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江西音教会《音教抗战曲集》分析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救亡音乐思潮是近代中国音乐历史上最激动人心、历史内容最为沉重的音乐思潮,救亡音乐思潮下产生的抗战歌曲是抗战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特殊历史时期的见证。这一时期不同音乐教育背景的音乐家凝聚在“音乐服务抗战”的主题下,以音乐为武器创作抗战歌曲,对宣传抗战、团结群众、鼓舞士气、争取抗战的最后胜利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抗战歌曲歌词通俗易懂、曲调生动形象,具有浓郁的民族性和强烈的时代性。1940年,江西省推行音乐教育委员会(以下简称江西音教会)①出版的《音教抗战曲集》②(图1)是抗日战争期间一部重要的抗战曲集,但在很长一段时间里,由于有关江西音教会学术研究的缺失,该曲集一直不为人所知。《音教抗战曲集》共收录抗战歌曲110首,采用简谱,偏重合唱,包括二部、三部、四部合唱作品61首,该曲集中的作品大多是音教会抗战歌咏团排练用的教材,曲集反映了抗日的决心和全民抗战的精神,同时作为音教会抗战歌咏团的训练教材,也是音教会歌咏团音乐活动的记录。
一、《音教抗战曲集》出版背景及概况
抗战爆发后,外纸来源中断,但江西省的印刷业成为全国之最。1939年9月,江西全省社会教育工作会议上,音教会主任程懋筠有两项提案:《各校歌咏宣传材料应送教厅审查以求统一案》和《请教厅发给津贴编印大量抗战歌曲集案》。“音教会认为现在各校歌咏宣传材料,内容多不统一,在宣传实践中有以黎锦晖之唱片吸引民众者,不但与抗战环境不适合且与部令抵触。希望教育厅通令各校嗣后歌咏宣传材料,应送厅审查,以求统一。并通令禁用不良教材。”③同时,为扩大歌咏宣传,激发民众抗敌情绪和补充目前学校抗战歌咏教材的不足,音教会已采选适合目前环境需要的抗战歌曲百余种,准备编印歌集1万册,但“惟该项印刷费为数至巨,本会经费,均有固定开支,难以负担,拟请教厅发给津贴二千五百元,俾早付印”。④该项提案经过大会审议通过。1940年9月18日,音教会出版了《音教抗战曲集》,出版地在吉安,南昌一职印刷所印刷,共182页,定价每册5角。程懋筠在前言中满怀感慨地说:“在重重的难产中,这曲集居然问世了,不能不叫人愉快!抗战后,坊间此类出版物虽多,本集内容则偏重于合唱,本会合唱队的教材,几乎完全在内。”⑤曲集采用简谱,共收录了抗战歌曲110首,齐唱、独唱、轮唱歌曲49首,二部合唱23首,三部合唱7首,四部合唱31首(表1)。
二、《音教抗战曲集》的特点及音乐风格分析
《音教抗战曲集》内容全、题材丰富、涉及作曲家范围广,大部分作品属于创作歌曲和民歌改编歌曲,包含极少量的外国曲调填词歌曲;采用了西方音乐创作技法,同时融入了鲜明的民众特色和时代精神;音乐风格多样,除了大量的进行曲风格的歌曲外,还有抒情类型的歌曲和叙事风格的歌曲。
1.作品涉及的题材
曲集收录作品涉及作曲家范围广泛,包括:冼星海、黄自、贺绿汀、舒模、江定仙、何安东、夏之秋、陈田鹤、陆华柏、胡然、周巍峙、章枚、吕骥、刘雪厂、赵元任、宋居田、程懋筠、唐学咏、沙梅、老志诚、塞克、劫夫、朱洪干、李惟宁、周淑安、洛宾、刘天浪、李抱忱等音乐家的作品。其中冼星海的作品6首、黄自作品6首、贺绿汀作品2首、宋居田作品4首、陈田鹤作品2首、赵元任作品3首、刘雪厂作品4首、吕骥作品1首、老志诚作品1首;曲集收录了程懋筠的作品27首,包括《全民抗战歌》《全靠俺自己》《去当兵》《赶快还给我》《救国是我们大家的事》《救国歌》《公勇歌》《出征歌》《抗敌军歌》《汗血歌》、《锄奸谣》《打游击去》《打铁歌》《欢送勇士们》《九一八》《再牺牲,再前进》等。
从歌曲题材看,有反映九一八事变的歌曲,如《九一八小调》(崔巍 钢鸣作词,吕骥作曲)、《九一八》(程懋筠作词,德沃夏克曲)、《九一八小调》(刘雪厂词曲);歌颂英勇抗战的歌曲,如《歌八百壮士》(桂涛声词,夏之秋曲);号召参军的歌曲,如《去当兵》(程懋筠词曲)、《应征入伍歌》(胡然词曲);反映后方团结支持抗战的歌曲,如《做棉衣》(桂涛声词,冼星海曲)、《送战士》(丘絮絮词,曾雨音曲)、《劝募寒衣歌》(程念深词,李凤文曲);反映抗战必胜信心的歌曲,如《杀尽鬼子称英豪》(刘天浪曲)、《凯旋》(古诺曲,李抱忱填词);悼念牺牲战士的歌曲,如《追悼阵亡战士》(作者不详);号召全民抗战的歌曲,如《全民抗战歌》(谢康词,程懋筠曲)、《救国是我们大家的事》(作词不详,程懋筠曲)、《上战场》(傅滨词曲)、《全民的阵线》(陈中夫词,宋居田曲)、《保家乡》(贺绿汀词曲)、《青年进行曲》(田汉词,冼星海曲)、《生死同心》(贺绿汀词,江定仙曲);思念故乡的歌曲,如《思故乡》(刘雪厂);此外还有反映南昌失陷的歌曲,如《故乡祭》(徐廷敏词曲);歌颂北方前线将士的歌曲,如《我是北方人》(赵元任词曲);
曲集包含少量的外国歌曲和民歌改编歌曲,如根据德沃夏克《自新大陆交响曲》填词写成的《九一八》、以古诺歌剧《浮士德》填词创作的混声四部合唱《凯旋》等;以南昌打椿歌的曲调创作的《劳动歌》和融入浓郁民族风格的《砰嘣调》《打铁歌》;利用古诗词创作的作品,如《满江红》。
2.作品风格分析
曲集音乐风格多样,主要包含进行曲风的歌曲、抒情风格的歌曲和叙事风格的歌曲。不同风格的歌曲有不同的音乐特征和不同的音乐功能。进行曲风格在抗战歌曲中数量最多、最常见,节奏坚强有力、强弱分明。《音教抗战曲集》中进行曲风格的抗战歌曲最多,如《救国军歌》(塞克词,冼星海曲)、《全民抗战歌》(谢康词,程懋筠曲)、《我是北方人》(赵元任词曲)、《前进》(杨槐词,何安东曲)、《巷战歌》(方之中词,陈田鹤曲)、《步兵进行曲》(顾仲彝词,陈歌辛曲)等;抒情风格的歌曲情感表现细腻、富有歌唱性,在抗战歌曲中运用广泛,《音教抗战曲集》中的歌曲也有不少抒情类型的抗战歌曲,如《思故乡》(刘雪厂词曲)、《劝募寒衣歌》(程念深词,李凤文曲)、《送战士》(丘絮絮词,曾雨音曲)、《歌八百壮士》(桂涛声词,夏之秋曲)、《我们的家乡》(沙梅词曲)等;叙事歌曲是抗战歌曲中一种重要类型,这类歌曲具有叙事的特点,词曲结合紧密、有故事情节、音乐风格鲜明,如《锄奸谣》(程懋筠词曲)、《九一八小调》(崔巍,钢鸣词,吕骥曲);曲集还收录了适合少年儿童演唱的抗战歌曲,如《儿童战歌》(陈词,胡然曲)、《少年先锋》(邱望湘词曲)、《少年军歌》(胡然词曲)。
结语
1940年由音教会编写的《音教抗战曲集》,满足了当时抗战歌咏宣传的需要,曲集收录了百余首歌曲,从不同层面反映了抗战时期人们的精神面貌,对号召全民抗战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该曲集内容全、题材多样、贴近民众,作品采用西方音乐创作技法,同时吸取了民族民间音乐的元素,涉及的作曲家范围广泛。曲集几乎囊括了当时所有国内著名作曲家创作的抗战歌曲。从演唱形式上,曲集除收录了独唱、齐唱、轮唱外,还有二部、三部、四部合唱作品61首,极大地满足了抗战期间对合唱作品的需求。除收录音教会成员及国内著名作曲家的作品外,还收录了左翼作家、作曲家的作品,如田汉、塞克和冼星海的《抗敌先锋歌》,塞克作词,冼星海作曲的《救国军歌》,崔巍、钢鸣作词,吕骥作曲的《九一八小调》,贺绿汀的《保家乡》《到敌人后方去》《游击队歌》等作品,曲集充分体现了团结起来、一致抗日的民族精神。
(注:本文为黑龙江省艺术科学规划课题一般项目,项目编号:13B0018;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项目,项目编号:2013M531063;黑龙江省博士后资助项目,项目编号:LBH―Z13138;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项目编号:11BG077的阶段成果)
注释:
①“江西音教会”是江西省推行音乐教育委员会的简称,1933年成立于南昌,主任委员程懋筠,1946年因经费问题音教会被裁撤,历时13年。其工作可以分为战前、战时及战后3个时段。战前1933年至1937年,音教会在南昌开展大量工作,推行学校音乐教育和社会音乐教育,改良民众娱乐,创作民众音乐替代品,成立管弦乐队,创办《音乐教育》杂志。1937年至1944年,音教会的工作重心由战前的“革固”“除害”“创新”转变为利用音乐与戏剧进行抗战宣传,从“艺术至上”美学观转变为实用主义音乐美学观。1938年九江失陷,音教会向赣南转移,开始在江西省内巡回公演,先后在吉安、遂川、泰和、赣州开展工作,用音乐和戏剧进行抗战宣传,组织抗敌歌咏话剧团深入江西偏远地区开展抗战宣传,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维持了6年,其间,音教会还举办各种类型音乐会,开办了两期音乐师资训练班,并出版《音乐与戏剧》专栏、《音乐与戏剧》期刊、《音乐教育战时续刊》及《音教抗战曲集》,1944年解散。1946年,抗战胜利后,在教育部的提议下,江西音教会复建,由于经费原因,同年解散。
②⑤江西省推行音乐教育委员会.音教抗战曲集[M].吉安:南昌一职印刷所,1940:1.
③江西全省社会教育工作报告:各校歌咏宣传材料应送教厅审查以求统一案[R]. 吉安:南昌一职印刷所,1939:66.
④江西全省社会教育工作报告:请教厅发给津贴编印大量抗战歌曲集案[R]. 吉安:南昌一职印刷所,1939:79.
作者林媛系哈尔滨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副教授、哈尔滨师范大学音乐与舞蹈学博士后流动站博士后
郁正民系哈尔滨师范大学音乐学院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