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打造小学数学有效课堂“四要素”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打造小学数学有效课堂“四要素”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一、解读教材是课堂有效的基础

教材是教师和学生进行教与学活动的主要载体,解读教材是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基础。解读教材即有效研读教材,把握教材的内涵,以保障教学活动高效开展。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一)理解课程标准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要源之于生活,悟之于生活。课程标准既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也是方向。因而教师一定要认真研读新课程标准,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领悟新课标的精髓。如在教学西师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一课时《负数的初步认识》时,我领会到负数是在学生已经认识了自然数、分数和小数的基础上,对数的范围的第一次扩充,也是自然数到有理数的衔接与过渡。因此本课教学设计从学生熟悉的生活经验出发,辅以形象直观的生活情境,注重知识与生活的联系,充分利用丰富多彩、贴近生活的素材,让学生充分观察反思,合作交流,从而深刻感悟认知正负数的意义,通过读一读、议一议、说一说、写一写等在强化中加深对负数的理解及知识的运用。

(二)把握教学内容

新课标指出:教师要活用教材,而不是死教教材。教材是教师教学的一种依据,是学生从事数学活动、实现学习目标的重要资源。教师解读教材就是要分析教材的编写特点,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合理整合教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如在教学《可能性》一课中,教师活用教材,精心设计了摸不同颜色乒乓球活动和转盘抽奖游戏,让学生在学中玩、玩中学,自然而然地唤起了学生认识“可能性”的求知的主体意识。

二、科学预设是课堂有效的前提

新课标要求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对教材再加工,有创造地设计教学过程”。教学预设就是教师以课程标准为依据,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环节等做出的设计性的展望。科学预设往往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教材的预设

在深入理解教材的基础上,准确把握教材,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本人的教学风格,对教材进行适当的改编、重组和设计,注意知识的呈现顺序,即先出现什么,再出现什么,使之更贴近学生。如教学《平行四边形面积》中,教师精心设计教法,采用大胆猜测、数方格验证、动手实验、推理判断、概括结论等方法,配合实物演示,给学生充足的眼看、手做、耳听、嘴说、脑想的时间和空间,鼓励学生独立不受干扰地按照自己的理解去解决问题,得出结论。培养学生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和动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学生的预设

教师要全面了解学生,尽可能多地预测学生自主学习的方式和解决问题的策略,针对其原有的知识体系再进行知识结构的建构与重组。教师胸有成竹,心中有数,临阵不乱,明确何时不讲或少讲,重难点详讲精讲。如预设《多种方法解决问题》教学时,对能力弱的学生只要求掌握基本方法,对能力较好的学生则要求会用不同方法解决问题,对能力优秀的学生要求不但会运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而且学会选择简单易懂的解法。这样,从学生的认知差异出发来设计教学目标,既关注学生全面的发展,又让不同学习能力的学生得到不同层次的发展。

(三)情境的预设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力求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与童话世界出发,选择学生身边的、感兴趣的数学问题,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与动机,使学生初步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创设与学生生活环境、知识背景密切相关的,又是学生感兴趣的学习情景,激发他们探索新知识的积极性。如教学二年级《角的认识》时,教师针对学生年龄小、好动、好奇的心理特征,设计了一个有趣的童话故事,贯穿始终。在“齐天大圣带我们去数学王国去游玩”这一故事情境中,通过“登智慧山”(铺垫引入)、“闯智慧关” (学习新知)、“摘智慧果”(巩固练习)、“胜利返回”(思维拓展),学生个个兴趣盎然,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积极主动投入到学习过程中。

(四)练习的预设

教师一定要对练习题进行全面思考和缜密设计,做到有的放矢,举一反三,达到精练有效。如教师分层设计《平行四边形面积》练习题,通过“基本练习算一算――深化练习选一选――发展练习画一画”,凸显出练习的层次性、针对性、有效性、发展。

三、重难点突破是课堂有效的关键

课程标准指出:“重视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中学习和理解数学。”任何新知的习得都是对原有知识同化和顺应的结果,学生只有认识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才能深刻理解,融会贯通。因此,在一堂课的重点的突出和难点的突破上,设计由旧知转新知的回忆环节,架起知识的内在联系,并利用自己原有认知结构的相关经验去同化和链接,在已有认知结构的基础上,经过改造、重新组合构建出新的认知结构。如,教学《乘法分配律》时,我设计了这样两组题目:

88×58+12×58=

58×(88+12)=

76×34+76×56=

76×(34+56)=

学生做后讨论:每组两题的结果相同,每组的第二题方法更简便。此时教师运用“激疑――生疑――质疑――释疑”步步深入、环环相扣的方法,充分调动学生思考。教师马上又出示一组题,告诉学生任选一题做,比一比看谁做得快:

(56+24) ×33=

56×33+24×33=

让学生探讨取胜之法,初步感知乘法分配律的特征。然后引导学生观察探究,再举例验证,然后得出88个58加上12个58,一共是多少个58(这是学生已有的知识)。如此,学生就由旧知识生成了新知识,学生也就知道了乘法分配律的所以然。

四、合作探究是课堂有效的保障

合作探究是“当代教育理论研究和实践中影响最大和成果最多的领域之一”,它是新课程实现学生学习方式转变的着力点。在教学过程中,有效地开展小组合作探究活动,有利于学生体验尝试成功、探索发现快乐。

如教学《圆锥体积》时,教师先拿出两个等底等高的圆锥和圆柱模型问学生:“这两个圆柱和圆锥等底等高,谁的体积大?”学生回答:“圆柱体积大。”教师顺势导入:“那等底等高的圆柱与圆锥体积之间到底有什么关系呢?今天通过同学们的合作探究大家就会明白”。然后分组合作探究,每个小组的实验材料:沙子、水、水槽、量杯、等底等高的圆柱形和圆锥形容器各一个。同组的学生做完实验后,进行交流,并把实验结果填在报告单上。展示汇报实验单,再次组织组际交流,大家就不难得出:等底等高圆柱的体积是圆锥体积的3倍。教师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自主探索,经历“再创造”的过程。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积极主动地发现了等底等高的圆柱与圆锥体积间的关系,进而推导出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

作者单位:重庆市铜梁县平滩镇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