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舞蹈专业音乐理论教学模式研究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舞蹈专业音乐理论教学模式研究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内容摘要】舞蹈和音乐虽艺术表现形式不同,但音乐在舞蹈艺术发展史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音乐伴奏可以增强舞蹈艺术的效果、展现优美的舞姿,恰当、优美的音乐还可以引起人们的情感共鸣。由此可见,音乐与舞蹈是密不可分的。作者认为舞蹈专业的学生学习音乐理论,拥有一定的音乐素养,对于他们未来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舞蹈专业 音乐理论 教学模式

舞蹈是一种肢体表现艺术,自产生之日起就和音乐结下了不解之缘。从舞蹈艺术的基本要素表情、肢体动作、音乐节奏中可以了解到,舞蹈艺术中音乐的重要性。舞蹈通过动作表达情感,这种动作情感的表达在音乐情感的诠释下更具魅力,更能够打动观众的心。音乐作为舞蹈的伴奏,提升了舞蹈的感情诠释和艺术魅力。然而,在我国很多高校舞蹈专业课程的设置中,缺少音乐理论的课程,导致一些舞蹈专业的学生不能将音乐与舞蹈相融合,不会用肢体语言诠释音乐的内涵,影响舞蹈效果。本文主要分析舞蹈专业音乐理论课程教学现状,探讨音乐理论课程的教学模式。

一、舞蹈专业音乐理论教学现状

舞蹈专业的学生对于音乐理论的掌握程度,直接影响学生在舞蹈表演中对舞蹈作品的理解和展现。近年来,我国高校舞蹈专业的音乐理论教学普遍令人担忧。在课程设置上,舞蹈与音乐的教学都比较独立,在舞蹈课堂教学环节中,音乐只是舞蹈训练的一个工具,许多教师没有将学生音乐基本功的积累放在教学的主要内容中,更没有重视音乐在舞蹈中所起的作用。只是在音乐的陪衬下,机械的传授舞蹈,将舞蹈艺术形式单一化、机械化,这种教学模式很难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在舞蹈专业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懂得利用音乐去激发学生,注重学生音乐理论素养的培养。只有音乐与舞蹈相互融合,实现真正统一,舞蹈表演才能够达到理想的效果。另外,高校舞蹈专业忽视音乐理论培养的表现还在于考核方法的单一,舞蹈训练重点倾向于机械的技能训练。高校舞蹈专业如果在考核方式上重技能、轻音乐,忽略音乐与舞蹈相互融合的重要性,只是单纯强调舞蹈技能训练,就会影响学生学习音乐理论的积极性,进而影响音乐理论素养的培养。

教师要清醒的认识到,舞蹈不是机械的肢体的摆动,舞蹈内容要与音乐伴奏相融合,才能够提升舞蹈的艺术感染力。一个舞者只有发自内心的感受音乐节奏,体味音乐的每一段旋律,才能够在舞蹈表演中充分展示舞蹈的艺术感染力。相反,如果舞蹈表演与音乐伴奏不合拍,即便表演的动作再出色,也会给人以一种不适感,很难达到预想的效果。所以,高校舞蹈专业在考核方式上,要改变以往片面和单一的考核模式,在考核过程中,将舞者与音乐的配合也作为一项采分点,这才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舞蹈专业音乐理论教学模式应用

(一)培养学生音乐细胞,改善乐理知识的教学风格

在舞蹈专业的教学过程中,音乐理论教学非常关键。由于舞蹈专业的特殊性,在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重视乐理知识对于舞蹈的重要性。肢体的训练一直是舞蹈专业的教学重点,因此,在乐理知识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以实用性为主,重新分类乐理知识,结合舞蹈的学习特点,尽可能将乐理知识学习化繁为简。对于一些重点的乐理知识,如音程、音调、节奏、节拍、旋律等,要结合舞蹈专业的特点深入学习,重点讲解。要让学生具备音乐鉴赏能力,同时,让学生理解音乐的节拍和节奏。培养学生的音乐细胞,学生只有充分理解音乐的节拍和节奏,在内心产生了乐感,才能够感受到不同的乐曲,体会不同的音乐风格,进而产生不同的音乐情感,为后续的节奏训练奠定基础。这样,学生才能够在舞蹈训练中感受音乐的魅力,更好的诠释音乐的情感。

(二)注重节奏训练,节奏训练与舞蹈实践相融合

节奏训练的学习直接影响学生对于音乐的理解,而学生对于音乐的理解程度,又影响着舞蹈训练。因此,学生能否抓住节奏的规律,并能够准确的听懂节奏,对于舞蹈专业的学习至关重要。在舞蹈专业的音乐理论教学中,节奏的训练属于比较重要的内容。舞蹈作品当中的节奏能够体现不同的风格,诠释不同的情感。如表达淡然或者忧伤的情感,可以用长节奏的舞蹈进行诠释。表达轻快或是紧张的情感,可以用短节奏的舞蹈进行诠释。节奏训练追求学生感官上的理解,而不是简单的记忆和模仿。因此,个人对于音乐的理解,是节奏训练的重点,学生能否准确的把握节奏的规律,听懂节奏,熟练掌握节拍,对日后的舞蹈学习非常关键。

在以往的节奏训练中,教师往往采用听写训练的方式进行授课,模仿多于理解,节奏训练的学习属于一个难点。重复的进行听力训练,不仅容易使学生产生疲倦感,而且也很难达到预期的效果。所以,在节奏训练中,要注意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增加实训教学,使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进行音乐试听时,要让学生跟随音乐拍手、跺脚等感受节奏,或者用其他肢体动作感受节奏。这样,不仅使学生在感受情感的过程中培养自身的肢体协调能力,同时,还可以根据音乐节奏,将节奏训练与舞蹈实践融合,提升了舞蹈的感情诠释和艺术魅力。

结语

舞蹈专业的音乐理论教学,要弱化理论教学,重视感觉培养,摒弃单纯的技能训练,注重培养学生的音乐细胞。要注重节奏训练与舞蹈实践相融合,使理论教学变得生动形象,增强学生的记忆和感受,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艺术修养。

(注:本文为课题“多元文化视野下舞蹈专业的音乐理论教学模式研究”的成果,课题编号:2-5)

参考文献:

[1]蔡丽红.浅谈高师舞蹈专业学生音乐素养的培养[J].福建论坛(社科教育版),2007(1).

[2]霍岩.舞蹈专业学生音乐课教学探析[J].乐府新声,2011(2).

[3]李莘.试论音乐课程序列对高校舞蹈专业人才培养的意义[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12(3).

[4]邢晓丽.论舞蹈专业训练中的音乐教学[J].黄河之声,2012(3).

作者单位:大连艺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