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通过团体训练提高学生的自我效能感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通过团体训练提高学生的自我效能感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本研究结合初中年龄阶段学生的心理特点,以团体心理辅导、心理健康教育的有关理论为依据,用实验形式,探索了团体心理训练对提高学生自我效能感的作用。在两年多的时间里,通过团体心理辅导、训练为主的一系列心理健康教育措施,显著提高了学生的自我效能感及学习成绩。

关键词:团体心理训练;自我效能感

1.引言

中学生的健康成长,不仅需要有和谐宽松的学习环境,更需要一个良好的心理环境来调控自我、发展自我。现代社会竞争日趋激烈,学生面对严峻的升学压力和教师、家长的“惟成绩论”思想的严重影响,多次的失败经验、错误归因、消极情绪等使学生经常遭受挫折,出现自卑、对现实不满等心理问题,最终造成自信心下降,即自我效能感低下。

自我效能感是指人们对自己是否能够成功地进行某一行为的主观判断。自我效能与学生学习策略的运用和自我监控密切相关,高自我效能感的学生与低自我效能感的学生相比,展示出更高水平的学习策略,更多地对学习结果进行自我监控。自我效能感与学习成绩显著正相关,这种相关在低成就学生身上的表现尤为强烈。因此,培养学生的自我效能感是十分重要的。

团体心理训练是指在团体中采用一定的心理学方法影响学生的心理状态。研究显示,团体心理训练方案的制订、内容操作及学习评价均从学生的学习和发展需要出发,以“暖身活动”、“角色扮演”、“心理剧”、“行为训练”等活动营造一种舒适、有吸引力的学习情境,让学生以积极的心态投入活动过程中,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记忆力。学生在这种学习情景中更容易强化个人的自我概念,增强适应能力和自信心,提高自我效能感

我校学生大部分来自城郊农村,城郊农村的人们往往是全国第一批洗脚上田的农民企业家,他们经济富裕,生活无忧,可是家长对孩子心理健康教育是一片空白。同时由于传统教育观念的束缚,教师往往偏重于分数,把学生中出现的各种问题都当作“思想品质”问题来对待,未能从心理学角度去正确地把握教育对象,有效地进行心理疏导工作。

从我校入学新生的心理档案中发现,有9.1%的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表现为焦虑、怯懦、自卑、抑郁、孤僻等,自我效能感低下,存在较大心理压力。

为此,对城郊农村学生进行自我效能感提高训练,无论从实践上还是从理论上都具有深远的意义。

本研究假设:(1)通过训练,学生的个人评价水平获得显著提高;(2)训练后,学生的自我效能感得分比训练前有了显著的提高;(3)通过训练,学生的学习成绩比训练前有显著的提高。

本实验研究旨在尝试寻找团体心理训练在提高学生自我效能感中的应用的途径和方法,积累切合实际的、有自己特色的心理健康教育经验,为学生的健康快乐成长、为丰富团体心理辅导的理论与实践,辐射周边的学校作出一些贡献。

2. 实验过程

2.1 方法

本研究采用团体训练实验干预法,并在实验干预前后对被试进行问卷测试。

2.2 被试

本研究选取南海大沥许海中学2004年9月入学的初一年级4个班学生作为实验研究对象,其中男生105人,女生116人,共221名。

2.3研究时间

本研究于2004年9月完成第一次测试,于2006年12月完成第二次测试。

2.4 研究工具

本研究采用了两个问卷,个人评价问卷(PEI)和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12)。

个人评价问卷(Personal Evaluation Inventory, PEI),由Shrauger编制,经检验该量表具有较高的信度和效度。选取其中的五个分量表:学业自信心、人际交往自信心、体育活动自信心、外貌自信心、交谈演讲自信心。采用4级评分法。

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R)该量表包括努力、进取心、坚持性三个分量表。量表共12个项目,采用Likert 5点量表形式,1 表示非常不符合,5 表示非常符合,得分越高,表明被试的自我效能感越高。三个分量表的Chronbach α 信度系数分别为0.55,0.74,0.72,表明该量表有较好的信度。各因子与总量表之间的相关为0.70~0.82 ,明显高于各因子之间的相关0.43~0.44 ,表明该量表有较好的内部结构效度。

2.5 研究设计

我们通过访谈、问卷调查等方法,研究我校学生自我效能感的现状,分析影响学生自我效能感的因素,如失败体验、归因方式、外部评价、环境刺激、难度等是否成为学生自我效能感影响的重要因素,及影响程度。

这里主要研究团体心理训练是否对自我效能感产生影响,因此我们将着重分析和调查团体心理训练对学生自我效能感的影响程度,并对学生进行二次调查,调查团体心理训练与中学生自我效能感的关系。

2.6 实验程序

根据调查结果,我们把同质的学生归为一组,然后针对性地制定训练方案。根据实际情况,每个小组平均训练时间为4周,每周一次。每次活动都有一个明确的任务,分别为:团体形成、认识自我、悦纳自我、超越自我、情绪调节、自我暗示等。活动以故事、游戏、讨论、角色演练、行为训练和分享体验等形式为主。活动既有室内又有户外的,有些还带到户外拓展基地进行专门训练。每次活动后都布置家庭作业,目的是使成员进行自我强化,写出自己在团体训练中的收获、感受、对团体训练的建议、练习团体中学会的新行为新技巧等。研究者每次都会根据学生的需要和建议增加或调整下一次训练的内容。

2.7数据处理

将问卷的数据输入电脑后,运用社会科学统计软件(SPSS 13.0)对其进行统计分析。

3.结果

3.1团体训练前后自信个人评价问卷(PEI)的差异分析

注:*** P

结果表明,学业自信心、人际交往自信心、交谈自信心得分在训练前后具有显著差异,训练后的得分显著高于训练前。

3.2 团体训练前后自我效能感水平差异分析

注: **P

结果表明,自我效能感的进取心、努力、坚持性维度训练后均显著高于训练前。

3.3 训练前后的学生学习成绩比较

注:*** P

表3结果表明,04~05 学年下学期各科成绩均显著高于04~05上学期各科成绩。

3.4训练前后各项比赛成绩对照

表4结果表明,05~06 学年度参加各类兴趣班的人数和获奖人数均多于04~05学年度。

4.结果讨论

4.1团体训练前后的自信个人评价水平差异

研究结果表明,学生学业自信心、人际交往自信心、交谈自信心得分在训练前后具有显著差异,训练后的得分显著高于训练前。学生在训练中学会了用积极、肯定、支持、建设性的眼光,看待自己和周围的同学,善于发现并赞美别人的优点,愉快接受别人的批评和建议。

而外貌自信对于极其关注自我形象的中学生来说,要在短时间内改变自己对自己外貌的看法和悦纳自我是比较困难的。以此看来,本研究的结果是比较接近生活和实际的。

4.2团体训练前后的自我效能感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