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冬寒瑟瑟,泥炉煎茶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冬寒瑟瑟,泥炉煎茶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闲里煎茶

今日小寒,公务收拾已了,忙中偷闲,在茶室里起炭煎茶,以御冬寒

平日在山里生火起炭很容易,先在石灶里将劈柴点燃了,然后将火炭从灶膛里夹出,放在泥炉中添几块木炭进去,就可以煮水煎茶了。今天在茶室里却很艰难,先用纸捻将火引燃,然后加柴薪进去,也许是因为柴薪还未干透的缘故,不大工夫,弄得满屋里全是浓烟,虽然羽扇不停地扇,依然烟浪滚滚,呛得人眼里直流泪。终于火苗渐渐起来了,于是赶紧添加木炭,此时却急不得,需要耐心等待,等到风烟俱净了,炉火通红,才算大功告成,终于可以透过一口气来。由此想到古人煎茶瀹茶时。一应杂务全由茶童负责,大概就是不愿意受烟熏火燎的缘故吧。

功夫茶具

今天所用茶炉、茶铫、朱泥壶均为潮州产,为潮州叶汉钟先生所赠予,小巧精致,很是实用。至于羽扇、炭夹、炭盒等物,则为冷香斋所配备。为适宜潮州功夫茶法,今天还特意用小茶桌、小茶篓、小茶盏等器具,虽然功夫茶“四宝”尚未齐备,但用来冲瀹茶汤,已经足够了。

清人俞蛟在《梦厂杂着・功夫茶》中写道:“功夫茶烹治之法,本诸羽《茶经》,而器具更为精致。”翁辉东在《潮州茶经》中则称:“功夫茶之特别处,不在茶之本质,而在茶具器皿之配备精良,以及闲情逸致之烹制法。”都是对功夫茶具最为切中的描写。

功夫茶“四宝”,也称茶室四宝,即玉书(石畏)、潮汕洪炉、孟臣罐和若琛瓯。玉书(石畏)即砂铫,用来煮水;潮汕洪炉即红泥小炉,用以贮火;孟臣罐即宜兴紫砂壶,相传出于一代紫砂名匠惠孟臣之手,故器以人名,相沿至今;若琛瓯或称若深瓯,即白瓷茶盏。茶室四宝不可或缺,四宝齐备,方可烹饮。

煎水瀹茗

水初沸后温壶烫盏,接着备茶投茶;冲瀹茶汤。

今天所用茶品为今春武夷山老丛水仙,香气幽深,滋味厚重,炭焙气息隐然。

关于武夷岩茶,清人袁枚《随园食单》里有一段内容很值得借鉴,也一并引在这里,供大家参考:“余向不喜武夷茶,嫌其浓苦如饮药。然丙午秋,余游武夷至曼亭峰、天游寺诸处,僧道争以茶献。杯小如胡桃,壶小如香橼,每斟无一两。上口不忍遽咽,先嗅其香,再试其味。徐徐咀嚼而体贴之,果然清芬扑鼻,舌有余甘。一杯之后,再试一二杯,令人释躁平矜,怡情悦性。”

今天的这道武夷岩茶很耐冲泡,直至六水,茶汤汤色依然红亮,至七水,茶有余香,叹未曾有。饮茶毕,泥炉中余火犹炽,将之收进火钵里,用炉灰浅浅掩盖,晚间围炉煮茶读书,当别有一番滋味吧。

煎茶夜话

起炉煎茶,在古代是极平常的事,因为日常所用就是风炉和木炭,烧水也好,煮茶也好,煮饭、取暖、焚香等,不可或离。时至今日,这些日常所用已经不多见了,纵有,也纯属多余,没有多少实用价值。譬如今天如果还在茶室里起炉取暖,就很不适宜,茶室里本来就有暖气,很暖和。起炉取暖不但麻烦,也很污染环境。再譬如烧水,如今有电磁炉、随手泡、电炉等,不但快捷,而且干净,所以风炉木炭便很少用了。所以冷香斋也只是一年中偶尔用一两次而已,以尽雅意。

用风炉木炭煮水煎茶,不但聊具雅意,而且茶汤的香气、滋味确实也有变化,更深沉,更沉着,更具有“岩韵”。譬如今天的这道老丛水仙,茶汤注盏后茶息隐沉,入口后滋味浓郁,香气饱满,三盏毕,舌面生津。七水毕,合目细细体味历代茶家所谓的“岩骨花香”,果然很有道理。由此想到古代士大夫的生活,虽然没有现代人生活这样便利,但简单中自有乐趣,自有一种真切的享受。

我常常在想,我们来到尘世,虽是多生累劫业力所感,无可奈何,但既然来了,就应该珍惜,就应该无怨无悔地走完这个历程。虽然时值末法,生存不易,但我们应该多一些雅洁的情怀,多一些高尚的情操,多一些从容,多一些闲散,多一份关爱和宽容,能够体面地生存,能够生存得有意义、有尊严,大概是此生应该具备的意义吧。

古人曾说:弟子有余力则学文。今天稍稍清闲,拉杂说些闲话,若能有益世道人心,则诚所愿也。

且录一首小诗:

岁末偶题

向晚重霾雪未成,泥炉砂铫炭初红。

淋壶三沸汤花老,洒盏七分茶味浓。

夜来八万四千偈,纳入弥陀一念中。