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本科生科研培训的实践述评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对于高年级的学生,就业的压力迫使大多数本科生只注重分数而不注重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热衷于社会兼职而无兴趣于科研活动,从而影响了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的学习,荒废学业。指导老师对学生的指导不足首先,高校的教师除了教学任务外,还背负一定量的科研任务,而现代教师的教学评价中,科研成果的要求越来越高、项目基金的要求越来越多,使高校教师没有太多时间指导本科生进行科研训练,所以有些学生一年都没有进行科研训练,直接从网上下载论文上交。有些教师为了加快课程进展,直接将课题方案交给学生,使科研训练不全面,学生印象不深。其次,每位指导老师辅导的本科生较多,不可能照顾到每位学生。而对于低年级的学生,刚刚接触科研训练,不了解查找文献、编写实验方案、数据分析等科研方法,学生不能较好掌握科学研究方法,遇到难题时不能得到及时解决,这在一定程度上打击学生对科研训练的兴趣。在实验课中,由于是小班制教学,一名教师无法观察到每个学生的实验操作是否标准,这也不利于学生掌握科学的实验操作。管理制度不完善制约科研训练的发展我国本科生的科研训练起步较晚,高校的组织机构管理较为混乱。各个管理部门的分工不明确,导致一些信息的传递不通畅,下达到班级的时间过长,组织较混乱,项目完成时间不一,且缺乏对本科生日常科研训练过程的监督和管理,导致有些学生科研训练的质量不高,达不到预期的效果。鼓励机制不完善。在综合型本科高校中,学校对于学生的科研成果不太重视,科研成果的实用性较差,使之脱离生产实际而不能引起学生注意。对于一些科技比赛,学生获取的渠道有限,而学校所提供的支持资源不能满足学生参加科技竞赛的需要。而对于在科研或者比赛中有突出成绩的同学,没有一定的奖励措施,这也会影响学生对科研训练的兴趣。差距产生的原因国内外科研训练产生的差距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国内外教育环境的差别。美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及各种社会机构、组织和各个高校,都把培养本科生的科研能力和科研资助列入重要工作,从项目的申请、设立项目、资金支持等,工作都落到实处,层层递进。通过设立各种机构,便于促进成员间的交流,促进社会对科研训练的认识并设立本科生科学研究站。而且每年有数千名本科生在该站的资助下利用暑期从事研究工作。而我国高校对本科生科研训练的认识、其作用和地位等都没有深刻认识。很多综合型大学把科研训练当作一种辅的人才培养手段,在认识上与国外高校对科研训练的认识有很大的差距。我校科研训练的经验(以化学学科为例)由于考虑到本科生的专业知识积累较少,在刚入学的新生中,没有扎实的专业基础,无法达到科研训练的目的。所以,我系的科研训练从大二第二学期开始,主要是考虑到学生在这个阶段已基本学习并积累一定的专业知识,具备单独查找资料、筛选资料、书写文献综述等基本能力。从大二第二学期开始,每学期都设置科研训练的课程,学生分成小组,由化学系的教师分别带领并按每学期的科研训练的要求完成相应的内容。以小组的形式,使学生的科研训练得到教师充分的指导,有利于学生形成系统的科学探究模式。
建立几种科研训练模式(以化学学科为例)
近几年,我校化学与化工系对各类化学实验进行改革,创设了验证型实验、应用型实验、设计型实验三段式实验教学模式。改革的主要思路是:验证型实验可使学生通过课本描述的完整实验步骤进行实验操作,得出实验结果。这一类实验主要培养学生的基本实验技能;应用型实验旨在学生通过教材提示的实验要点,设计具体的实验步骤并按方案完成实验。这一类实验是对验证型实验的应用和补充;设计型实验是教师给予学生实验题目,学生通过查阅文献,设计实验方案,交由教师修改后完成实验。这一类实验主要培养学生查阅文献的能力和数据分析的能力。通过几年的教学实践表明,实验课程的教学改革对学生的学习兴趣、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都有所提高。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如设计实验的比例较少,无法满足学生的学习兴趣;设计型实验不具有创新性;设计型实验与社会实践无联系,无法更大程度激发学生的兴趣。所以,在联系我系的实际情况,主要从下面几方面进行尝试。优化实验内容与科研训练相结合的研究通过调查问卷的形式,我们对我系学生进行调查,大部分学生认为在实验教学中,应用型实验和设计型实验都过于简单,没办法引起学生的研究兴趣,也使学生对于科研训练不抱太大的希望而没有热情参加。所以,针对这一结果,我们的做法是优化实验内容,增加实验难度,使实验教学成为科研训练的基础。应用型实验和设计型实验,考验的是学生的综合能力水平,既培养了学生的实验操作水平,也培养了学生查阅文献、设计实验方案的能力。在改革的实践中,学生普遍认为,改革后的实验更像是科学研究,不再是教师演示操作,学生根据教师的指导操作的单一模式,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参与的兴趣。而在实验改革中,我们更加注重化学实验与生产生活实践相结合,在实验方法和实验难度上都有所提升,既锻炼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也使学生掌握科学探究的方法,为科研训练奠定基础。分段式科研训练模式的研究针对不同年级、不同层次、不同需要的学生,制定不同的科研训练计划。针对大一的学生,我系主要通过实验教学课程,使学生掌握实验的基本操作,培养学生基本的科学探究方法;对于大二的学生,开展多方式的实验内容,开展初步科研训练,培养学生查阅文献,归纳实验的能力。而对于表现优秀的学生或有意愿进行课题研究的学生,可申请实验室开放基金或学术基金,通过指导老师指导,学生利用课余完成实验并书写论文;大三的学生,科研训练的形式上查阅文献并制定实验方案,进行实验后书写论文的一系列规范的科学探究方法的培养,为大四的毕业论文设计做铺垫,学生也可在课余时间申请实验室开放基金和学术基金;对于大四的学生,主要是科研训练和毕业论文设计相结合。通过前面三个阶段的积累,学生基本掌握科学探究的方法,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课题和指导老师,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实验并书写论文提交。以教师科研项目、学生科研项目、开放实验室项目、暑期社会实践项目为依托构建本科生科研训练模式的研究高校教师除了有教学任务外,还有科研任务以教师科研项目为依托,分支出学生科研训练的课题,也使教师在辅导学生的时候更加全面和了解学生的科研能力,制定适合学生科研训练的模式。学生可利用课余时间进行实验室开放项目的申请,小组式的科学探究,有别于课堂教学,每位教师指导几名学生,指导更加仔细,也能矫正学生实验操作的不足,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和进行科研训练的兴趣。学生可利用暑假期间到化工厂等实习,到生产的第一线,理论联系实际,将自己在实验课程与科研训练中学到的知识应用到工厂生产的一线,结合生产的实际,更好地思考自己科研训练的计划,使科研训练成为大学生服务社会的社会责任的一部分。
在科研培训过程中培养学生创新素质的探索
加强课堂教学模式及教学效果,增强大学生的理论基础化学理论基础和对专业知识的掌握是获得创新素质和科研能力的基础,所以,要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素质和科研能力,必须制定合理的人才培养计划,从改革课堂教学方式入手,积极改进教学模式。按照强化学生的理论基础、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合理设计有利于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的教学计划。重视各学科之间的联系、渗透和融合,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和提高科研创新能力。提高教师的科研素质科研工作是教师教好书的基础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的前提是教师本身具有较高的科研水平,教师通过自身的科研,理解学科的发展趋势,掌握与本学科相关的教学内容,及时吸收本学科最新的科研成果不断充实和更新教学内容,使学生适时掌握最新的学科发展动向。同时,教师具有较高的科研能力,有助于教师根据自己的科研经验指导学生如何选题、找准切入点、寻找突破口、搜索和分析资料、进行研究等,在科研过程中能激发学生的创新欲望,通过教学、科研和实验等手段帮助学生形成创新意识,从而实现教学转型。总之,本科生的科研训练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培养模式,是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人才的有效途径。而科研训练的模式需要各个高校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进行相应的改革和创新,使应用型本科大学毕业的学生更能适应社会的需要。
作者:陈忻 麦培苗 单位:佛山科学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