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分崩离析后的弥散和生成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分崩离析后的弥散和生成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弥散生成是由艺术家潘公凯先生所提出,在他的艺术倡导中,似乎嗅到了在小学纸泥课堂中让孩子们能更好地表现艺术的气息。结合纸泥的教学实践对如何借助弥散和生成理论开展教学进行分析。

关键词:弥散;生成;纸泥

2013年,艺术家潘公凯先生曾以《弥散和生成》为主题展示了他对艺术的理解。他在他的《自序》中坦言道:

“随着全球一体化与信息网络的迅猛发展,百年视觉文化的成就与体系性知识快速扩展弥散到世界各个角落……且与地域性的文化环境互动。体系性的知识积累进一步解构混融,形成碎片化、拼贴化、扁平化、通俗化的全球性弥散景观。”

“……生成是开放性的、过程性的,与周边因素不断互动的,是演进中的有机体。”

所以说“弥散和生成”是艺术发展不可避免的趋势。

在小学的纸泥教学活动中如何做到“弥散和生成”?

《视觉思维――审美直觉心理学》中说:“我认为,被称为‘思维’的认识活动并不是那些比知觉更高级的其他心理能力的特权,而是知觉本身的基本构成成分。我所说的这些认识活动是指积极的探索、选择,对本质的把握、简化、抽象、分析、综合、补足、纠正、比较、问题解决,还有结合、分离,在某种背景或上下文关系之中做出识别。”

李力加老师在《唤起知觉经验的美术学习》中指出,图像分解的策略和方法有:(1)结构作品的线条与色彩。(2)结构作品的空间关系。(3)分解作品中形式的组合方式。

线条是构成绘画语言最为基本的元素之一。在泥塑作品中,通过对泥的捏、挤、排列在面上产生线的形式。

在《人物表情柱》中,孩子们在做完人物的表情之后,势必要将柱子装饰一番。如何装饰?用什么方式去装置呢?在装饰画中,有一个重要的方法就是线条的排列。线条的基础运用孩子们在二年级的美术教材中已经学过。于是,我找来了一张风景装饰画。将这张画的线条分解为轮廓线、装饰性线条。为了让孩子们更好地理解装饰性线条的排列方法,我运用电脑的图片编辑软件,将装饰性线条进行分类。孩子们在分类中找到了装饰性线条排列的规律。随后,我在黑板上画了一个苹果,这样一个图形对孩子们来说再简单不过,现在就是让孩子们尝试使用装饰性线条的时候了。仅仅过去1分钟,孩子们的线性装饰苹果就跃然纸上。随后,我再回到《人物表情柱》的主题上,引导孩子们在这样一个装饰柱上,我们也可以用纸泥制作出很多有规律的线条,起到装饰的效果。

人物的脸在色彩的选择上也很有讲究,在滩戏中黑色的脸往往有着一种神秘的感觉,京剧中面具的色彩更是能让人揣摩到人物的性格、脾气。所以,在《人物表情柱》的色彩上,我出示了几张中西方的面具,通过将面具中每块色彩的分离,让孩子们感受在这样一个形中,这样的色彩给我们怎样的感受。随后,孩子们也就能将色彩的选择和人物的表情相联系起来。

在《马格利特之眼》一课中,我先让孩子们欣赏了几张马格利特的画。马格利特的画总是让人捉摸不透,他所表现的物体往往来回穿梭于画面中的三维空间。孩子们的现有水平往往很难理解画家为什么这样安排,这些物体的前后关系。我也是实现用图片编辑软件,将马格利特的画每一部分的空间关系抠像抠出、还原。孩子们在这样一步步看图像、理解的过程中,也提高了自己对画面中空间关系的认识。

“超现实艺术的矛盾空间更注重空间和形体的分割和重组,特别是将物体的结构进行解构,并在空间上进行重组。”所以李力加老师认为,教师在教学里采用图像分解的方法,其作用在于帮助学生认识这种解构的空间关系。孩子们在这样的自主学习中,提高对美术作品中的空间理解能力。以致在《人物表情柱》一课中,孩子们在做鼻子时,不再是扁扁的,而是有3D感的人像了。

在《毕加索的脸》一课中,我打算让孩子们用纸泥做出类似于像毕加索那样多角度的脸。他的《LaLecture》一画,坐在椅子中的少女的脸,怎么看都变扭。我出示这张画时,孩子们都唏嘘了好一会儿,这也许就是没有看懂的表现。于是我出示了这张画的图像分解,在观看了分解后的图像,孩子们都恍然大悟,原来这么变扭的脸是两个不同观察角度组合在了一起,这种不可思议的组合,恰恰就是这件艺术作品的珍贵之处。

正如《唤起视觉经验的美术学习》一书中所说:“对于意象和抽象的美术作品,许多美术欣赏往往停留在教师单纯语言讲解的层面,学生限于认识水平,往往一知半解,看不明白作品,也不理解美术学科的要素……通过分解作品中的美术形式语言,如色彩、线条、空间、组合关系等,让学生的视知觉直观地感受画家创作的过程,引发学生探究美术作品如何生成的问题……”

总之,中国古时的成语“分崩离析”是最能概括小学纸泥课堂中图像分解教学的。在分解后,让这些每一部分的感受弥散在课堂上,从而生成属于孩子们自己的理解和创作。

参考文献:

[1]李力加.唤起知觉经验的美术学习:小学美术课堂教学研究[M].山东美术出版社,2013-01.

[2]阿恩海姆.视觉思维:审美直觉心理学[M].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