音字和近音字两大类。

(一)同音字

谐音字与被谐音字的声母、韵母和声调完全相同。

如:市外桃源(某别墅广告)、闲妻良母(某全自动洗衣机广告),原成语分别为“世外桃源”“贤妻良母”;谐音字“市”与被谐音字“世”,谐音字“闲”与被谐音字“贤”语音完全相同。

(二)近音字

谐音字与被谐音字的声母、韵母和声调不完全相同。它又可分为三小类:

1.声母、韵母相同,声调不同。如:有“杯”(备)无患(磁化杯广告)、咳(刻)不容缓(咳喘药广告),“杯(bēi)”与“备(bèi)”,“咳(ké)”与“刻(kè)”只是声调不同。

2.声母、声调相同,韵母相近。如:“净”(尽)如人意(洗洁净广告),“净(jìng)”与“尽(jìn),一个是后鼻音韵母,一个是前鼻音韵母。

3.声调、韵辙相同,声母不同。如:小不“饮”则乱大谋(饮料广告),原成语“小不忍则乱大谋”。“饮”与“忍”声调相同,都是上声,“饮”的韵母 in,“忍”韵母 en,同属十八韵中的“痕”韵,韵辙相同,所以语音相近,尽管一个是零声母,一个是 r 声母,声母不同。

广告语中谐音成语的名称颇多。在广告语中,为了突出产品的特征,就是利用音同或音近的词语来代替成语中的词语,从而达到特殊的语用效果,更好地凸显产品的特征,展示广告产品所应有的功能和价值。

三、语义的变异

在特定的语境中,为了表达的需要,改变成语外部形式或意义整体性,导致成语意义的变异。它有以下几种情形:

(一)旧形新义

套用原成语的文字形式,抛开原成语中某词或字的常用义或比喻义,作新的理解,从而达到更为新奇有力的语言效果。如:

(7)神机妙算(计算机广告)

“神机妙算”约定俗成的理解是“超越常人的机智和巧妙的计谋”。而这里却移花接木,将“机”和“算”分别解释为“计算机”和“计算”,该成语也就摇身一变,成了赞美计算机的绝妙好词了。

(8)一毛不拔(某牙刷广告)

“一毛不拔”常用来形容人吝啬。这里将“拔”的语义具体化,是说一根牙刷毛也拔不出来,突出牙刷的质量特点。

套用成语字面形式时,不仅要引导人们从字面对原成语产生别解,而且还应当力求使原成语语义与新生义达到水融,相辅相成,这样才能达到脱俗成新之效果。

(二)谐音别解

根据表达需要,用音同或音近的字换掉原成语中相应的词或语素,使人联想,赋予新意。如:

(9)触“幕”惊“新”(大洋字幕机广告)

成语“触目惊心”指“目光所及,内心受到很大的震动”,形容事态严重。广告语将“目”改为“幕”,将“心”改为“新”,词语的意思就变成了“用户一接触字幕机就惊叹它的新奇了。”

(10)口蜜腹“健”

仿成语“口蜜腹剑”,意为“喝到嘴里觉得甜蜜,喝到肚子里会让胃更健康。”

(三)换词借义

把原成语的某一词或字抽掉,根据语境换上需表达的某词或字,同时借用原成语的语义。如:

(11)路遥知马力,日久见跃进。(跃进牌汽车广告)

此广告语把产品的品牌镶嵌于人们已经熟知的成语中,既充分表达了对产品质量的自信,也使人们自然而然地记住了“跃进”这个品牌,并产生了日久见人心——跃进品质优良的广告效应。

(12)漫漫冬日,有“被”无患。(某绒芯被褥制品广告)

看到这则广告语,人们自然会联想到备有这种被子,就不用担心冬天怎么过了。

(四)反义换词

用与原成语中意义相对或相反的字、词更换原成语中的某个词或字,改变原成语的语义,使新词语与原成语的意义截然相反。广告语中经常借用仿造成的新词语与原成语的语义反差,来突出强调产品功用或性能。如:

(13)六神“有”主,一家无忧。(六神特效花露水广告)

(14)良药“甜”口。(某药品广告)

四、感彩意义的变化

根据语境临时改变成语的感彩,一般表现为以下几种类型:

(一)由褒义色彩变为中性色彩

如:“闻‘机’起舞”(跳舞机广告)仿成语“闻鸡起舞”,意为听到跳舞机里的音乐就会翩翩起舞。感彩由褒义色彩变为中性色彩。

(二)由中性色彩变为褒义色彩

如:“百‘衣’百顺”(电熨斗广告)仿成语“百依百顺”,意为用这个品牌电熨斗熨过的衣服都非常熨帖,体现了电熨斗很好的功效。而“百依百顺”是一切都顺从的意思,是中性色彩。感彩从中性色彩转变为褒义色彩。

(三)由贬义色彩变为中性或褒义色彩

如:“两面三刀”(多功能菜刀广告)原是贬义词,这里不换汤却换了药,改变了成语本来的意思,是说这多功能菜刀有两个面三种功能,强调它的多功能性。感彩从贬义转变为中性色彩。

这种临时改变成语感彩能够起到很好的修辞效果,丰富了语言的信息量。

五、语法方面的变异

从语法角度分析,有两个观测点,一个是词性,另一个是结构。成语的语法性质或语法结构发生变异,大多数情况下伴随着成语外形的变异。总的来说,成语的语法发生变异的并不占多数,这种变异运用在满足人们求新求异的心理需求时,常常受到人们尤其是语言学者的诟病,使用时应该抱着谨慎的态度。

总之,在强调汉语成语结构定型化的同时,应当明确,成语在具体的运用中还具有一定程度的灵活性和变异性,这对于我们正确而灵活地使用成语是有所助益的。

参考文献:

[1]陈庆汉.广告辞中成语活用现象研究[J].新闻界,2007,(2).

[2]陈笑兰.成语的变异运用[J].湖北师范学院学报,2011,(3).

[3]梁银辉,任孝珍.谈成语的活用[J].语文学刊,2006,(8).

(宋美凤 江苏省盐城生物工程高等职业学校 224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