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建筑结构抗震鉴定技术分析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建筑结构抗震鉴定技术分析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建筑行业发展越来越快,人们对建筑的质量以及安全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建筑施工单位在施工的过程中,不能一味的加快施工进度,应提高建筑结构的稳定性,保证建筑具有较高的抗震性能。当前社会,地震灾害时有发生,为了降低地震带来的损失,建筑施工单位应对抗震设计进行优化,保证建筑在受到地震力的影响后,不会出现严重的结构变形问题。在建筑竣工后,需要采用抗震鉴定技术进行质检,本文对抗震鉴定技术进行了分析与介绍,以供参考。

关键词:建筑;结构;抗震;鉴定技术

建筑结构抗震鉴定是一项重要的工作,其在发展的过程中,共经历了三个阶段,随着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建筑结构抗震鉴定工作也进入了蓬勃发展期。在建筑结构鉴定的过程中,采用的技术不够先进,有的鉴定人员没有掌握鉴定技术,使得鉴定的结果并不准确,鉴定人员应加强学习,提高专业素养。建筑结构抗震鉴定可以保证建筑在地震力的作用下不会出现变形或者倒塌问题。为了提高建筑的安全性,建筑行业的相关工作者应对抗震鉴定体系进行不断的完善。

1、抗震鉴定与加固设防的目标

在建筑施工的过程中,对建筑结构的抗震性能有着一定要求,要做到小震不坏、大震不倒,在对建筑结构的抗震性能进行鉴定的过程中,需要保证计算的准确性,根据鉴定结果,对施工方案进行优化,以保证建筑结构的稳定性。建筑行业发展很快,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建筑结构的抗震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施工单位需要对原有的设防目标进行调整,在建筑设计的过程中,设计人员应重视建筑结构的抗震设计,保证建筑工程施工质量达到国家抗震设防的要求。另外,建筑行业对抗震设防的技术也进行了改进与优化,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建筑行业地震设防的水平不高,投入也不足。在设置抗震规范与抗震鉴定标准时,应结合建筑工程所处地理位置的实际情况,还要结合我国当前的鬼情,抗震鉴定与加固的设防目标应符合建筑行业及业主的要求。在我国的强震区,建筑施工单位必须重视抗震鉴定工作。

2、建筑结构抗震鉴定方法

在建筑行业抗震鉴定中,抗震等级有两个,一级是以建筑结构体系、局部构造为主,二级是以抗震能力指数为鉴定指标。建筑结构达到一级标准后,则需要进行二级鉴定。鉴定的过程中采用的鉴定方法多种多样,下面笔者对几种常见的鉴定方法进行简单的介绍。

2.1对已有房屋综合抗震能力的判断。在对已有建筑的结构进行抗震鉴定时,鉴定人员需要从抗震构造、承载力等方面入手,对建筑综合抗震能力进行客观的分析,鉴定人员应具有一定工作经验,了解重点鉴定部位,进行有针对性的分析。

2.2确定鉴定的流程。在鉴定的过程中,需要先从主要部位入手,然后再从局部进行鉴定。不同结构类型的建筑,在抗震鉴定的过程中,都需要抓住主要部位,有重点有针对性地对建筑结构进行分析。

2.3根据建筑场地条件和基础类型来进行抗震鉴定工作。对于不同地段的建筑物来说,所采用的抗震方式也不同。如果建筑地基所处的场地环境较好,可以不进行抗震鉴定工作,或者是鉴定次数可以适当地减少。对于一些地基环境不利的地区,需要将抗震鉴定工作不断加强。

2.4合理性检验。所谓的合理性检验就是在进行建筑结构抗震鉴定工作中,工作人员应该根据具体的房屋规则和建筑工程的尺寸等因素来进行。在建筑结构鉴定工作中,要根据抗震条件的不同来不断提升抗震工作的需求量。

2.5对抗震鉴定工作的相关材料进行控制,在具体的工作中,工作人员应该根据建筑结构的强度等级来选择不同的抗震材料。这种做法的主要目的就是不断提升建筑结构的整体承载力,对建筑抗震加固工作加强控制。

3、不同类型建筑结构抗震鉴定技术分析

3.1木结构的抗震鉴定技术分析

一般来说,木结构的建筑是比较常见的,在农村或者是集镇上应用范围较广,对这种建筑结构的抗震功能进行分析,具有一定的重要性。这种结构的整体性和系统性严重不足,在构造上也存在着严重的不科学的现象。对于这种建筑结构来说,在进行抗震鉴定工作的过程中应该以增加少量造价的原则为基础,努力提升建筑的抗震能力。另外,工作人员还应该做到因地制宜,就地取材,提升建筑的经济性和稳定性。具体的抗震措施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主体部分。对于建筑结构的主体部位来说,抗震工作要对结构布置要求提出更高的要求,其中底部的标高,进深,开间以及门洞位置的尺寸都应该符合建筑的抗震标准。另外,墙顶,配筋以及屋架和木桩等构造都应该符合标准。另外,房屋的横向和纵向稳定性都应该符合建筑标准。由于木结构建筑的主体部位比较重要,因此,相关的工作人员应该加强重视。

第二,基础部位。如果地基的土质相对比较密实,地下水位也相对较低,这时,施工人员需要按照建筑结构的要求来对基槽进行开挖,同时还应该根据不同结构的基础形式进行砌筑。其中,毛石结构的强度以及砖体的强度都应该符合施工的要求。另外,砖基础埋入土层的部位也应该达到一定的深度,而且水泥砂浆的配置比例还需要根据具体的施工要求来进行。如果地基的土质为软土,在进行换土处理的过程中就应该采用垫层的形式。同时还应该对换土垫层进行夯实。如果建筑基础的含碱量相对较大,施工人员需要拒绝使用砖砌结构为基础。

3.2砌体结构抗震加固技术分析

多层砌体房屋的抗震加固实质是通过改善结构的构件结构受力的途径,以提高结构的抗震能力,从而减少结构的地震破坏。其抗震加固原则如下:

1)多层砌体房屋的抗震加固,要以结构的抗震鉴定结果为基础抗震鉴定是通过检查现有建筑的设计、施工质量和现状,按规定的设防要求,对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安全性进行评估。根据抗震鉴定的结果有针对性地进行加固。可选择整体加固、 区段加固和构件加固。

2)在确定加固方案时,要对结构的现状进行深入的调查,特别应查明结构是否存在局部损伤,对已有的损伤应进行专门的研究,在抗震加固时加以考虑。

3)在确定抗震加固方案时,如果是抗震鉴定不合格,要重点考虑结构总体功能的恢复,而不要求每个构件都恢复功能; 如果是静载下出现的破坏,以各种承重墙( 柱) 等的加固为主。

4)在承载力和变形能力的协调中,首先以承载力为主,侧重于利用承载力的提高来弥补变形的不足; 但抗震鉴定结果仅为整体性不足时,仍以改善整体性的加固方案为主。

5)加固后的楼层综合抗震能力不应超过规定值的30%,且不宜超过下一楼层综合抗震能力的20%,超过时,应同时增强下一层的综合抗震能力。

6)加固方案的选择要避免发生内力重分布形成新的薄弱部位或导致薄弱部位转移,如果发生转移,应对新的薄弱部位进行处理。

4、结语

建筑在建成使用的过程中,会受到较多因素的影响,在受到地震等自然因素的影响后,建筑结构很容易发生变形问题,这极大的威胁着业主的生命与财产安全,为了避免此类问题的发生,在建筑工程竣工后,需要对建筑结构的抗震能力进行鉴定,这是一项重要的工作,本文对抗震鉴定技术进行了分析,希望对建筑施工单位提供一定帮助,通过抗震鉴定,优化建筑结构,在地震发生后达到抗震减灾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陈瑜,陆伟东,杨放. 南京民国建筑的结构安全特点及抗震鉴定研究[J]. 建筑技术. 2013(02)

[2] 张敬书. 我国抗震鉴定和加固技术的发展[J]. 工程抗震与加固改造. 2008(05)

[3] 郭忠凯,吕岩. 谈中小学校舍抗震鉴定中应注意的问题[J]. 低温建筑技术. 2010(11)

[4] 熊文,周锐,高亮. 某多层砌体住宅楼的抗震鉴定及加固[J]. 山西建筑. 2011(15)

[5] 李海龙. 关于抗震鉴定的初步探讨及实例应用[J]. 山西建筑. 201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