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中国学徒博世造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中国学徒博世造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在博世家庭日的活动中,苏州工厂有位工人坐在中国区总裁陈玉东博士的身旁,他没有认出总裁,两个人唠起了家常。工人说,他当年只身一人来苏州打工,在博世终于实现了买房的梦想,感慨做工人也会有这样的待遇。听了他的话,陈玉东更为感慨,在德国留学工作多年,他看到德国的双元制教育体系培养出许多优秀的产业工人,他们安心工作,精益求精,不仅让德国制造成为品质的保证,也让整个国家躲过了席卷全球的金融风暴。

将产业工人的培训体系引入中国一直是博世的愿望,此举不仅能够保证博世制造的精良,一旦培训体系由博世推广至其他企业,将会诞生一批高素质的产业工人,有力地推动中国制造业转型。不谋一时之功,谋长远之策,这是博世一百多年前创立时就立下的目标,而无论进入世界哪个国家,博世都希望为当地引入永续发展机制。

2007年博世在苏州正式开始第一个学徒培训项目,并于2010年建立学徒培训中心,与德国工商大会上海代表处(AHK)合作,将德国的双元制教育引入中国,延续学徒制传统。

博世集团创始人罗伯特・博世的职业教育也是从学徒开始。19世纪,德国的学徒教育不尽如人意,教师授课内容有限,浮于表面,很难让学生做好进入职业的准备,博世先生对此很不满。创办公司后,博世先生首先面临的就是电气以及精密机械加工人才的短缺,只能自己投资培养公司需要的人才。1888年,博世先生招收了第一名学徒。为了追求更好的培训效果,他每期仅培训两名学徒。庆幸的是,在早期培养的学徒中有人创造出公司第一个成功的产品。1913年,“博世工业职业培训中心”正式成立,公司划拨出七千平方米的空间用于学徒培训。

1923年,博世公司开始双元制的教育模式。在引入双元制体系培养学徒理论和动手能力的同时,博世先生认为学徒制不应只是学习专业技能,还应该培养责任感,成为有担当的人亦是教育的重点,之后学徒制一直延续这一信仰。1929年,公司将双元制教育扩展至销售领域,并逐渐在会计、人力资源管理等其他领域展开。截至目前,“博世学徒制项目”已经在全球范围内培养10万名优秀的技术人才。

“博世学徒制项目”在中国开展时,充分借鉴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的特点,但又因地制宜展开。与国内职业技术教育不同的是,这是由AHK主导的办学。博世与相关院校和AHK共同制定学徒培养方案,包括由AHK提供德国学徒专业的教学大纲,中国教委针对职业学校相关专业的教学大纲,以及博世生产部门的要求。学生参加两次AHK考试(每次考试均包括理论考试和实践考试),通过者可同时获得含金量很高的德国专业技能证书和国内的大专文凭,有资格进入博世工作。拥有这一证书的学徒若是希望到德国就业,也将拥有与当地人同等的竞争力。

除了专业考试的认证,博世集团特别强调软技能的培养。培养学员主动解决问题的能力,沟通能力,英语表达能力,项目管理能力等,使学员成为复合型人才。三年学习,博世在每个学员身上投入约15万元的培养经费,在学会专业技能的同时,更是培养了年轻人的责任感。

迷你工厂 学习是为了学会解决问题

博世苏州工厂学徒制培训中心(TGA)设在苏州的厂区内,1800平方米的空间是真实工厂车间的微缩。

赵天柳是苏州技术学院机电一体化班2012级博世学徒班的学员。考进博世班不是件容易的事,机电一体化班是考分最高的专业,要进入博世班还要再通过由博世人力资源部门主管和用人部门主管组成的招生组的闭卷笔试、技能测试及面试。最终确定录取的学生将具备在校生和企业准员工双重身份。

赵天柳今年大二,第一年他有八成的时间在学校完成文化课程和基础理论课程的学习,包括机械制图、电子基础、加工和装配技术等课程,另有两成的时间参与实践。从大二开始,他有四成时间在学校学习理论知识,六成时间在学徒中心实践,有专职教师指导专业知识学习和技能实践训练。第三学年,他将参加轮岗实习。三年的学习贯穿了各种类型的检测和考核。综合评分考核由中期考核、期末考核以及在职培训评定三部分共同组成,更注重考核综合素质。

在机械车间,赵天柳和他的同学们在车铣刨磨等机床和手工台上做基础零件加工。每个人都是一身标准的黑色背带工装裤和防砸鞋。他们的第一项实习任务是完成机械手臂的组装。从板料开始,按图纸画线切割打磨出各种型号的零件,加工的过程也是学习使用不同型号车床的过程。每个零件的加工精度误差不能超过0.03毫米,行话称之为“三丝”(头发丝的三分之一直径),这是学徒的基本功,像练走钢丝。

可贵的是,博世允许学徒犯错,当然是有前提条件的。进入实践环节后,培训老师不干预学徒现场作业,一切由自己摸索。经验不足的学徒很容易一刀切错,500元的板材立刻作废,但对学员来说往往刻骨铭心。但是只有犯过错才知道什么是错,这是儿时课本中小马过河的现实版,亦是课堂教学无法达到的效果,探索就会出错,出错带来经验,经验可以避免今后犯代价更大的错。

赵天柳和同学们在TGA第一周学习的内容并非技术,而是软技能和商业管理技能,包括环境意识、质量意识、成本意识、流程意识,这与技术培训一样重要。双元制培训的精髓强调学生是解决问题的主体,培训师只提供必要的资源和维护整个培训的顺利进行,因此有无这些意识会影响到学徒日后的工作表现。与软技能教育相配合的是,博世在企业培训这一元中设计了六步教学法,从收集信息开始,计划、实施、自我评价、外部评价和质量控制,学徒通过模拟接客户项目来完成这六步。最终目的是锻炼自己寻找资源、解决问题的能力,完全是未来工作的实景。

在六周的实践中,每周学徒还有两次应用型英语培训,每周五经验丰富的高管会过来与学徒交流,交流的内容包罗万向,有职业规划、工作规划、工作技巧,也有解决问题的方法,逻辑思维的方法甚至还有对人生的思考,已经工作的师兄们也会过来与师弟们交流。这些交流给了学徒们清晰的方向感,知道未来自己的价值在哪里,又可以达到怎样的人生高度。

在TGA,所有项目都严格按照工厂正式的流程展开。赵天柳在每天工作结束后需要对照TPM(Total Productive Maintenance,全面生产维护)展示板上的要求做检查。每个人都有一套日检、月检和年检项目牌。日检项目要求每天把机器擦拭干净,检查有无线路故障,按照5S(日文整理、整顿、清扫、清洁、修养的单词首字母都为 "S" ,所以统称为"5S")的规范要求进行,通过日常的培训转化为工作习惯。月检、年检项目则是要求对每台机床的不同部位进行检查,并且要学会自行排除故障。“这些都是博世生产体系的一部分,我们在实习时就按照标准规范来操作,正式上岗时完全没有障碍。”

整个实习工厂有机械车间、数控加工车间和电气车间,每名学徒不仅要掌握基本的零件加工,还要掌握数控机床编程,配电箱排线,直至机械手臂可以根据程序设计在模拟的流水线上抓放物品。

当问及学徒们有了问题怎么办,小伙子们个个回答“自己解决”,查资料或者进行小组讨论,把向老师求助看成最无力的表现。再问他们如果自己还是解决不了问题呢?这个问题难倒了他们,因为实习至今都是自己把问题给解决了。即使真的解决不了,培训师也不会告诉他们答案,而是启发他们从别的角度思考问题。这些培训师也是博世千里挑一选出来的,他们有些曾经是产线的骨干,在行为操守和业务上都堪为人师,TGA主管唐晶这样告诉人们:“博世学徒培训注重的是言传身教,所以要给学徒们好的角色榜样,引领他们快速成长。”

其实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从学徒大二时的课堂培训中就可以看出,学生们的讲义中会有客户需求一栏,比如“某客户因企业某部门需要反复切换照明电路的通断并且鉴于机械式开关的寿命以及该部门的成本压力,故来博世定制一项照明电路改造工程”,任务描述是“由你承担该项目的预算。报价并说服客户采用你的方案以及承担该产品的制作和质检工作,并且将质量合格的电子触摸开关移交给客户。”

这些任务书由培训师根据学徒实践中的典型问题编制,学生能力在哪方面有亏欠,培训师就会加大在这方面的操练。而所有的任务操练都必须严格遵循上述的六步教学法展开,德国教育的精细和严格就体现在其中,学徒日后无论接到什么任务,都必须一丝不苟地按此流程进行,以此保证没有疏漏的环节。

学徒最后一年参加AHK的书面考试时也会发现,没有一道题目有现成的标准答案,考的全是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毕竟这个物质世界是由人的智慧创造出来的,无中生有,这才是制造的乐趣。

迷你生意软技能课程成就全面发展

做完一个会动的机械手臂,实习算是大功告成了吗?还没有!学徒们还要做一回生意人,这个项目叫“微公司”。博世工厂会给学徒下正式订单。比如要求两周内完成某个零部件的加工。学徒们根据任务组队。团队中有人负责与客户谈判,做预算,确定报价,有人负责做生产计划,完整的“微公司”要经历营销、谈判、下单、计划、落实生产任务、检验、交付和收款的所有环节,通过真实的订单、任务和客户来建立学徒的质量意识、成本意识、产品意识和客户意识。这是检验“软技能”的关键一环,能否为客户负责都将在这里得到体现。

微公司的项目组会遵照生产计划一览表实施,有项目起止时间,也有应检查的环节,完成后在对应的项目中打勾,通过公告板表格管理的方式来保证任务没有疏漏的环节。制成品还需要经过第三方检测机构的认证,通过后才算交付完成。

管理流程和管理工具的掌握体现一项项任务中,这是与技术能力培养一样重要的环节。严格执行规程是为了高质量的交付,通过实时反馈检验,第一时间发现疏漏,排除故障,分清责任人,培养良好的工作习惯也是德国制造的基础,毕竟创新和耍小聪明走捷径是两回事。

做了“生意人”之后,学徒对价格的敏感度会提升,也能深刻认识到内部操作规范的重要性,当然沟通技巧和自我管理能力都将在任务中体现出来,也便于将来应用到实际生产环节中去。

抢手的学徒永续发展的职业通道

在学徒工厂的探访中,人们能深深地感受到博世学徒的朝气。他们会自豪地向你展示刚从数控机床上切割下来的零件,或者拉开整齐有序的工具柜,告诉你无规矩不成方圆,每次用完工具都必须放归原位。

在打电气柜时,从成都来苏州委培的学徒余亚飞自豪得不得了,“看看有这么漂亮的布线吗!”果然所有管线排布得整齐划一,用不同的编号和套子颜色将强弱电分开,每根线都不允许露头。这也是德国师傅传授的技巧,一根线从上至下用一个统一的标号,将来检查线路时只要根据编号和套子颜色就能排摸到底,不用再一根根地找,保证测试的精确性。

当问到这些学徒对未来怎么看时,小伙子们个个笑逐颜开,“我们会有机会去德国实习,将来会成为车间骨干。”中国每年毕业的职校生有三千万,一方面企业苦于没有合格的技工,另一方面却是大量年轻劳动力的荒废。

奇货可居的博世学徒有些还没毕业就会被其他公司高薪挖走。博世公司的心态也很淡然,博世公司92%的股权归属于博世基金会,这是一个带有慈善性质的组织,回馈社会用于发展教育、健康、文化和国际关系。这些在中国重金培养的学徒一旦被其他企业挖走,博世希望他们为社会同样尽一份力,教育带动更多的蓝领工人往产业工人方向发展。当然为了留住这些人才,博世也为他们设计了更多的职业发展道路。

在博世内部,每一个员工都有三条可能的职业发展道路:人员管理、项目管理和专业技术型人才,视个人兴趣而定。无论员工想走哪一条道路,博世大学会有相应的课程来适配,给予各种支持资源。如果未来学徒想去大学进一步深造,只要所选的专业和工作有关联,而且过往的工作表现优异,公司会接受申请,给予员工持续发展的机会。

当蓝领工人成为产业工人,拥有与白领、金领一样的竞争机会之时,便是中国制造业振兴的机会。博世在中国的学徒制实践已经证明,只要体系正确,方法正确,中国的产业工人便会成为最具幸福感的人群。

TIPS

六步教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