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浅谈小学数学有效课堂的探索与实践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浅谈小学数学有效课堂的探索与实践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0引言

新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教学活动是学生学与教师教的统一,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积极构建有效课堂是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果的重要方式。在小学数学有效课堂建设中,要充分把握教材的特点,采取多种方式来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1北师大版小学数学教材的主要特点

1.1确立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的主体地位

对于每个在校的小学生来说,他们都在具有自身特色的生活背景、家庭背景下成长,在这种具有自身特色的文化氛围中,每个学生的生活体验与知识积累都有不同之处,这也就是学生在面对同一问题,不同的学生由于其思维方式的不同,学生给出解决问题的方式也有所区别。北师大版小学数学教材充分考虑到学生的个性特征,针对学生的个性特征,在教材中提供了大量让学生自己观察、操作、思考的素材,使学生不再对教师讲解产生依赖,而根据自身实践达到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的目的,培养起学生科学的思维方式。

1.2转变学习方式,注重探究活动

在小学数学学习过程中,充裕的数学活动参与时间和空间,能够使学生在数学知识的探索实践、交流以及结果分享等方面都有更多的机会。北师大版小学数学教材就为学生提供了大量的数学活动参与时间和空间,在例题和练习中,北师大版数学教材更多地注重对学生实践和合作交流,也使小学数学教师不再一味地注重数学知识的掌握结果,而是迫使教师深入到学生之中,鼓励学生对数学知识的不断探索,使学生在丰富多样的数学知识探索活动中,加深数学知识的理解,加强对学生数学知识的应用能力培养。

1.3教材呈现方式符合学生特点

由于小学生的所处成长阶段比较特殊,学生的认知特点和认识规律上体现出较强的儿童性,在对外界信息接收上,更容易接收儿童化、图文并茂、与学生息息相关的事物。北师大的数学教材编写上充分考虑到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和认知规律,在教材呈现方式上,充分利用生动活泼的形式来将教材内容呈现出来。在事例的选取上,教材事例多源于学生身边,事例不仅体现出与学生的息息相关性,而且社会化和趣味化特征也很明显。对于抽象的数学概念、定理、公式等,北师大小学数学教材也采用适当的非形式化的方法来展示。教材采用大页面的形式,多图少文、色彩多变、图文并茂、生动活泼,使教材更加富有吸引力。

2小学数学有效课堂的探索与实践

2.1创新课堂组织形式

随着新课标的推出以及在教学中的深入落实,要求小学数学教师必需转变观念,由学生数学学习的主导者转变为学生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教师需要转变以往的数学课堂组织形式,充分利用丰富多样的数学课堂组织形式,使小学数学课堂体现出趣味性、高效性,以小组合作的学习模式来组织数学课堂。在实施小组合作的学习模式时,教师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学生以小组形式展开讨论,小组与小组之间加强交流合作,从而使学生整体对问题认识程度加深,进而解决问题,提高学生整体的合作能力以及学习兴趣。如在教授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的时候,可以先介绍华罗庚、阿基米德等著名数学家的故事,这些数学家用自己的智慧和不懈的努力,为数学的发展做出了杰出了贡献,然后问学生还知道哪些数学家,并讲一讲他们的故事。学生通过分组讨论,然后由小组代表来讲述其他数学家的故事,这样充分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带着浓厚的学习兴趣导入新课程的学习,从而提高数学课堂的有效性。

2.2开展知识构建角色体验式学习

教师应引导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思维,勇于探索,使学生由知识被动的接受者转为数学知识体系的构建者,在开展构建角色体验式学习模式时,教师可以通过相应的问题,让学生自主思考总结出规律性结论,进而延伸到公式的讲解,使学生能够体验到数学知识的产生的过程,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式。如教授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中“5的倍数特征”这一节时,可以让学生通过多个5的倍数的观察和比较,让学生自己总结出5的倍数主要特征,让学生从知识被动接受的角色上转变为知识体系主动构建者,提高数学课堂的有效性。

2.3利用多媒体教学构建有效课堂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其应用范围的广度和深度都越来越高。多媒体与教育的结合使教育呈现出现代化特点,推动教育教学的现代化发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加强多媒体技术的应用,使数学课堂呈现出多样性、趣味性,从而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扩展数学知识视野。新课程标准指出:“按照课标的目的,要求确定教学内容的原则,还可以编写与小学数学教学有关的视听教材。”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以及北师大版小学数学教材的重点难点,结合学生现阶段的知识水平以及智力发展水平,充分发挥多媒体技术在数学教学中的作用,使枯燥乏味的数学知识,以多媒体课件的形式展现出来,使数学知识生动、形象、具体,让学生充分地感受到知识的趣味性,提高数学课堂的有效性。例如,在教授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中的“长方体”这一节时,可借助图片、动画等多媒体形式将丰富多彩的长方体形状进行展示,就可以使学生对“长方体”这一节的知识形成深刻的认识。

3结语

小学数学有效课堂构建对学生数学学习具有重要意义,由于教材的版本有所不同,因此在构建有效课堂时,要抓住所用教材特点,通过不同的方式来使数学课堂有效性得到提高。随着有效课堂探索和实践不断深入,数学课堂的有效性也将越来越强。

【参考文献】

[1]孔凡哲.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的主要特点[J]. 中学数学教育: 初中版, 2009: 16-19.

[2]杨位峰. 感悟“ 北师版”数学.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M].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10).

[3]童燕娜. 不要让“生活化”成为学生“探究”的羁绊――由“点与间隔”主题式研究课引起的思考[J]. 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20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