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由“全国文明城市”引发的竞赛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由“全国文明城市”引发的竞赛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事件背景】

从2014年10月开始,全国近百个城市都在忙着准备一项三年一次的“大考”――“全国文明城市”测评检查。

10月14日,武汉市召开了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动员部署大会。让参会者始料未及的是,会议的第一项议程竟然是“现场默写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4字”。在手机信号屏蔽的会场内,四百余名官员现场被测评。事后统计,现场有87.6%的人回答正确。

在全国文明城市测评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知晓率必须达到100%,而武汉市的检查组随机抽查时发现,大多数武汉市民说不出这24个字的内容。

武汉参与“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已有12年,但屡次与之失之交臂,已经成为人们的一块“心病”。目前,全国30个省会和副省级城市中,只有武汉、哈尔滨、沈阳、西安、济南、兰州等6个城市未当选过“全国文明城市”。

今年,武汉首次具备申报“全国文明城市”的资格,暂未出现一票否决的重大安全事故。“现在是武汉离全国文明城市最近的时候,要克难攻坚、背水一战。”誓师大会上,武汉市委书记阮成发要求各区书记挂帅,骑自行车、坐公交车亲临一线检查。

从2003年中央文明委正式下发评选通知开始,已经进行过三届评选,今年是第四次评选的收官之年。因此,几乎所有获得评选提名的城市和上届的当选城市,都在以自上而下、全城动员的方式,迎接最后的冲刺。

冲刺的动力在于,在当前五花八门的城市荣誉中,“全国文明城市”几乎是被所有城市一致视为含金量最高的一块“金字招牌”。而这块“金匾”引发的,是中国城市之间最大规模、最全方位的竞赛

对于这场竞赛,有人认为可以促进市民对于“全国文明城市”评比的知晓度和参与度,有积极的意义;有人则认为“全国文明城市”评比变成了文明知识竞赛,没有实际意义。

【辩论展台】

正方观点:文明城市,一方面体现在城市的硬件设施上,另一方面体现在市民文明程度的软件上。两方面都需要广大市民的积极参与。归根结底,城市文明的主体是人,是生活在城市里的所有市民。就此而言,要求市民背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本身可以理解为城市的文明程度在提升。有人觉得,把背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纳入考核内容,是一种形式主义。实际上,任何活动,最终都需要通过形式来表达。我们每个人的价值观,可能就源于一些活动教育的影响。倘若仅仅看到背诵活动中形式的一面,忽视其促进作用,不问青红皂白就对形式进行质疑,未必客观。至少,通过检查背诵的形式增强传播的力度,可以让更多的人接受文明的熏陶。

反方观点:将城市文明建设这样一个宏大的话题转嫁到检查老百姓的背诵上,显然有失偏颇。市民在城市文明的建设中,并非不可作为。在现代社会中,能否做到遵守交通规则和公共秩序,能否做到爱护环境卫生,能否树立起朴素的公民观念、培育健全的权利意识,比背诵一些条条框框和死板的知识要重要得多。离开了践行,仅仅字面意义上的背诵不仅推进不了社会进步和文明建设,反而徒增笑料。

【小试牛刀】

了解了相关的新闻事件和各方观点,你对此事一定有了自己的看法吧。你是赞成还是反对这种全民参与的竞赛呢?请说出你赞成或反对的理由。

在生活中,你还遇到过类似的事情吗?请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叙述一次类似的活动,并就活动结果谈一点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