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浅谈信息技术在小学教学中发挥的优越性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浅谈信息技术在小学教学中发挥的优越性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小学教育,重在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告别传统的“填鸭式”被动教学方式,推广先进的创新的“引导型”自主学习的教学方式。让学生爱学习,会学习,学好习。信息技术小学教学中发挥着这样一种优越性的作用。利用学生对新型事物的好奇心,以及互联网资源的广泛性,让教师的教学内容更宽广,突破了教学重难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更轻松的领悟。实现师生同步、快捷、轻松学习新模式。

【关键词】信息科技 教学 优越性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7.12.203

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经济的迅速增长,人类已经跨入信息化社会,小学的教学更不能局限在课堂、课本以及教师的经验里,而应该构建开放、新鲜、自主的教学模式,拓展学习的内容、形式和渠道。使学生在广阔的空间里学习知识,提高自我的学习能力。教育信息化已成为教育现代化的必然趋势。所以,信息技术在小学教育领域的推广符合时展的潮流,紧跟教育改革创新的步伐,是优越和正确的。

下面我就信息技术在小学教学中的优越性谈一谈自己的看法

(一)、符合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知规律

信息技术(以多媒体教学为例)是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先进教学手段,多媒体的恰当使用,使课堂教学活动更符合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知规律,促使学生始终在愉悦的氛围中积极主动的获取知识,学会学习,提高能力。有研究表明,学生所获取的知识中,通过视觉获取的知识占83%,通过听觉获取的占11%。这说明学生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视觉和听觉是最主要的。虽然小学生的注意力和观察力不太稳定,但是他们对感兴趣的事物还是比较集中注意力的。把多媒体应用到课堂教学中,将抽象的知识转化为生动形象的声音、图像、动画,刺激学生的视觉和听觉器官,充分发挥学生视觉和听觉在学习过程中的主要作用,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通过对本地区小学生的抽样调查、统计和分析得知,99%的学生表示愿意上多媒体课,95%的学生通过多媒体课提高了学习兴趣和学习成绩。教学中的许多好课能使学生久久难忘,对学生产生深远的影响。

(二)、有助于提高课堂效率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多媒体教学直观形象、生动活泼,具有极强的感染力和吸引力,能够把抽象的事物变化过程形象化、具体化,使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帮助学生对理性认识的理解和掌握,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在日常教学中,对于一些较难理解的知识点,如果教师只通过板书演示,结合讲解,只能展示事物的表面现象,其具体、本质的内部规律很多学生是无法真正理解消化的。如果教师把这些难以理解的知识制作成多媒体课件,不仅能很好的使学生细致地观察、分析,而且更能有效地展现事物的本质。如二年级数学中的“除法和余数”的教学,多媒体显示不同多的苹果分给相同的小朋友,分配的渐进过程,使学生水到渠成的理解了余数的由来和算法。学生当堂学习的新知识,当堂消化吸收,无需课上不会课下补,减轻了学生的学习负担,提高了课堂效率。因此,多媒体在教学中发挥着非常显著的作用。

(三)、创设环境功能

传统的课堂,尤其是在广大的农村课堂,教师、学生抬头看到的是黑板,低头看到的是教材,老师看学生,学生看老师,教学只是师与生、生与生的口头交流、文字交流,一切都那么简单,让人倍感乏味。而新的教学模式有了多媒体的运用,教学环境得到了大大的改变,这样自然而然的就引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借助多媒体课件,利用丰富多彩的网络影音世界,创设诱人的情境,使课堂内容丰富多彩、新颖别致,更加具有魅力,学生怎能不心动?这样的学习环境必然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探索精神。例如《观潮》这一课,潮水来时如千军万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声音如同山崩地裂等的声势的描写,通过创设视听情景,调动学生的感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教学环境得到了优化,吸引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每一节的课堂学习中去,从而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

信息技术的推广过程中还存在一些不能忽视的问题。

(一)国家对教育的投入还显不足,尤其在广大的农村,教育资源配资还是很低的,只有中心的小学校才具备全套的多媒体教学设备,而且数量上有限,不能满足全体师生的使用。虽然在2010年,我国颁布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再次强调了要加快教育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尤其要重点加强农村学校信息基础建设,缩小城乡差距,但是我个人认为建设的步伐应该在快些,符合社会发展的步调,加快全民信息技术普及和应用。

(二)学校应加强对信息技术课的认识,关心信息技术对教育改革的重要性。据调查发现,很多学校虽然购买了一批昂贵的设备,但这些设备只是作为一种装饰品摆在实验室里。现在社会是信息高速发展的时代,传统的教学方式往往不能满足现实教学的需求。缺乏对先进技术的运用,是一种本末倒置的行为,理应摒弃。

(三)教师队伍水平制约着信息技术教育的发展。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对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运用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教师在制作课件时,不仅要体现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还要掌握一定的制作、美工的技巧,为学生营造一个集知识性和趣味性为一体的学习环境,这对教师的信息技术操作有很高的要求。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要适应时代的需求,提高教学质量,优化教学效果,就必须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

(四)学生的学特点和认知差异影响信息技术教育成果。出于种种原因,学生在信息技术学习中的起点水平参差不齐,学习特点、个性发展等方面千差万别。会给教学带来诸多不便。应当引起教者的关注。

对策建议

教育为立国之本,兴国之要。国家应加强对教育事业的重视度,加大对教育的投入,加快教育信息化改革的步伐。对学校信息化教育的管理要制定一些合理的政策机制,提高领导对信息技术教育的重视以及师生的积极性。鼓励和促进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树立典型,科学引导。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广纳教育口毕业的优秀教师加入到教师队伍;对没有信息技术基础的教师进行培训,通过培训、进修等方式使其尽快掌握信息技术操作本领,提高他们利用信息技术设备教学的积极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了解学生的性格特点,灵活设计与组织教学活动,因生制宜,协同完成学习任务。

总之,信息技术在小学教学中的运用,效果明显、作用优越。受到了老师和学生的欢迎。信息技术教育弥补了传统的教育教学的不足,开拓学生思路,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促进了教学方式的变革。在全社会对教育事业的关注空前高涨的今天,作为教师,应该把握信息技术发展带来的机遇,努力探求信息技术与小学教学的整合,在教师这个平凡的岗位上,创造出不凡的成就。

参考文献

1.《中国电化教育》2010年第2、8期

2.《教学研究》2012年合订本

3.《教学研究》2013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