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心理干预在口腔癌临床治疗中的作用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心理干预在口腔癌临床治疗中的作用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目前,在造成人类死亡的各种疾病当中,癌症排在第一位。癌症的发病率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呈现逐步攀升的趋势,在肿瘤的临床治疗过程中,肿瘤患者不仅承受着病痛的痛苦,同时也存在极大的心理压力及社会压力,这在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方面表现的尤为突出,这是因为在术后可能导致患者容貌变化及身体功能变化,容易造成病人的心理负担及行为转变,包括社会角色的转变、社交问题的转变、身体功能的转变等等,这些均会造成其生活质量的显著降低。针对这些方面问题,目前医疗临床上通过心理干预能够明显改善患者自我情绪控制及自我调节能力,从而提高应对策略,提高自身免疫力,从而提升患者的存活率,改善生活质量。

【关键词】心理干预;口腔癌;自我情绪控制

1.临床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资料共56例,其中男22例,女34例。年龄分布在28至63岁之间。在以上患者当中,其中上颌窦癌6例,舌体高分化鳞癌12例,下颌骨细胞癌16例,腮腺区腺样囊性癌18例,上下颌骨粘液表皮样癌4例,住院时间15~80天。

1.2 心理干预

1.2.1 选用自我开放途径,奠定心理干预基础

首先,在与患者交谈过程中应当尽量使用亲切的语言,并列出以往在类似患者临床治疗过程中的一些心得体会,坦诚的与癌症患者及家属进行交流。在交流的过程中必须注意把握好尺度,在谈话中注意要耐心倾听患者的陈述,不应过多的谈论自己,不要随意打断与癌症患者间的谈话,逐渐营造起平等的交流氛围,让双方在平等基础上愉快进行交流,这样能够让患者逐渐恢复信心,积极的配合医生的治疗。[1]

1.2.2 告知病情,减少病人忧虑的心理干预

在医学临床治疗过程中,大部分患者均能够通过检查结果、亲属及医护人员的言谈举止、使用的药物中大致猜出自身病情的严重程度。若此时仍未将实际情况告知病人,那么会加剧其猜疑,从而加重心理负担。大多数情况下,若病人被告知真实病情,那么其第一反应是感觉到震惊、愤怒,甚至不承认、不接受病情的现实情况等等,待患者情绪稳定后,可能会出现害怕、无助、绝望等。那么,医护人员应当从患者的教育程度、从事行业的特性、生活经历、家庭环境等实际情况出发,采用适当的方式将病情告诉病人,同时,针对心理承受力低的病人,可以使用循序渐进的方法,先给予病人心理上的支持,再逐步告知患者真实病情,让其在逐步的适应过程中接受自己的真实病情,同时给予患者思想方面的教育,鼓励其恢复抵抗疾病的信心。[2]

2.干预措施及内容

2.1 环境条件

在病房环境营造方面,应当积极营造一个温度适度、温馨舒适、清静淡雅的环境,室内应保持空气流通,有较好的采光条件,这样不仅能够有利于患者的自身调养,同时也对其心理不良状况及负面情绪的缓解创造良好的环境。[3]

2.2 心理疏通

在口腔癌护理方面,护士应具有丰富的理论方面知识及实际临床经验,在病人需要解答相关问题的时候能够积极的回答并解决病人的问题,并能够通过给病人讲解在此项疾病方面目前的治疗手段及目前世界上先进的诊断方法,让病人能够正确认识并面对所患的病症,同时,护士应当从多方面进行学习,例如,可以多读医学杂志、报刊及通过多媒体手段进行专业知识的学习,这样在对患者进行讲解时能够更全面的解决患者所面对的问题,最及时的给患者解决问题,这对患者的心理情绪的康复及加强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护士还应当根据患者心理特征,制订出最科学合理的护理方案,给患者最大的温暖及体贴。[4]

2.3 全方位指导

医护人员应当针对不同患者状况进行区分对待,同时给予患者预后的心理疏导,在治疗前告知患者在治疗后可能出现的状况,例如,上颌骨全切患者在术后可能表现出面部的变形及语言沟通方面的障碍,舌癌患者在术后可能出现后颈部畸形、语言方面障碍及进食困难等方面问题。[5]

通过在治疗前告知患者的办法可以让患者在心理上做好准备,同时对患者术后的相关行动及进食方面进行全方位指导,让患者有足够的思想准备;通过安慰患者的方法缓解患者压力,例如,告知患者以目前的医学进步速度,术后可能出现的形体畸形在后期有望通过先进的技术予以矫正,最大限度消除其心理负担;通过对患者病情的全方位讲解,让患者更多的了解自身患病情况,消除疑虑,避免思想上产生压力;通过对已经做完手术效果良好的患者治疗前后思想过程的讲解,让患者消除恐惧的心理。[6]

2.4 音乐辅助治疗

在口腔癌的心理干预的临床诊疗方面,音乐辅助治疗手段是极其重要的一种辅助治疗手段,它广泛运用于临床治疗各科室,能够帮助患者降低紧张的压力,也能够激发其思维抵抗能力,让病人重建情感活动,从而激发生存欲望,有效的改善了自身对癌症的精神抵抗。[7]

2.5 性格干预

医护人员应当积极引导患者对自身性格的正确认识,让其明白自身性格特征对病情影响的重要性,鼓励其建立起积极主动的意识以改变自身内向或退缩的性格,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主动与患者进行交流,并列举实例说明性格因素对病情的影响,教导患者多与朋友交流,特别是与心胸开阔、性格外向的朋友接触,从而改变自卑心态,重建信心。鼓励患者大胆表达出自身的想法,无论表达是否正确,都对其给予充分的认可,让患者逐步摆脱自卑闭塞的心理状况,渐渐养成能够自主表达意愿的性格,学会倾诉情感,从而逐渐开朗起来,同时指导患者对原来单一的生活状态进行改变,积极拓展自己的兴趣爱好,多参加团体活动,增加与人的交往,改善与周围人群的沟通能力,逐步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从而使得自身内向的性格得到改变。[8]

2.6 抑郁情绪干预

医护人员应当帮助患者多角度寻找快乐源泉,让患者能够做自己感兴趣的事,参加各种社会活动等,改变其对现实社会及现实生活的以往惯性思维,放松其思想,转移其现实生活中所遇到的烦恼,指导患者进行身体放松训练,让患者平躺在床上,进行深呼吸,要求其闭眼,依照护士的指令进行放松形体训练,在训练中依照右手―右臂―左手―左臂―额头―眼皮―下颚或面部―上下牙齿―颈部―肩部―胸部―腹部―臀部―双下肢―双脚的顺序放松及收缩全身肌肉,再缓慢配合自身的呼吸频率,感受肌肉的紧张与放松,从而达到身心放松的效果,使患者的身心处于安静且愉悦当中。不断重复以上动作及顺序,不断进行自我放松训练,最终达到缓解抑郁情绪的目的。

3.结论

随着现代临床医学的进步,全世界在治疗口腔癌水平方面有了极大的提高,人们也更加注重癌症患者在抵御癌症过程中的心理因素方面的作用,故心理干预在临床医学上的运用也越来越广泛,大量研究表明,对癌症的治疗不仅仅是为了延长患者的寿命,更重要的在于保证癌症患者的生活质量。大多情况下,口腔癌患者一旦获知自身情况,心理压力都是巨大的,大多数患者都会产生对死亡的畏惧,这会导致其心理产生一系列的不良变化。大量的调查表明,癌症病人在治疗过程中时常出现抑郁、焦躁的情绪,同时也难以控制好自身情绪。口腔癌患者不但容易因自身病情的变化而发生巨大的心理变化,而且还会因手术后所产生的身体其它部位的功能而增加心理压力,这样会造成与人体免疫系统密切相关的精神因素产生消极变化,从而作用于人体中枢神经,导致植物神经系统的衰退及内分泌系统的失调,限制了机体的免疫功能,极大的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本文主要研究了心理干预在口腔癌患者临床治疗中的作用,并对心理干预的一些具体措施进行研究,总结出其实际效果,纠正了患者的一些错误认识,改善了患者对手术的焦虑和惧怕等不良心理反应,使患者正确面对疾病,正视人生,激发出其生存欲望及战胜病魔的信心,从而以最好的心态去面对癌症和手术,转化治疗的配合态度,让机体充分发挥出自身抵御疾病的免疫功能,从而促进了手术后的身体恢复。[9]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获知,癌症患者的心理状况能够直接反应在免疫系统上,从而达到抵御疾病的目的,有效的支持了治疗效果及术后的恢复功能。在手术期检,癌症患者心理因素较为复杂,大多存在较严重的负面隋绪,这对手术产生了很多不利影响,而心理干预能显著转变其抑郁、焦虑、恐惧的心理,有助于提高其机体免疫功能及生活质量,这点在颌面部恶性肿瘤患者的诊疗阶段表现的尤为突出。目前,医学界已证实抑郁和焦虑等不良心理因素与患者疾病的治疗及恢复程度密切相关,在治疗前,因患者对疾病的认知不足,容易产生巨大的心理负担。医护人员通过采用各种方法的心理干预能够有效的改善患者的心理情绪,使患者能够更坦然的面对疾病,能够加大手术成功率并提高生存质量。

参考文献

[1]张志愿,主编.口腔颌面肿瘤学[M].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764-770.

[2]张明园.精神科评定量表手册[M].第2版.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17-27.

[3]谢培豪,倪少凯,谭耀文.口腔癌患者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分析[J].中国口腔颌面外科杂志,2004,3(2):219-221.

[4]柯宁,梁兰萍.心理干预对口腔癌手术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5,7(26):746-747.

[5]孙影,朱兰芹.心理干预在青霉皮试中的运用[J].现代护理杂志,2005,4(11):277-278.

[6]卓贤露,吴睿,宋字峰.31例口腔癌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分析[J].中国全科医学,2004,7(19):1396

[7]Aaronson NK,Ahmedzai S,Bergman B,et al.The EORTC QOL-c30:a quality of life instrument for use in international clinical trials in oncology[J].J Natl Cancer Inst,1993,85(5):365-385.

[8]季建林.癌症康复病人的心理社会治疗干预[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9,13(2):83.

[9]黄丽,沈晓红,赵梅.癌症病人的应对方式与心身症状[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0,14(2):102-104.

作者简介:林琳(1982―),女,土家族,辽宁锦州人,硕士,住院医师,研究方向:全科医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