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傈僳族的愿始多神教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傈僳族的愿始多神教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丽江市内的傈僳族普遍信仰原始多神教。原始宗教的对象有自然崇拜、图腾崇拜和祖先崇拜三种,他们是傈僳族固有的,特点是认为万物有灵,以自然崇拜和灵魂观念为基本内容,以遇到疾病和自然灾害时宰杀牲畜祭神驱鬼祭祀活动为主要形式。

自然崇拜

傈僳族固有的观念认为,自然界中的万物和人一样都有灵魂,有一种超自然的力量在主宰着他们。天有天神、山有山鬼、地有地灵、树有树魂、水有水仙,凡天地、日月、风火、雷电、星辰、山川、森林、江河湖泊、家神灶神、动物植物都有神灵,都是所崇拜的对象。而天神“普啦”是位于万物之上,是众神的主宰,其他都统统划归为鬼,即“尼”。信仰和崇拜的神灵有天神、地神、火神、岩神、山神、龙神、雷神、风神、战神、河神、灶神、家神、屋神等30多种。所以傈僳族人民在生产生活中的所作所为,都要向各种神灵祈求保佑、祷告。比如某一户傈僳族人家要修房盖屋、砍伐树木,要提前向山神树魂敬酒祷告,以求山神树魂准予砍伐和保佑砍伐顺利,祭词大意是:

山神啊山神请您宽容我,

树仙啊树仙请您莫怪我。

我们不是有意砍伐树木,

为了急需用材我们才砍树,

我用上等美酒请你喝,

祈求允许我砍伐所需用材……

若要出门远行,或上山打猎之前,首先要进行各种形式的卜卦来决定去与否和能否猎获等问题,如不占卜问神灵,就将会遭受灾难或一无所获。疾病发生和流行被认为是因为得罪和触犯某种神灵所致等等。

傈僳族先祖出于对大自然和自然法则的无奈或由于恐惧导致对自然物的崇拜,认为必须进行祭祀。祭祀一般是用杀鸡、羊、猪先祭,再不好就得杀牛来祭,没有也要向别人去借。

今天,随着科学知识的普及和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医疗设备和药品的增多,再不像过去那样大规模的杀牲祭祀了。过去在每年的农历八月,家家户户都要举行祭天神活动,在房前屋后的山坡上找一块空地供上新收获的粮食、水果、瓜菜及酒肉茶等供品,凡是认为可供享用的食物都先要祭天神后才能享用。祭天活动前三天“尼扒”必须戒酒、洗澡、更换新衣,以示对天神的无限崇拜。在祭祀活动中“尼扒”念唱的祭词内容从天神创造万物,恩赐百姓、造福人类,到天地间万物的真变,祈求天神享用供品,继续为人民赐恩赐福,保佑平安等,内容包罗万象,极尽颂美颂德。这种活动有时从早到晚唱诵颂美进行两三天的时间。

图腾崇拜

傈僳族人认为,变幻无穷的自然界,是由一种超自然的力量在主宰。这种超自然的力量在支配着人类生产生活的各个环节,这种超自然的力量,只有通过祈祷、祭祀、歌舞等行动,表达自己的希望与祈求,对其进行虔诚的崇拜,祈求赐福,神才会为人们解除灾难。 因而每一个氏族逐渐形成了一个或多个图腾崇拜物,并把认为同本氏族(部落)社会关系密切的某种动植物作为自己氏族的称谓和代号。

傈僳族的氏族图腾主要分动物、植物崇拜两大类。如动物崇拜的有虎、熊、鼠、鱼、猴、蜂、雀、蛇等;植物崇拜的有谷、荞、麻、李、司(姓木)、菜等等。每个氏族的祖先选一种动物或植物作为自己氏族的姓氏,而且每个氏族的来源都有一个与其图腾崇拜相呼应的历史故事。如虎氏族的传说故事中说古时有个年轻美丽的姑娘上山砍柴,被一只雄性老虎看中,老虎就化为一个英俊的年轻小伙子,要求娶姑娘为妻,如不同意就要伤害她,姑娘被迫与虎成婚,生出来的后代就是虎氏族,傈僳语称为“腊扒”;荞氏族认为他们的祖先因食荞物而受孕,生下来的子女就是荞氏族的祖先……。因而把这些动植物拟人化,并加以神化、崇拜、祭祀。

祖先崇拜

傈僳族祖先崇拜的对象首先是氏族的始祖和本民族中公认的英雄人物,然后逐渐发展演变到家族祖先和家庭祖先,民族祖先和民族英雄。

傈僳族对祖先崇拜的祭祀活动有两种:一种是只祭父母亲,不祭祖父母;一种是除祭父母外,还祭祖父母及自己的同胞兄弟姐妹和民族英雄。祭祖先一般只在过年和清明节进行,如除夕那天下午4时许开始,各家各户都会住家里争先恐后地备上各种祭品祭拜去世的祖先,生怕祭拜仪式落住别人后面招致祖先灵魂的责怪,如果是这样就会得不到祖先灵魂的保佑而将导致家庭衰败;清明时节需带上祭品上祖坟祭拜。

祭祀习俗

傈僳族自然崇拜中的“尼”很多,如山鬼、水鬼、寨鬼、路鬼、病鬼、梦鬼、饿鬼、树鬼、岩鬼、魂鬼、夜鬼、咒鬼等等。傈僳族认为,这些鬼都无时不有,无处不在,而且这些鬼都是无恶不作,但他们最惧怕天神,只要人们安份守纪,就会得到天神的保佑。若得罪和触犯了某种神灵,法术高超的尼扒尼玛有驱鬼、骂鬼乃至杀鬼的本领。每当发生自然灾害,或因疾病发生和流行导致人畜不幸死亡之时,他们总认为是自己不小心招惹、得罪了各种神“尼”,就要随时随地祷告祭祀,以求得神“尼”的宽恕、赦免。当祷告和祭祀无效时,则要备酒杀牲大祭天神“普啦”,祈求至高无上的天神“普啦”来管束和处罚为非作歹的“尼”,达到消灾免难、保佑子安吉祥的目的。

为了祭祀,傈僳族社会生活中出现了从事宗教活动的人,那就是“尼扒”、“尼玛”和“尼姑扒”。以前每个村都有一两个。“尼扒”、“尼玛”中的“尼”是鬼,“扒”是指男人,“玛”指女人,“尼扒”“尼玛”不但能看见鬼神,而且能用咒语“驱鬼”和杀鬼,是最高的神师法父神母。他们的神术系“神授”,是直接同鬼打交道的人,是能卜卦和主持大的祭祀仪式等活动的人物。“尼姑扒”是指初级祭师,他们的社会地位比尼扒、尼玛略低,他们只能主持一般的祭祀活动,如驱鬼治病、卜卦等。他的巫术不是神授,而是向会祭鬼的老人学的,即“祖传”,一般由父亲授给儿子。这些神师不但能看见鬼,而且能用咒语来“驱鬼”或“杀鬼”,所以被公众认为是人与鬼灵之间的沟通者,是直接同鬼打交道的人。春耕、除病以及对外族战争之前,

都要让神师出面主持祭祀和卜卦,求得神灵保佑,所以他们的社会地位很高,常常是村寨的头人,说话做事都有权威性,是民族内部的领导者和指挥者,成为有特殊地位的人。但傈僳族社会中无论是尼扒、尼玛或尼姑扒,其生活来源主要是依靠自己的劳动,他们的祭祀报酬一般都无定额,而且是微不足道的,特别是代表群体性的祭祀活动分文不取。在此他们又是傈僳族口头文学、祭词、诗歌的传播者和传承人。

祭祀活动都要由“尼扒”来主持,尼扒在进行祭祀活动前一般都要进行占卜卦。卦分乃卦、贝壳卦、竹签卦、羊骨卦、草卦、树枝卦、鸡头卦、鸡蛋卦、手卦、铜钱卦、猪肝卦、米麦豆粒卦等等五花八门,多种多样。如 羊骨卦,把一个羊肩肘骨的肉剃干净,然后用火草从骨头的平面灼,根据有肩肘坑来判断事情的吉凶。还有的把一块羊骨分为上下左右两区,左和上为主,右和下为客,看开裂指向左和上为客方大吉,相反为主吉,裂缝指向左区上半和左区下半为大不吉利。若卜问婚事时,常用树枝或草枝卦来决定。先找来无数树草枝条,把它折成长2―10厘米长的一大把,然后把它拼成一对对数数遍,若每遍都数成双成对,便认为这件婚事吉利可行,反之则认为这件婚事不能进行。有时占卜一次不得灵验,就再行卜卦,直至成功为止。

傈僳族的祭礼活动分为祈求性祭祀,强制性祭祀、纪念性祭祀三类,祭祀活动伴随着傈僳族先民日常生活的各方各面。

祈求性祭祀,是日常生活中使用最广泛的一种祭祀活动。如久旱无雨时,要祭龙求雨;人畜生病时,要用祭祀来驱鬼;狩猎前要祭山神猎神,以求猎有所获;砍伐树树建盖房屋前,要祭山神树仙,请求他们准予采伐祭土神风神,祈求风调雨顺粮食丰收;祭房神灶神,祈求人住平安财源滚滚等等。在祈求性祭祀活动中,必须供奉祭品。傈僳族的祭品与其他民族大同小异,其中用面粉捏成各种形象的物品和自家酿制的白酒供奉,这是与其他民族的不同点。如在祭月亮神时,要用面捏成月亮、星星,不加盐掺入到肉中一起煮熟,供奉在月光下约一个小时,表示诚心诚意,祭祀才会灵验。在狩猎前要用面团捏出酒壶、酒杯以及希望猎获的野生动物形象进行供祭,若没有酒时也可用山泉水代替进行祭祀。这种祭祀方法究竟其意义是什么,谁也说不清楚,但它是傈僳族祖祖辈辈留传下来的。在祭神祈求各种神灵时,一般都要杀鸡宰羊进行供奉祭祀。因为傈僳族人认为,如果不满足各种神灵的欲望,则祭祀就不会显灵。

强制性祭祀,那就是在祭祀活动中采用毒辣的祭词和手段,蔑视的态度,挖苦、讽刺乃至咒骂“尼”,逼迫、引诱或激怒他们就范或离去,以达到强制性祭祀的目的。如在发生严重干旱时,队为是龙神湖鬼在故意捣乱,便由“尼扒”带领若干年轻力壮的男子,“尼扒”念诵咒骂、极度激怒的祭词,其余男子把准备好的木块丢进高山湖泊中,逼使龙王兴风作浪、刮风下雨,达到消除干旱的目的;若还是不显灵就再用石块或各种金属物品砸进湖中;再不显灵就用炸药包丢进湖中进行引爆。这种又祭又骂、刺激逼迫的祭祀方式方法,在其他各民族原始宗教活动中是绝无仅有的,充分显示了傈僳族先民丰富的想象力、幽默诙谐和智慧,也展示了民族的个性。

纪念性的祭祀,其主要内容是为了怀念、敬拜祖先或欢庆民族传统节日而举办的一种祭祀活动。如一年一度的“阔时节”期间,每家每户要供上最好的祭品祭拜祖先,还要祭灶神、门神、屋神等各种家神。傈僳族人要将“阔时节”期间春出的第一个饵块粑粑首先喂给狗吃,因为传说中,在远古时期傈僳族人因不懂得珍惜粮食而惹怒了天神“普啦”,天神一怒之下,断然收回了人间的粮种使用权,人间处于断粮灭种的境地。当时是狗不谓艰险,爬越天梯,到天神那里偷回了粮种,才使得人们免灾于难。为了报答感恩狗对人类所做出的贡献,将每年新年舂出的第一个饵块给狗吃。又如明朝中期,傈僳族居住地区常有外敌入侵,朝廷派王骥将军征守,立下战功,使傈僳族人民得以安居乐业。后来,王将军在一次战斗中牺牲,傈僳族人民便把王将军的祭日定为“刀杆节”,进行祭祀活动。这种习俗在传统节日期间纪念性祭祀中进行而传播至今,充分说明了傈僳族人民知恩图报的民族个性和在提倡良好道德风尚方面奇思妙想的想象力。

在长期的祭祀活动中,神师(巫师)编写了许多祭祀词和祭歌,较普遍流行的有“招魂歌”、“卜歌”、“祭歌”、“送灵魂歌”等十几种。几乎每一种祭祀活动都有祭歌,祭歌的长短不同,内容分别表示对各种神灵的崇拜,祈求各种神灵的保赐福,为人们解除灾难,并表示向神灵如何报恩等对自然的崇拜和信仰。

“尼扒”神功

傈僳族把纷繁大千世界之中能够主宰一切自然现象的精灵统称作“尼”。认为在不同时间造成的自然灾害,生老病死都是由不同的“尼”引起的,这要由“尼扒”通过各种宗教仪式后推算出来。他们不但头脑灵活,反映敏捷、能说会道、兼通吉凶占卜、治病救人,而且能做宗教祭祀活动,积累了丰富的宗教祭祀经验,更为奇特的是他们具有神奇的功夫,这就是上刀山、下火海、捞油锅和舔掣头等等“尼扒”神功。

上刀山。那就是在直立的两根二十多米高的木杆上绑上三十六把锋利的大刀,刀刃向上,犹如刀梯。尼扒示足在刀梯上一级一级地攀登上去,一直爬到顶端。然后又一级一级地下来。神奇的是尽管刀刃锋利无比,但尼扒的双脚却丝毫无损。

下火海。用栗柴垒成几堆,然后入火点燃,待熊熊火火把栗柴燃烧完后,只剩下一堆堆的火炭时,尼扒们在震天动地的锣鼓声和人们的欢呼声中,赤足跳到红彤彤的“火海”里,不停地跨步、踏跳、捧火洗脸、火中打滚、玩火链等,直至把火堆踏平。然而,不管火炭如何炽烈,尼扒们的脚却没有一点烧伤的痕迹。

捞油锅。捞油锅之前先在锅中煮沸一锅油,然后在油锅中放入石子或铁器。尼扒们赤手空拳地把油锅中烧得滚烫的石子和铁器捞出来。油锅和石子、铁器的温度至少也有100度,但尼扒的手却完好如初。

舔犁头。将犁田头烧得通红,尼扒使用铁钳子夹出烧得通红的犁头,用舌头舔犁尖,功夫好的尼扒,甚至能将通红的犁头衔起。尽管犁头比烈火还炽热,但尼扒的舌头一点轻伤都没有。

法术神判

法术神判是依照原始宗教意识,借助神的力量和意志,判定当事人是否有罪的一种处罚方式。傈僳族先民认为,法术神判是体现神的旨意的一种公正判决,一旦判定,谁也无权反悔。法术神判的种类有“沸水中捞石”、“吃血酒”、“拔界桩”和“泼血酒”等。一股在发生盗窃、通奸、杀魂、土地所有权等纠纷,而尼扒和族内无法判定是非时,往往采用法术神判来解决。

所谓“沸水捞石”,是用在财物被盗和通奸等案件中,是法术神判中最重的一种处罚方式。当发生盗窃和通奸后,尼扒调解或判定不服时,当事人双方约请见证人,选定时间、地点和赔偿数额,届时由尼扒和见证人监督,当事人的亲朋好友到场,由原告烧水并放置鹅卵石煮沸,被告必须用手在沸锅里捞出鹅卵石。三日后由尼扒和见证人检查被告的手是否被烫伤,若烫烂或起泡,则判定原告指控的事实确凿,责令被告向原告赔偿事先商定的赔偿数额,反之则认定原告有罪,必须由原告进行赔偿。

所谓“拔界桩”,只用在界桩被私下移动的土地所有权纠纷案件中。当原告指控被告私下移动了界桩而被告不承认时,双方在尼扒和中间人的监督下,由原告把界桩埋入一尺左右的土中,然后界桩周围按男九捆女七捆的数字围放柴草,点火燃烧,然后由被告用双手把石界桩,三日后验看他的手,若被烫伤,就判定被告侵占了原告的土地,必须将界桩移回原位并赔偿一定的钱物,反之则判定被告冤屈,原告要进行赔偿。

所谓“吃血酒”,一般用在诬陷、诈骗、抵赖等案件中。当在没有掌握确凿证据并调解无效的情况下,尼扒当众杀鸡取血滴在酒碗中,举酒杯对天念咒后,令被告喝下,若被告在咒语规定的时间内生病或遭遇灾难和不幸,则判定被告有罪并赔偿财物,否则说明被告无罪并由原告向被告赔礼道歉和赔偿财物。

所谓“泼血酒”,是在财物被盗或损坏而又不知何人所为时进行。失主用一碗酒对天念咒,祈求天神查明盗贼并赐其遭受病痛、天灾人祸,之后将酒泼在财物被盗或损坏的地方。目的是为了借助“天神威力”来发现作案对象,找回失物和修复损物。

傈僳族的宗教活动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因地而异,有待于我们更进一步深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