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跨生命周期演化的产业集群论文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跨生命周期演化的产业集群论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一、产业集群跨生命周期演化曲线

根据产业集群四阶段生命周期理论,产业集群依次经过萌芽-发展-成熟-衰落四个阶段,在这期间产业集群的综合竞争力形成一个钟形或S型演化轨迹(图1中曲线A-B-C-D,A、B、C、D分别对应从萌芽到衰退的四个阶段),文中称其为产业集群的四阶生命周期演化曲线。本文提出的产业集群跨生命周期演化曲线(图1中曲线A-B-C-D部分-E)认为,当产业集群发展到“衰退”阶段后存在一个跨越点O,将集群演化曲线分化为上行的E曲线和下行的D曲线。E曲线表明,在O点时产业集群通过导入新技术、进入新市场、生产新产品等使产业集群进入到新的生命周期;D曲线则表明产业集群生命力“持续衰退”。在t4至t5之间的U型曲线是产业集群跨生命周期演化的关键期,与阮爱清(2008)提到的产业集群成长的“困难期”相似,它是由于在产业集群转型过程中转型收益无法抵偿转型成本而形成的转型困难期,表现在企业层面就是企业转型收益无法抵偿转型成本。在这期间集群内会出现成员企业迁离、关停,产业集群综合竞争力下降的状况,但更重要的是,如果原产业集群受益于转换期内产业集群内企业的成功转型升级,并由于新企业和相关机构的加入,使集群内组织结构更加符合现代产业集群的要求,即使在转换阶段有一定数量的企业退出集群,但集群整体能够维持临界水平以上的企业数量和综合竞争力,产业集群就从原生命周期A-B-C-D进入了新的生命周期演化阶段。

二、产业集群跨生命周期演化过程中的企业行为选择模型

Capello(1998)认为产业集群演化的路径并不是自动实现的,在升级的每一个阶梯上都有可能停滞不前,因此很多产业集群的衰退是暂时的,是在某个发展阶梯上发展停滞的表现。产业集群持续演化的关键在于单个生命周期O点的跨越,整个产业集群演化的结果取决于集群内以网络结构相联系的个体成员行为的联合作用。下文通过构建产业集群跨生命周期演化“转换”阶段的企业行为选择模型,从微观视角分析产业集群内个体在这期间的行为规律,进而解释集群内企业行为选择对产业集群跨期演化的影响。

1.“转换”阶段产业集群内企业行为选择模型阮爱清等(2008)在运用模型仿真研究产业集群演化时,从网络结构角度构建了“种子-核-产业集群”的产业集群成长演化模型(图2上部),其中“种子”是形成产业集群的诱因,可以是一种资源、技术、市场甚至是企业、人才等,“核”是未来可能发展成为该区域产业集群的一种产业或产品的生产体系的雏形。本文以产业集群存续性为前提,在该模型的基础上推演产业集群跨生命周期演化“转换”阶段中集群内企业行为选择模型。为简化分析,本文设置了5项假设条件:a.假设产业集群内的领先企业数量为1,且处于该集群产业链的最下游;b.假设产业集群内企业层次为2,分别为领先企业和一般企业;c.假设一般企业分为两类,一类与领先企业同处于产业链相同位置,即与领先企业的关系以竞争为主,另一类处于领先企业产业链的上游,是领先企业的供应商,且每一类都由若干企业构成;d.假设产业集群内跨期演化前不存在配套服务商和科研机构;e.假设该集群演化的结果是确定的———顺利跨期转型,因此集群内部企业的行为选择不会改变这个结果,只会影响演变的进程。图2模型描述了在产业集群跨生命周期演化的单个“转换”阶段内集群内企业的行为选择。一个“转换”周期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领先企业引入新“种子”,原产业集群网络瓦解;第二阶段,产业集群内一般企业行为选择,集群“核”网络重构;第三阶段,新成员进入,产业集群进入新生命周期。①第一阶段:领先企业引入新“种子”,原产业集群网络瓦解。从转型顺序来看,当产业集群发展至衰退阶段,以产业集群存续为前提的跨生命周期演化一般以产业集群内领先企业的率先转型为起点。龙头企业就地转型的较低风险,政府培育龙头企业和鼓励龙头企业转型的倾向以及领先企业的地域、产业、知识根植性(闫华飞等,2013)等因素对地域粘着性的增强,因此“就地就行业”转型成为领先企业最主要的转型路径(赵昌文等,2013)。鉴于领先企业对产业集群存续的重要倾向,本文在分析中忽略领先企业迁离产业集群去区域的可能。从转型方式来看,产业集群内的领先企业一般具有资源、能力优势,同时比集群内一般企业具备更强的创新能力,领先企业的企业家也往往具有更敏锐的市场眼光和转型发展的意愿。此外,在产业集群的转型过程中,政策因素对推动领先企业转型效果更加显著。因此,领先企业一般会成为产业集群区域中创新和转型升级的领先者。领先企业的转型过程,就是将新的“种子”(可以是新技术、新产品、新市场、新商业模式等)引入企业(如图2中的d1路径),并随着产业集群内企业间竞争与合作并存的关系和集群内知识协同和技术溢出等作用,为产业集群植入新的“种子”的过程,同时“核”(如图2中的路径d2)。这种行为模式主要是由于企业自身拥有一定的技术创新能力,同时对集群知识溢出具有吸收能力,对该区域内资源和产业、市场具有一定依赖性。第二种是离开原产业集群,以“种子”形式进入一个新的区域,构建以其为中心的“核”,形成新的产业集群(如图2中路径d3)。这种行为模式一般发生于技术创新能力较弱,但受到地区政府管理的企业,如沿海发达地区的印染、造纸企业和一些产能过剩行业的企业。在现实中表现为经济转型过程中的“产业梯度转移”现象。第三种是结束企业经营,关停企业(d4)。这种选择的做出可能是企业家对于企业或产业失去信心,放弃经营,也有可能是为转行腾出资金。b.处于领先企业产业链上游环节的一般企业行为分析:集群内处于领先企业产业链上游的一般企业,即领先企业的原材料或部件供应商。其在“O”点的主要行为模式也可分为三种:第一种是根据领先企业新需求,生产新产品,继续保持与领先企业的供求关系,构成新的“核”(如图2中路径d5)。这种行为模式主要建立在企业自身拥有一定的技术创新能力,同时对集群知识溢出具有吸收能力,并对该区域内资源和产业、市场具有一定依赖性的基础上。第二种是保持原技术和产品状态,放弃集群内最重要的客户(领先企业),寻找集群外新客户(如图2中路径d6)。这种行为模式一般发生于技术创新能力较弱的企业,不论其最终是否离开原产业集群,但对本产业集群的产业关联性和经济贡献度都逐渐降低。第三种是结束企业经营,关停企业(如图2中路径d7)。③第三阶段:新成员进入,产业集群进入新生命周期。由于第二阶段中一些企业选择退出产业集群,为新进入的企业和机构腾出了一定空间与资源,同时产业集群的发展需要也对新成员的进入形成拉力。新进入企业中部分是领先企业的新竞争者,一部分是原材料和部件供应商,还有一部分是配套服务商和科研机构,这三类新进入者与产业集群内原生成员构成了新的产业链和网络结构。

2.企业行为对产业集群跨生命周期演化的影响企业行为对产业集群跨生命周期演化进程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对产业集群的“存续性”和跨生命周期演化性的影响。其中“存续性”从集群内企业数量、集群综合竞争力两方面分析;对跨期演化方向的影响,可理解为是否有利于产业集群跨入新的生命周期。下文以此总结了企业行为对产业集群跨生命周期演化的影响。产业集群跨生命周期演化的“转换”阶段实际上就是破坏原产业集群的路径锁定,重建核心能力的过程。首先,领先企业引入新“种子”,为产业集群注入新活力的同时,也会破坏产业集群原有网络结构的稳定性,引起企业数量和产业集群综合竞争力的暂时波动,造成产业集群衰退风险,这也是对阻碍产业集群转型的“根植性”进行破坏的过程;其次,产业集群内一般企业的行为推演虽然受到模型简化和结果设定的限制,但基本展现了产业集群“转换”期间企业主要的行为模式,并且各种行为对产业集群跨期演化的影响存在很大差异。一般企业的追随创新行为有利于集群内新“种子”的存活、新“核”形态的构建和产业集群协同创新的发生,对产业集群跨生命周期演化具有积极影响。一般企业迁离和关停虽然短期内会减少集群内企业数量,暂时降低产业集群的综合竞争力,同时也可以为新企业的进入腾出空间和资源;最后,新企业和机构的进入对于完善产业集群功能结构,增强综合竞争力具有积极作用。

三、对策建议

将产业集群跨生命周期演化曲线与企业在“转换”阶段的行为选择模型相结合,可以认为曲线上t4至t5之间“U”型关键期就是新“种子”嵌入产业集群后原“核”形态打破与新“核”重构的过程。根据该过程中产业集群内企业行为模型,本文以促进产业集群跨生命周期演化为目的,给企业和政府提出若干建议。

1.企业方面推动产业集群跨生命周期演化并不是企业经营的目的,但产业集群的演化与集群内企业的发展存在紧密联系。产业集群内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应当密切关注集群内的竞争与合作关系,警惕产业集群衰退的出现,尽早防范,并为企业未来的行为选择做好准备。在“种子”引入阶段,对领先企业而言,在具备创新能力的前提下率先进行创新(包括产品创新、技术创新、市场创新、管理创新,不论是突破性创新或延续性创新)一般都有利于对企业长远发展,且依托集群资源的同行业领域内转型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转型风险。在“核”形态重构阶段,对一般企业而言,如果不具备创新能力优势,可优先选择追随创新,从渐进性创新累积创新能力。一般企业在转型过程中应当借助集群区域内的优势资源开展协同创新活动,尤其是基于合作关系的企业之间。暂时不具备创新转型能力的企业可以暂时采用梯度转移的方式缓和生存压力,但在转移后应当重视积累增强创新能力,在梯度转移时应当关注政策方面如产业园区发展规划,优先选择进入配套条件较好的产业园,积累转型能力。一般企业如果选择继续留在原产业区且不参与协同创新而寻找新客户,特别是产能过剩行业的企业,要尤其注意产业关联度和对本地经济贡献度的降低会减弱企业应对政府管制的能力。不论领先企业或是一般企业,都应有意识地利用产业集群内外网络关系,扩充社会网络资源,获取新“种子”;在增强“种子”吸纳能力和“核”重构能力方面,采取与高校、科研机构合作的方式弥补科研能力的不足,或集群内企业的合作关系进行创新活动,此外也可以考虑运用一些专利库获取技术资源,在突破性技术方面不占优势的企业可以考虑商业模式等另辟蹊径的创新方式。

2.政府方面现在研究中提及的“产业集群的转型升级”实际上是一种政策手段推动产业集群跨越单个生命周期演化的行为,这也印证了Bruso(1990)提出的两阶段模型。产业集群的衰退是产业集群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趋势,但通过政策引导能够助推产业集群跨生命周期演化的发生。产业集群的衰退并不等同于产业衰退,对于一些传统产业集聚形成的集群区域,不应该盲目为新兴产业发展腾空间,而应当以“复兴”和“升级”为主,使传统产业成为新兴产业发展的支撑。在“种子”引进阶段,政府:一方面,应通过信息公开、市场准入放开等提供更多的“种子”;另一方面,应通过构建公平、合理的资源要素价格体系、知识产权保护制度等为产业集群引进新“种子”提供公平环境和畅通的渠道。“种子”引进后,产业集群转型关键期才刚刚开始,应引导和鼓励产业集群内其他企业通过协同转型或鼓励新企业进入形成新“核”和集群网络,缓解和弥补U型曲线阶段原产业集群网络瓦解对产业集群综合竞争力的破坏作用。对于无力或无心转型升级的企业可通过产业梯度转移或企业迁离为集群内新企业、机构的进入腾出空间。此外,政府还应当以现代产业集群的要求引导完善产业集群内功能结构,为配套服务企业和科研结构进入产业集群创造条件。

作者:胡加佳马山水单位:宁波大学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