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高职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高职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根据高等职业教育特点及要求,在校企合作模式下完成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从该校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现状和我国校企合作分析入手,从校企合作相关机制、人才培养过程的职业素质锻炼、过程考核制度的推进等方面展开讨论和阐述,通过研究高等职业教育与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的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建立与实施,对高职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的教学开展起到促进作用。

关键词:高职教育 机电一体化技术 校企合作 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6)01(a)-0142-02

教育部《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8年)》中关于校企合作中提到,推动专科高等职业院校与当地企业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发展,鼓励校企共建以现代学徒制培养为主的特色学院;以市场为导向多方共建应用技术协同创新中心。因此,研究高等职业教育与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的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建立与实施,并应用于高职院校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的教学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1 该校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现状

吉林科技职业技术学院的人才培养模式始终坚持“产教融合把握培养方向、校企合作创造实践条件、工学结合创新培育方法、知行合一培养学习自觉”的总要求。机电一体化专业学生为高职学生,起点高,学习基础好。近3年招生情况稳定,从教学内容与专业建设方面探究该专业的人才培养方式,缺乏综合性实验与综合型课程的设置,急需在校企合作的形式下开发补充上述两类课程。

2 该国校企合作现状分析

我国现有校企合作模式总体上是以学生培养目标为导向的合作模式,形式多样(如“订单式”“零距离对接式”“捆绑式”“产学研一体式”等)。就其本质而言,在于把职业教育与社会经济发展联系起来,以实现良性互动和“双赢”局面,最终目的是促进学校和企业发展。但在实际操作上,还远没有形成科学化的深层次合作,大多处于学校为主动方、企业为被动方的局面,建立高效、可运作的校企合作机制十分必要。

3 该校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

3.1 建立该校机电一体化专业校企合作相关机制

(1)建立校企合作组织协调机制。

高职院校和企业隶属不同体系,学校教师和企业专家的行为习惯与思维方式存在一定差异,而且校企双方在开发项目课程体系上提供的时间与精力有限,易产生分歧。因此,学院专业教研室将成立专门的课程体系构建机构,吸收具有先进的课程开发和管理经验的教师及企业人员,主要职能是为课程建设提供潜在理论支持;协调、解决三方企业专家、专业教师与课程专家在课程构建过程中可能会遇到的细节性问题。

(2)建立校企共同育人机制。

鉴于项目驱动的职业课程体系建构的工作涉及范围广,影响因素多,因此要建立校企深度合作机制。具体为统一学校与企业对人才培养的标准,双方共同确定人才培养目标方向,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共同实施职业素质技能考核,使人才培养和人才使用融为一体,以此实现校企共生共赢。

(3)建立校企共同督导机制。

通过校企共同推进的项目驱动课程体系在管理中,重点是过程控制。该校将建立和完善专业课程教学质量管理制度。

首先,建立企业专家备课制度、校企课程研讨制度;其次,完善相关制度执行的督导机制,测量、评价、分析和改进课程的实施过程,从而形成自觉要求、自我检测、自我修正、持续改进的良性管理机制,为校企合作下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提供管理保障。

3.2 实行“双证书”制度

以职业标准为依据,将教学内容涵盖相应的职业标准,做到教学模式和教学万法与职业标准的要求相适应,从而使职业教育与职业资格制度相互沟通,真正实现课程内容与职业资格标准对接。

3.3 人才培养过程突出职业综合素质锻炼

机电一体化专业教研室对实践教学资源进行优化、整合、重组,充分考虑专业课程特色,建立了电气控制综合实训室、虚拟仿真实验室、电工基础实训室等校内实习实训基地,建立校企合作校外实训基地,双管齐下,满足院部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学生基本技能、专业技能和职业能力的培养需要。

同时,积极研究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教学的特点,采用项目为导向、任务驱动为主线的教学模式,实现理论教学与实训教学1∶1比例,推行“学做结合、赛练互通”的教学方法,通过理实一体化来组织教学内容与安排教学。

3.4 积极推进过程考核制度

制定以提高职业能力为目标的动态考核标准,采用项目过程考核、闭卷笔试、故障分析训练、实际操作及生产实践演练等多种考核形式,实现知识应用考核与实践操作相结合、校内考核与校外考核相结合、过程考核与终结考核相结合,构建了师生、企业专家共同参与,以职业能力考核为主、职业知识、态度为辅的动态考核评价体系。

3.5 加强“双师”素质教师队伍建设

借助校企合作平台,使教师队伍的“双师型”素质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首先是校内培养,鼓励或安排青年教师利用假期、休息日到企业实习或参加职业技能培训,参与企业相关技术研发、技术服务等项目,加快实践能力和业务水平的提高;其次是进行外部引进与输出,从企业调入工程技术人员及能工巧匠,作为兼职教师,选派校内教师到企业进行员工技能培训,实现师资方面的互赢、共享局面。

4 结语

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已经实施近一年,作为高职院校,我们明确自身的特点和历史使命,下一步将会继续积极地贯彻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从学生职业发展入手,与企业继续探索合作结构和运行方法,充分实现战略联盟,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和文化融合的大局面,实现职业教育和企业的价值双向提升。

参考文献

[1] 王淑萍,孔庆仪,王静,等.高职校企合作动力机制研究[J].当代职业教育,2010(9):4-7.

[2] 薛鹤娟.“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现代交际,2014(8):155.

[3] 韩树明.基于“双元制”的高职机电一体化技术人才培养模式实践[J].职业技术教育,2012(35):5-9.

[4] 卢艳.高职机电一体化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探讨[J].职业教育研究,2009(4):33-34.

[5] 鹏.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机制分析――以河南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4(25):255.

[6] 郑永锋.高职机电一体化专业项目驱动课程体系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