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保康县某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研究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保康县某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研究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某建设用地位于保康县,文章在分析该建设用地地质环境、区域地质及构造特点的基础上,对地质灾害危险性现状进行评估,在充分分析资料的基础上进行了综合分区评估及防治措施研究,对类似工程具有借鉴意义。

关键词: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

中图分类号:P69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8937(2012)29-0154-02保康县东依襄阳,西邻神农架,北交武当、十堰,南汇宜昌、长江三峡,境内奇山怪石、流瀑飞泉,素有“腊梅王国”之称。保康温泉小镇一期工程项目行政区划隶属于保康城关镇陈家河村,距保康县城16.5 km处,经3.8 km县级公路直达省道S223。本次评估是在收集分析有关区域地质、地形等资料基础上,针对保康温泉小镇工程区及周边的地质灾害分布及特征等展开的调查工作,并进行现场核对。采用穿越法和追踪法相结合的野外地质调查方法,利用保康县陈家河温泉小镇地形图,开展了工程及周边范围1:1000比例尺的地质灾害专项调查与测绘。通过工程地质测绘、工程地质剖面测绘、地质灾害测绘、GPS卫星定位测量、拍照等工作手段采集第一手资料,经过资料整理、计算与分析提交正式评估报告。

1 地质环境条件

1.1 气象水文

保康属亚热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冬冷夏热,四季分明,降水集中。因境内地貌复杂,高低悬殊,各地气候差异较大。低山河谷, 日照尚足, 热量丰富,雨量充沛,季节变化明显; 高山地区多雨,温度低,湿度大,降霜早,积雪期较长。年平均气温低山15℃,半高山12℃,高山7℃。极端最高气温42℃,极端最低气温-16.5℃。评估区内的陈家河在保康县城郊汇入保康县主要地表水系清溪河内,陈家河常年有水,流量受季节控制明显,水环境质量较好。评估区中部分布有北东走向自然冲沟,冲沟内有溪流汇入陈家河,流量受季节控制,调查时流量较小约2L/s。

1.2 地形地貌

评估区地处鄂西山区荆山山脉的北部,地貌单元属低中山,典型的侵蚀河谷地貌,地形切割较深,山势陡峻,植被茂盛。河谷呈稍开阔“U”形谷,北岸山体较陡坡度45~55°,南岸山体坡度15~45°,坡面为直线型,两岸山顶高程500~700m,河床高程418~430m,相对高差约70~300m。

1.3 地层岩性

区域主要出露地层为第四系冲洪积层(Qal+pl)粉质粘土、碎石土、卵石层,厚度0~5.0 m;寒武系下统水井沱组石牌组(∈1s-sp)炭质页岩、灰质白云岩,厚度170~190 m。通过实地调查,结合收集资料,评估区内主要出露地层为第四系冲洪积层粉质粘土、碎石土、卵石层,寒武系下统水井沱组石牌组(未分)灰质白云岩。

2 地质构造与区域地壳稳定性

区域内断裂较发育,评估区位于土门断裂南新华断裂东。土门断裂分布于土门、蒋家山一带,为一正断层,全长23 km,其特征是:南段走向近南北,断层面倾向东,倾角80°;北段走向320°,断层面倾向东,倾角60°,断裂带岩石极为破碎;新华断裂,分布于新华―鹤峰一带,走向北北东。评估区内无断裂出露,物探资料反映区内存在两条隐伏断裂,是区内主要地下含水带,产状不详。裂隙主要发育一组产状271∠61°,面闭合~微张,无充填,密度20~60 cm/条,延伸大于3 m。保康县城地处鄂西山地上升区,四周分布有挽近期活动性断裂,北西17.5 km为近东西的青峰断裂,西面18 km有北北东向新华断裂,东面50 km有北北西向的南漳―荆门断裂,南面16 km有北北西向的通城河断裂及东西向阳日断裂。在这些活动断裂带中,地震活动频繁,对本区影响显著。

3 地质灾害危险性现状评估

评估区地形切割较深,山势陡峻,但是植被茂盛,主要地层为为第四系冲洪积层,出露基岩为中厚层灰质白云岩;人类工程活动一般,主要为修建道路、房屋建设和农耕活动,人类工程活动对地质环境有一定的影响。受地形地貌及地层岩性的控制及人类活动影响,评估区主要存在的地质灾害类型主要为崩塌等。评估区发育一条长近1 km汇水面积近2 km2的冲沟,走向北东,暴雨季节易发生山洪,进而可能引发泥石流。冲沟两侧坡体坡度20~40°,植被茂盛,覆盖层厚度0~1 m,出露基岩为灰质白云岩,完整性好,物理力学性质极佳,因而不易发生崩塌滑坡,不会形成泥石流的物质来源,发生泥石流可能性较小,危险性小。

评估区内未发现其他地质灾害变形迹象,现状地质灾害为弱发育,危害性小,现状评估危险性小。

4 地质灾害危险性预测评估

4.1 工程建设引发或加剧地质灾害危险性的预测

工程建设的开挖切坡、人工平整场地、基础开挖、弃碴等可能引发地质灾害。根据现场调查结合地质环境条件及现状评估,工程建设可能引发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

评估区第四系覆盖层厚度1~5 m,基岩是物理力学性质极佳的灰质白云岩,是良好的持力层,开挖切坡、人工平整场地、基础开挖形成的边坡不高,引发崩塌、滑坡可能性小。保康温泉小镇工程建筑物,多规划布设于冲沟口平缓区域,对原有较陡坡改变不大,引发原有陡坡崩塌、滑坡可能性小,危险性小。

工程施工将形成大量的土石方,当弃土场形成一定规模后,暴雨季节可能诱发泥石流地质灾害,发生泥石流地质灾害的可能性小,危险性小。工程施工区位于评估区冲沟的沟口,对沟内地质环境基本无影响,泥石流缺乏物质来源,发生泥石流可能性较小,危险性小。

4.2 工程建设可能遭受地质灾害危险性的预测

根据现场调查结合地质环境条件及现状评估,工程建设可能遭受崩塌、滑坡、泥石流等灾害。评估区地质环境条件为中等复杂,现状地质灾害为弱发育,危害性小,可能发生崩塌、滑坡可能性小;开挖切坡、人工平整场地、基础开挖形成的边坡不高,引发崩塌、滑坡可能性小。工程施工区对沟内地质环境基本无影响,发生泥石流可能性较小;工程建设产生的土石方如不按设计堆放在弃土场,可能引发泥石流的可能性小―中等。

综上所述,工程建设可能遭受崩塌、滑坡、泥石流等灾害,危险性小,但考虑工程属旅游开发,工程规模较大,一旦发生崩塌、滑坡、泥石流灾害,对工程建筑物及人员生命危害较大,因此预测工程建设可能遭受崩塌、滑坡、泥石流等灾害,危险性小―中等。

5 地质灾害危险性综合分区评估及防治措施

评估区地质灾害危险性综合评估原则:依据评估区地质灾害现状评估和预测评估结果,充分考虑工程建设区(段)的地质环境条件的差异和潜在的地质灾害隐患点分布、危险程度,确定判别区段危险性指标,根据“区内相似,区际相异”的原则,综合考虑地质灾害形成的地质环境条件;地质灾害类型、分布、发育特征、稳定状态及其对工程的危害程度;不同地域地质环境容量对工程建设的限制情况;地质灾害在采取工程治理或其它措施时的难易程度。采用工程地质定性分析与半定量分析结合的方式,进行拟征用地区地质灾害危险性等级分(段),并对拟征用地的适宜性做出评价结论。

通过现场调查结合地质灾害危险性现状评估与预测评估,评估区内地质环境条件为中等复杂,现状地质灾害为弱发育,危害性小;工程建设可能诱发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预测危险性小;工程建设可能遭受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预测危险性小―中等。

参考文献:

[1] 刘鑫,陈奇,吴树仁,等.陕西陇县李家下滑坡风险评价[J].地质通报,2008,(6).

[2] 汪万红,张慧,苏鹤军.秦岭北缘断裂带温泉水循环深度与地震活动性的关系研究[J].西北地震学报,2008,(1).

[3] 胡金,李波,杨艳锋.GIS在云南鲁甸县地质灾害易发性分区中的应用[J].灾害学,200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