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汉语国际教育中汉语固定格式例释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汉语国际教育中汉语固定格式例释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本文通过选取现代汉语固定格式中的七个:“A的A,B的B”,“ABA的”,“A着也是A着”,“A就A在……”,“A也A了,B也B了”,“NP+V也得V,不V也得V”,从语义特征、语用特征、句法功能等方面对其进行了简单的例释,遵循“点拨”式讲法,提供大量的例句,减少名词术语的使用,旨在探寻一种明了适用的方法,来解决对外汉语教学过程中出现的:老师解释不清楚汉语固定格式的语义、语用和语法特征,学生不懂更不会运用的现象。促使把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习得者能掌握并正确运用现代汉语中的固定格式进行交际,从而习得正确的、地道的汉语。

关键词:固定格式;对外汉语教学;例释

中图分类号:H1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6X(2013)10-0000-02

现代汉语中存在着大量的固定格式,它们由前后两个成分较为固定的关联在一起,这类格式在口语中的使用频率比较高,同时也是第二语言习得者在口语交际中的难点。对于把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来习得的外国人来说,他们都学习过这些词或词组,都知道它们的意思,但放在这样的固定格式中,他们就不清楚这些固定句式的语义和语用了。陆俭明先生在《对外汉语教学和汉语本体研究的关系》一文中提到,“这些格式(固定格式)如果我们不研究,不把这些格式所标是的语法意义以及它们的用法告诉留学生,留学生是不了解的,更不会去用。……正是对外汉语教学的需要,推动了我们对这种固定格式的研究。①”

本文针对把汉语作为第二语言习得的外国人的特点,遵循“深入浅出”的原则,正如陆俭明先生所主张的“不能采取学院式的讲法,宜采取随机教学法,而且要善于应用‘点拨’的讲法;在讲解中,还得尽量减少用名词术语,尽量使用便于学生接受、理解的语言。②”因此,本文用较为浅显易懂的方式,对所选的固定格式从语义特征、语用特征、句法功能等方面进行例释,从而方便第二语言习得者掌握这些固定格式并运用与交际中。

一、A的A,B的B

“A的A,B的B”,是现代汉语口语中较常见的一种格式,这个固定格式多用于客观的描写性句子中,例如:

(1)扫地的扫地,擦窗户的擦窗户。(2)看书的看书,写字的写字。(3)吃的吃,玩的玩。(4)哭的哭,笑的笑。(5)胖的胖,瘦的瘦。

在书面语中常用“有的……有的……”表示相同的意思。例如,上面的例句可写成:

口语 书面语

(1)扫地的扫地,擦窗户的擦窗户。(1)有的扫地,有的擦窗户。

(2)看书的看书,写字的写字。(2)有的看书,有的写字。

(3)吃的吃,玩的玩。(3)有的吃,有的玩。

(4)说的说,笑的笑。(4)有的说,有的笑。

(5)胖的胖,瘦的瘦。(5)有的胖,有的瘦。

从上面的例句可看出,A、B的嵌入成分都是谓词性的成分,具体可分为:

1.形容词,即adj.1的adj.1,adj.2的adj.2

(1)高的高,矮的矮。(2)胖的胖,瘦的瘦。

2.动词或动词性词组(VP),即V1(O)的V1(O),V2(O)的V2(O)

(1)说的说,笑的笑。(2)唱(歌)的唱(歌),跳(舞)的跳(舞)。(3)扫地的扫地,擦窗户的擦窗户。(4)看书的看书,写字的写字。

A、B的嵌入成分可以是单音节的,如,高的高,矮的矮。也可以是双音节的,如,看书的看书,写字的写字。也可以是多音节的词语,如,擦窗户的擦窗户,擦黑板的擦黑板。

在这个固定句式中,其固定成分是“……的……”,这个句式可以无限的延展,即“A的A,B的B,C的C,D的D……”例如,同学们在教室里大扫除,扫地的扫地,擦窗户的擦窗户,擦黑板的擦黑板,搬桌椅的搬桌椅……

二、……,ABA的

现代汉语中,“……,ABA的”这样一个固定句式中,“ABA的”表示的是“原因”的,而它的前面空位,嵌入的则是“结果”。例如,

(1)他的头发乱蓬蓬的,都是睡觉睡的。(2)她都发白了好多,都是操心操的。(3)我的手这么粗糙,都是洗衣服洗的。

例(1)“他的头发乱蓬蓬的,都是睡觉睡的。”“睡觉”这一原因导致了“头发乱蓬蓬”这一结果。例(2)“她都发白了好多,都是操心操的。”“头发白了好多”这一结果是由“操心”这个原因引起的。例(3)“我的手这么粗糙,都是洗衣服洗的。”“我的手这么粗糙”是“洗衣服”这个原因造成的。

从上面的例句中我们可以得知,这样的一个固定格式中,包含着可自由替换的成分,即“结果”部分,和相对固定的成分,即“原因”部分。而这个相对固定的成分,是由一个动宾结构的词或短语,加上该动宾结构的动词成分,再加上“的”构成的,即“VO-V的”。

睡觉睡的睡(V)+觉(O)+睡(V)+的

操心操的操(V)+心(O)+操(V)+的

洗衣服洗的洗(V)+衣服(O)+洗(V)+的

那么这个固定的格式即可总结成“……(结果),VO-V的(原因)”。

三、A着也是A着

此固定句式中的嵌入成分A通常是单音节的,表静态的动词,如“站”、“坐”、“躺”、“待”、“放”、“闲”、“空”等。“A着也是A着”是对现实现象进行客观陈述的,表示无事可做或某物发挥不了什么作用③。例如,(1)我最近闲着也是闲着;(2)这房子空着也是空着;(3)你的旧衣服堆着也是堆着。

那么“A着也是A着”也可表示成“V着也是V着”。“V着”表示的是人处于无事可做或事物发挥不了作用的状态,例(1)“我”现在的状态是“闲着”;例(2)“房子”的状态是被“空着”;例(3)“你的衣服”的状态是被“堆着”。

在这个句式的后面,一般都会跟着针对“无事可做或某物发挥不了什么作用”的这一情况而提出的建议或意见,即“(不如)……”,并且这个表示建议或意见的分句是是整句的语义重心。

那么“A着也是A着”这个固定句式即可表示成“……V着也是V着,(不如)……”。例如,

(1)我最近闲着也是闲着,不如来你的店里帮帮忙。(2)这房子空着也是空着,不如租出去。(3)你的旧衣服堆着也是堆着,不如拿去捐给需要的人。

四、A就A在……

这个固定句式通常用于强调某一方面,表示情况发生的原因或根源④。例如,

(1)这篇文章好就好在真实。(2)别提这事了,当初我载就栽在这上头了。(3)他讨厌就讨厌在说话只说一半,让你干着急。

例(1)强调“这篇文章好”的原因是“真实”。例(2)强调“别提这事的原因”是“当初我栽在这事上面”。例(3)强调,“他讨厌的原因”是“说话只说一半”。

嵌入成分A,可以有两种情况:

1.形容词,即“adj.就adj.在……”如,这篇文章好就好在真实。

2.动词,即“V就V在……”如,别提这事了,当初我载就栽在这上头了。

五、A也A了,B也B了

在“A也A了,B也B了”这个固定句型,表示该做的都做了,A和B 都是动词,并且都属于同一个语义场,也可以说,A和B 的意义相近或相关。那么“A也A了,B也B了”就可表示成“V1也V1了,V2也V2了”。例如:

(1)我骂也骂了,劝也劝了,可他又去玩游戏了。

(2)这些单词,我读也读了,抄也抄了,可就是记不住。(3)我背也背了,记也记了,可我总是考不及格。

从上面的例句可以看出,V1前面可以带上名词性的成分,即“NP+V1也V1了,V2也V2了,……”例(1)表示“该骂的都骂了,该劝的都劝了。”例(2)表示“该读的都读了,该抄的都抄了。”例(3)表示“该背的都背了,该记的都记了。”

而这个固定句型与后句之间有转折或因果关系。例如:

表示因果关系的:你吃也吃了,喝也喝了,该干点活了吧?

表示转折关系的:我骂也骂了,劝也劝了,可他又去玩游戏了。

六、NP+V也得V,不V也得V

现代汉语中使用“NP+V也得V,不V也得V”,是表示无论如何必须这样做,或只能这样做⑤。含有强迫或无可奈何的语气。例如:

(1)这东西你已经弄坏了,你买也得买,不买也得买。(2)你现在走也得走,不走也得走,否则你就来不及了。(3)这个忙,你帮也得帮,不帮也得帮。

例(1)表示“你必须买”,含有强迫的语气。例(2)是表示“你只能走”,含有无可奈何的语气。例(3)表示“你必须帮这个忙”。

“NP+V也得V,不V也得V”这个固定句型可以用“必须……”,“非……不行”,“非……不可”进行句型转换。例如用“必须……”进行替换:(1)这东西你已经弄坏了,你买也得买,不买也得买。这东西你已经弄坏了,你必须买。(2)你现在走也得走,不走也得走,否则你就来不及了。你必须走,否则你就来不及了。(3)这个忙,你帮也得帮,不帮也得帮。这个忙,你必须帮。

用“非……不行”或“非……不可”进行替换:(1)这东西你已经弄坏了,你买也得买,不买也得买。这东西你已经弄坏了,你非买不可。(2)你现在走也得走,不走也得走,否则你就来不及了。你非走不行,否则你就来不及了。(3)这个忙,你帮也得帮,不帮也得帮。这个忙,你非帮不可。

以上所列出的六个固定格式,只是现代汉语固定格式中的一部分。汉语语言学家们早就开始了关于这些固定格式的研究,吕叔湘主编的《现代汉语八百词》,武柏索等主编的《现代汉语常用格式例释》,张建新编著的《汉语口语常用格式例释》等都对现代汉语固定格式有着较为详尽的研究,光张建新编著的《汉语口语常用格式例释》就有330例,这对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学事业有很大的帮助作用。在汉语本体研究和对外汉语教学研究的相互促进下,现代汉语的固定格式不再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东西。汉语本体的研究成果将更多地被对外汉语教师运用于对外汉语教学中,从而促使把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习得者更正确地习得汉语,也就能更地道地语用汉语进行交际。

参考文献:

[1]陆俭明.作为第二语言的汉语本体研究.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5

[2]陆俭明.关于开展对外汉语教学基础研究之管见.语言文字应用.北京:语言文字应用研究所,1999(4)

[3]刘.对外汉语教学引论.北京: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2000

[4]吕文华.对外汉语教学语法探索.北京:语文出版社,1994

[5]陆俭明.对外汉语教学是汉语本体研究的试金石.回眸与思考.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

[6]陆俭明.对外汉语教学与汉语本体研究的关系.语言文字应用.北京:语言文字应用研究所,2005(1)

[7]陆俭明.关于“去+VP”和“VP+去”句式.北京:语言教学与研究,1985(4)

[8]吕必松.二十世纪对外汉语教学.二十世纪中国语言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

[9]赵金铭.对外汉语教学概论.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

注解

①陆俭明.对外汉语教学与汉语本体研究的关系.语言文字应用.2005(1)

②陆俭明.对外汉语教学与汉语本体研究的关系.语言文字应用.2005(1)

③张建新.汉语口语常用口语例释.北京: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8:31

④张建新.汉语口语常用口语例释.北京: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8:14

⑤张建新.汉语口语常用口语例释.北京: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8: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