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室内设计中的图底关系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室内设计中的图底关系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图底关系在所有艺术及认知领域都有普遍而广泛的运用。文章通过对图底关系理论的初步介绍,确认了室内设计中不同设计元素的图底关系,分析比较了“图”与“底”的互动转化,结合图底关系的基本特征和实际案例,对相关理论在现代室内设计中的适应性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

关键词:图底关系 室内设计视觉互动

1.图底关系

图底关系作为从格式塔心理学引进建筑领域的一种分析图解,它被广泛的应用到现代设计中,是人的视觉系统对前景与背景做出的一种区分。这里的“图”即图形本身,例如白纸上的一朵雏菊,雏菊便是整张画面的“图”的部分,陪衬雏菊的其他部分,也就是白纸,是我们称的“底”的部分。

然而图底关系的实质是讨论画面前景和背景之间的互动转化,任何一个物体在你把他看作是“图”时,周围都是“底”;反之,把其他的看作“图”,他就是“底”,是“图”还是“底”取决于观者的视觉选择。通常,我们会用一些规律和视觉控制手段强调我们所要强调的,使“图”的特征更强。

2. 室内设计中存在图底关系

通常我们对图形的感知是有选择的、不是所有对象都能得到同等强度的感知,这种差异化认知不仅仅存在于二维画面中,同样存在于三维空间里。室内空间中,认知中引人注意的物体成为“图”,退居衬托地位做为背景的成为“底”,从而产生了室内空间中的“图”、“底”之分。

在一个室内空间中,天花、铺装、陈设以及门窗由于功能、尺寸、色彩、明度、导向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存在着不同的图底关系。我们可以理解为,室内空间中的家具、陈设与地面铺装的“图”、“底”之分,即家具、陈设为“图”,地面铺装为“底”;室内的门窗作为封闭墙面的一部分,在门窗面积小于墙的面积时,门窗为“图”,墙面为底;另外顶棚与整个室内空间也存在着图底关系。

2.1室内设计中尺度的图底关系

由于视错觉的影响,当颜色质感相同的一大一小两个形态重叠在一起时,我们通常认为那个小的形态为“图”,大的形态为“底”。当然,这种视错觉同样会出现在同色同质的两个形态在长短比较以及体量对比中,设计者需根据这些现象所揭示出的视知觉原理,具体情况具体分析,灵活运用,创造出丰富的室内艺术效果。

2.2室内设计中铺装的图底关系

室内地面铺装设计本身就具有空间上的图底关系。为了把家具、陈设作为前景衬托出来,则可选用素雅的单色或图案花纹简洁的铺装材料作背景;若在狭小空间内选用图案花纹繁复,色彩多杂且鲜明的地面作“底”,则容易与家具陈设混为一体,喧宾夺主;除此之外在材质上,由于质感粗矿的材料具有“前趋感”,容易造成室内空间的“收缩”,从而与室内陈设间产生紧张的图底关系,因此质感细腻的材料比较适合用于小型空间。但是,如果室内空间较大,家具及陈设少,则可利用地面的花纹甚至图案分割,创造出自身的图底关系,来丰富室内空间层次。

2.3图底关系下的室内设计光环境的营造

利用聚焦光束照亮空间中最有趣味或者需要引人注意的“图”的部分,使“底”的区域保持相对昏暗,这样产生的强烈的视觉明暗对比,形成了采光上的图底关系。如室内展厅设计,光线集中在展示部位的单一区域上,其他区域保持相对昏暗或者无光,形成视觉焦点,强化空间主题,从而进一步使空间得到完善和进化。

然而光环境的设计关键不在于个别灯管、灯泡本身,而在于组织与布置。单向的进光方式可与多向进光方式有机的结合,营造层次丰富的光环境。但由于进光口是多向的,多向进光方式的处理难度较大,处理的要点在于必须只有一个焦点。例如。安藤忠雄的“光之教堂”充分体现了光明与黑暗对比共存的设计理念,白天与夜晚的光从讲台后方的十字形开进教堂中,在墙面,天花及地面拉出长长的阴影,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的光形成十字形,仿佛产生了天堂才有的光芒。十字光柱的部分作为“图”比基底更能引起视觉上的注目。

2.4色彩及其他方面的图底关系

不同性质的空间载体所带来的图底关系在室内设计领域中而引发的视知觉感受还有很多,除上面提到的尺度,铺装,照明等方面外,还有色彩图底关系、动静图底关系、立面图底关系、顶棚图底关系等,这些图底从室内空间整体关系来看,造型越复杂,颜色越鲜艳,运动或是有动感的就越容易被注意而成为“图”,反之则成为背景。

另外,在进行矮空间的室内设计时,设计者应淡化顶棚,强化立面。引导观者的注意力集中到立面上,使空间没有低沉感;但若室内空间高且空旷,则应加强凸显顶棚的图底关系,扩大空间视知觉,丰富空间层次,消除空旷冷清感。

3.室内设计中诱发视觉互动的图底关系

众所周知,人在空间中运动,眼睛也随着感受空间中的变化,扫描物体产生刺激,这时物体与物体间的相互关系,随着人的位置的不同而发生转变。所以在室内空间中,图底关系没有绝对的,一定是相互转换的,即“图”与“底”之间是可以相互交替与转换的。在室内设计中应用图底互换形式必须要通过诱发观察者的视点转换,视角转移,维度切换来实现我们的设计目标,应根据视知觉原理,设计与引导人的流线,使这种被诱发出来的视觉互动给受众带来一定的陌生感、惊奇感,让受众不由自主地对“图”开始进行积极主动的认知。利用这种特殊的视觉控制手法,通过对室内空间中“图”的形体、尺度、照明、色彩以及布置关系的设计和调节,设计师便可有目的地注重表达“图”、“底”的自身意义,使观者在每个角度观看时都能具有预期的图底视觉效果的呈现,引发受众的视觉互动。

5.结束语

室内设计中,要明确区分出“图”与“底”,“图”与“底”的转化要避免由于“图底”关系的不明确造成视觉上的无所适从,从而产生不安的情绪。另外设计者也需要考量不同设计元素在不同环境中的“图底”关系,这些图底关系在空间中相互转换,可以根据视觉组织相关原理,依照具体情况,灵活运用,创造出丰富的室内艺术效果。

参考文献:

[1] 张福昌.视错觉在设计上的应用[M].轻工业出版社.1983

[2] {美}鲁道夫・阿恩海姆.艺术与视知觉.[M] 腾守尧、朱疆源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

[3] {英}E・H・贡布里希.艺术与错觉.[M] 林夕.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2

作者简介:姜丽园,广东白云学院 ,助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