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北魏《魏石生佛教造像》的命名与断代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北魏《魏石生佛教造像》的命名与断代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陕西汉唐石刻博物馆藏有一尊北魏时期的佛造像残碑。石碑上半部残断,仅存三分之二强;原碑四面刊刻,碑阳已不存图案,唯存三面。此石碑侧面尤为精美,且保存较好,碑阴及另一侧则漫漶不清,然碑侧残存之发愿文数行为此碑之命名及断代提供一些信息。

碑阴 上部残存释迦像之衣摆,有一跣足尚能清晰看到,左部造一思维菩萨,菩萨右侧龛内佛弟子尚清晰可见。菩萨下方造比丘像,题名:比丘法迁一心供养。佛龛右部菩萨及供养人皆已损毁(图1)。

佛龛下部分为四栏:

第一层为沙弥供养像及题名,从右至左依次有:沙弥法深一心供养、沙弥僧一心供养、沙弥僧延一心供养、沙弥法相一心供养,余皆不清;第二层刻牛车人物三部,题字两行,右行题:阿姑长花旱花乘车;左行题:祖母杨如乘车;第三层亦刻牛车人物三部,各部之间界刻题字两部四行。右题:生文羊圯(yì)手乘车;左题:伯母如高文乘车;第四层刻骑马人物及山林图样,左侧有题字,然已漫漶不可辨识。

此碑面题刻多为女眷姓名,故应为碑阴。其背应为碑阳,已全被磨平。

右侧拓片 (图3)

此侧断面高约60厘米,宽24厘米,刻发愿文,残存文字九行约150余字,今录之如下:第一行:……岸尘 ……暝三千以;第二行:……郁保千言舍利炳为像 兴塔者形已劳而不辞弘经者神有;第三行:……子 孝弟(通悌)彰于宗族信义著于乡党于是三郡宗室举君为宗;第四行:……分 赐黄褐 一具后为中坚将军龙骧府长史除石城令君历诚;第五行:……悲号朝野痛惜三良靡赎九原不归贤饰墓文昭素;第六行:……臣同官宜君露 岸四县令平西将军北雍州治中别驾从事史;第七行:……也信兮哽咽敬为亡弟石生誓毕家财造兹一像机;第八行:……也湛乎犹释迦之在祗恒敬 然阳定居本;第九行已漫灭不存一字。

左侧 (图4、5、6、7)

残高105厘米,宽24厘米。上部残存佛站像半躯,立于莲花台上。莲花台下刻席纹隔水,隔水下刻题名两层,骑马人物仪仗两层,共计四层。

第一层从右至左存文字八行,依次为:第一行:……在达……第二行:高祖讳燕姚朝镇……(以下残损)第三行:军金紫光禄大夫除平信;第四行:清水二郡太守领民首;第五行:曾祖讳但圣世清泥军主;第六行:督护宁夷县事;第七行:祖讳秀北地郡中正孝文;第八行:巡境殿会土豪宁远;其右侧应有第九行文字,然已残损,一字不存。

第二层左右各造人物一尊,皆手持笏板相向而立,其身后有擎伞者,然皆残,人物中间题刻文字五行,依次为:父讳生征虏将中散大夫征西府长史除石城县令赠北地太守;同堂兄广进龙骧将车骑府中兵参军后除石城县令。

第三层刻骑马人物造像,有扈从三人,一人擎伞二人打旗,右侧一人已损,残存双足。左下角亦有一寸许骑马人物像,置于大像高抬马蹄之下。左上角有题字二行曰:魏石生乘马时。

第四层亦为骑马人物像,扈从二人,一人擎伞,一人执旗,所不同者左下角刻一马,马背站立一鸟。题刻文字一行:魏广进乘马时。

关于命名

此碑右侧第七行曰:“信兮哽咽,敬为亡弟石生誓毕家财造兹一像。”可知此碑是为一个叫“石生”的人造立的,造碑者为其兄长。另据右侧画像题名可知此造像像主姓魏。依北朝造像命名通例,一般以出资人姓名作为造像碑的命名,然此碑出资人姓名已残损,无法考稽,故而可求其次,既然此碑是为一个叫“魏石生”的人造立的,此碑故可命名为“魏石生造像”。

另第八行曰:“湛乎犹释迦之在”,可知此碑为佛教造像碑,故而可进一步命名为“魏石生佛造像碑”。

断代

此碑之左侧题名第七行曰:“祖讳秀,北地郡中正,孝文巡境,殿会土豪、宁远……”史载太和二十年(496年)八月,孝文帝巡幸嵩岳。……次年四月(497年)孝文帝巡幸长安,时像主之祖父魏秀得到了孝文帝的殿会。中正是一种考察官员是否尽职的官,一般由年龄较长者担任。而北魏时期,男子一般十五六岁即已婚娶,以由推之,此时之像主或已诞生,像主其父或已经成人。

公元499年,北魏宣武帝继位,其在位17年,公元515年去世。宣武帝时,北魏国力盛极一时,史载武帝非常喜好佛法,每年常在宫中亲自讲论佛经,广招僧众,辨明义旨。僧人将这些活动记载在册,撰写了《内起居》,正所谓“上有所好,下必甚焉”。宣武帝如此崇信佛教,使得下面的官员、百姓也都更加笃信佛教。到了宣武帝延昌年间(512-515年),北魏各州郡的僧尼寺庙共有一万三千七百二十七所,僧徒不计其数。

宣武帝之后其二子元诩继位,时其只有六岁,实权掌握在其母灵皇后胡氏手中,魏收所著《魏书》载:“魏自宣武以后,政纲不张。肃宗(即孝明帝元诩)冲龄统业,灵后妇人专制,委用非人,赏罚乖舛。于是衅起四方,祸延畿甸,卒于享国不长。抑亦沦胥之始也,呜呼!”北魏王朝从孝明帝元诩始,开始走下坡路,后明帝为其母灵后毒杀,北魏政权亦土崩瓦解。

此碑右侧发愿文前两行曰“……岸尘……暝三千……郁保千言舍利为像兴塔者形已劳而不辞,弘经者神有……”第五行“……悲号,朝野痛惜……”等等即说明当时佛事兴盛,而像主亦为朝廷所重,此境况最与宣武之世合。

另宣武延昌年间佛事达极盛,即公元512―515年间,若孝文巡境时像主已出生,此时像主年龄应在二十至三十岁左右。

北魏时期,人若亡故,一般由其子立碑祈福;若其年幼,尚未成年,则由其父母为其造碑祈福;若其成年后亡故,其子尚幼小,或无子嗣,则由其兄弟立碑造像。此碑即是兄长为亡弟所造,故像主最有可能是方在盛年而故去,这又与推测此碑造于宣武时期相符。

至此,推断此碑造立于北魏宣武帝时,若再大胆一点,则最有可能是宣武帝延昌年间造立。

故此,可命名此碑为《北魏魏石生佛教造像碑》。(责编:高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