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音乐在团体心理疏导中的运用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音乐在团体心理疏导中的运用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由于社会、学校、家庭对教育的重视,在许多时候是注重学生的学习成绩,学生受到来自各方面的压力,逐渐与家长、教师之间形成了一定的矛盾,同时又缺乏必要的沟通和交流,产生了心理困惑。而在信息飞速发展的时代,对学生的心理困惑,单靠干巴巴的政治思想教育已不能解决实际问题,需要用新的手段来震撼学生的心灵,促使学生改变看法,重新认识自我。

在农村中小学中,随着信息化教学的推广,各种硬件都配套上去了,而心理(疏导)教育的软件却没跟上,形成了明显的对比。根据教育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在现有的条件下,我们选择了用多媒体音乐作辅助,对学生进行团体心理疏导的教育,在实践中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以进行的团体疏导《可怜天下父母心》一案为例作说明。

一、音乐为先导,感受词曲意义,净化学生的心灵

罗杰・诺斯说过:音乐的目的有二,一是以纯净之和声愉悦人的感官,二是令人感动或激发人的热情。在进行这一团体疏导活动时,播放选用的音乐是阎维文的《母亲》和程琳的《酒干倘卖无》,并给出歌词。那优美的词曲深深吸引和感染了学生,学生不由自主地边听边吟唱。通过学生对音乐的欣赏和对歌词的理解,教师加以适当的引导,学生从中体会到父母给予的无私的爱,改变了对家长的看法,开始学会与家长沟通交流,逐渐理解了父母的辛苦,能够体谅家庭的困难,减少了相互之间的矛盾,使大部分学生自觉地积极用心投入到学习上。

二、音乐作辅助,教师顺势引导,学生产生心理共鸣

单靠音乐是不能产生巨大的效果的,因为学生的思维情感还达不到相应的层次和境界,需要有人加以充满激情的讲解和引导,加深学生对音乐的理解,让学生觉得更生动、更切合实际、更贴近生活。

在欣赏完《母亲》后,又进行了低音连续播放,教师用配乐朗诵的形式进行引导:随着同学们的逐年长大,父母却在衰老。正如歌中所唱,同学们的衣、食、住、行都是父母给予的,在同学们享受的同时,父母们失去了往日的光彩和辉煌,但他们是无怨无悔的。父母是同学们登天的梯、拉车的牛、过河的桥,他们拥有的是奉献,却没有索求,只希望子女能活得好,有出息――这就是他们希望得到的回报。同学们,在严冬寒冷的天气中站在村口路边迎接你回家的是谁?难道他们就不怕冷吗?你们可曾给予了问候?你们的父母每年都给你过生日,你可曾记得他们的生日,并祝福了父母?

在音乐的感染和教师的引导下,有部分学生暗自流泪、泣不成声,学生在心灵深处受到震撼,改变了对家长的一些不合理的看法,心中的不良情感和困惑得到合理的宣泄。

三、音乐显情谊,教师作指导,激活学生心底的爱

正如门德尔松所言:在真正的音乐中,充满了一千种心灵的感受,比言词更好得多。音乐可以使一些难以说明的事简单化,使人从中体会到内在的感受,而不需要费大力气去解释。

在连续播放《酒干倘卖无》时,教师简单地介绍了《搭错车》的剧情,并充满深情地解说:作为一名成名的歌星,她为什么一定要把这首充满深情的歌献给捡破烂的哑巴养父?为什么不与功成名就的有钱父母生活在一起?难道她头脑有病吗?不!她体现出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养育之恩大于天。同学们又该怎样做呢?你们今天接受了父母无私的爱和奉献,明天用什么来回报他们的养育之恩?你们的有些行为对得起善良的父母吗?

在这一疏导教育中,有不少学生涨红着脸,低下了头,悄悄擦着眼泪。我们没有用大道理来训说学生,只是利用了音乐的作用和教师的引导,晓之以情,动之以理,使学生流下感动的泪,并逐渐改变观念和行为。

在心理健康教育的各种软件一时达不到标准的情况下,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确实存在太多困难,而这项工作又势在必行,因陋就简地利用多媒体音乐对学生进行团体疏导教育,既渲染了活动气氛,激发了学生的热情,又触动了学生的心灵,解开了学生心中的困惑,使学生的不愉快情绪得到合理的宣泄。学生的情绪稳定了,与家长开始沟通了,能安心学习了,也知道回报和孝敬父母了,达到了预期的团体疏导的目的。

(作者单位:甘肃省临泽县蓼泉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