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浅谈人工造林更新的措施及注意事项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浅谈人工造林更新的措施及注意事项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城市和工业的快速发展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破坏,而且森林资源作为重要的自然资源被大量的消耗。所以为了对森林资源进行有效的保护,我国已经实施了天然林的保护工程项目,进而能够给林木的生长提供一个良好的空间,达到促进资源的可持续发展的目的。同时,人工造林的作用也显现出来,成为了保护森林资源的一个重要途径。本文将针对人工造林更新中的方法和需要注意的一些相关问题进行简要的分析。

[关键词] 更新 造林 措施 注意事项

[中图分类号] S754.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4)05-0110-01

森林采伐是取得木材的一个重要途径,但是其真正的目的绝不是单纯的取得木材,主要的意义还是能够更好的保护森林的生态环境,以便更好地维护和发挥森林的多重效益和功能,有效地改进森林的组织结构和提高森林的质量,更好地促进森林的更新改造,提高森林的自然生产力。对于森林资源既要有效的进行开采也要适时的进行更新防护,只有二者有效的结合,才能让森林资源得到有效的利用。更新造林主要有三种方式,包括人工更新、天然更新和人工促进天然更新。这三种更新方式之间是相互联系和有机结合的整体,在整个的更新造林中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人工更新是根据人们的意愿来调节树种,有效地发展目的树种或优势树种,加速森林的恢复和生长,保证森林的质量。所以,人工更新在世界上都得到了相应的重视并拥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人工造林是保护森林资源的一个重要途径,是将苗木、种子或者其他材料在造林地上进行种植的一个过程,根据不同的造林地所具备的土质特征和气候条件,一般分为人工造林和更新两种不同的方式,但是从本质上来说,人工造林和人工更新隶属于同一个范畴内,充分利用土壤和气候条件,实现对树木的有效更新和防护作用。

在森林的维护和更新的过程中,首先要坚持人工更新为主,人工促进和天然更新相结合。根据不同立体条件和生长情况,采取不同的更新方式,在采伐的过程中要最大限度地保护幼树。其次是严把质量关,做好人工更新造林的设计工作。主要包括设计时要严格执行设计规程,设计密度要充分体现立体因子,林种和树种这三大主导因子。同时分布要均匀,对调查设计造林地选择要适当,要做到适地适树,合理安排造林树种。因地制宜地设计更新方式,在适宜的立体条件下,要优先考虑人工促进天然更新,力争降低资金的投入。

合理整地是造林前的一个重要环节。一般是在上一年的雨季整地,次年再进行造林,也可以是春季整地雨季造林或者雨季一边整地一边造林。在整地的过程中,方法和规格的确定,要严格按照水土保持的要求,尽量减少破土面,因地制宜,采取不同的整地方式,一般对山坡上部及坡以上的地段要采用穴状、鱼鳞坑整地。上坡中部及二百米以下的地方要采用鱼鳞坑和水平阶整地。上坡下部的地段要采用窄幅梯田整地。无论采取哪种方式整地,都必须在整地前做好规划设计,按照设计方案进行施工。

要掌握适宜的造林时机。一般雨季是造林种植的最好时机,尤其是裸根苗造林,若是能够在栽培后下雨,并且能够有连续的几天阴天,就会对提高造林成活率有非常重大的意义。同时,在一般的情况下,造林的时间最好是安排在下午,以减少太阳对苗木尤其是在栽培当天的暴晒时间。再加上经过一个夜晚的缓冲,可以提高苗木的抵抗能力,对于提高造林成活率起到一定的作用,但是同时也要忌在无降水或者降水不多的时期强栽等雨,要严格遵循三不栽的原则,即“雨不透不栽,天不连阴不栽,雨过天睛不栽”。

在造林技术方面同样也很重要。首先要掌握造林密度,松柏造林一般安排在山坡的中上部,穴状或者鱼鳞坑整地,密度方面可掌握在每亩二百到三百株;花椒一般栽培在地堰、水平阶或者梯田成片栽植,栽植在地堰的株距两米左右。如果要用容器苗造林时,要注意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在起苗的时候,应该先挖掉容器袋周围的土,尽量避免袋内的土体松动,切忌用手拔苗起苗。二是在栽植时应该注意栽植深度,培土深度要比容器高出2-3米,一定不要将营养袋露在外面。三是栽培前一定要撕破袋底。裸根苗造林的时候,在起苗的前一天圃地要进行灌水,起苗时一律用撅头深刨,做到根系完整,根部带土,剔除细弱苗和根苗,进行苗木分级,并用草袋包装,做到随起、随运、及时栽植。

造林后的管护工作是提高成活率的重要保障。成活率和保存率的高低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由于树木不能达到该地的自然条件要求,造林时不按照树种的生活习惯来进行合理的配置,使成活下来的苗木有大量死亡的现象,有的长成小老树,没有明显的主干,生长不良,对成树有很大的影响;二是造林后管护工作差,常言道三分造七分管,造林后如果不能够进行及时合理的赋予,造林将不会得到理想的效果。

苗木在栽培过后的抚育管理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造林后要及时用枯树枝和碎草以及石块等覆盖穴面,以此来减少水分的蒸发,能够有效地促进苗木的生长。如果在造林后无雨,尤其是裸根苗要尽可能在栽培后三天内浇一次水,以保障幼苗的成活。若是在大雨后,要及时查看苗木,如果被冲压,要及时扒出扶正。未能够进行穴面覆盖的植树穴,大雨过后土壤容易板结、干裂和滋生杂草,要适时地进行松土和清除杂草。

总结

综上所述,要提高造林的成活率和保存率,首先要适地适树,把好苗木关,然后加强造林后的管护工作,及时抚育,严禁放牧和割烧柴,防治病虫害,加强防火工作。提高设计队伍的专业素质,对调查设计人员实行定期的培训和定期考核。坚持合理的采伐,因地制宜地确定采伐方式,保护好幼苗,实现采育结合。同时更新作业也要注重对生态系统的保护,维护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只有做到这些,才能够有效地实现造林更新,让森林资源在国民经济中发挥最大的价值。

参考文献

[1]王吉辉.加强森林后备资源培育[J].林业勘察设计,1998,(1):47―48.

[2]韩友平,李平.影响我国人工造林质量的因素及技术措施[J].防护林科技,2008年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